西方國家又拿我國臺灣做文章了,在今年2月16日舉行的第60屆慕尼黑安全會議上,西方國家將他們的野心放在了檯面上,由德國的社會民主黨聯合主席克林貝爾出擊,對我國外交部原副部長傅瑩發難。
可傅瑩僅用了一番話便達到了四兩撥千斤的效果,將克林貝爾等外國人的話茬堵住,她說了什麼?
自砸話筒?
簡單說一下慕尼黑安全會議是什麼。
慕尼黑安全會議開始自1963年,成立之初叫做“國際防務大會”,是聯邦德國和美國等北約成員國對話的非官方平臺,有“跨大西洋家庭聚會”之稱。有美國和北約在,其意義不言而喻。
美蘇冷戰結束後,名字便改成了“慕尼黑安全政策會議”,性質也逐步改變,容納了更多的國家,關注到了全球的安全問題,比如打擊恐怖主義、維護地區穩定等等。
1999年,我國加入了慕尼黑安全政策會議,標誌著這個會議的內容擴大到了亞太地區。2009年,再次改名為“慕尼黑安全會議”,並定下每年2月都在德國的慕尼黑舉行,大家暢所欲言。
於是,今年的慕尼黑安全會議上,德國的社會民主黨聯合主席克林貝爾就對我們發難了,他講了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中國臺灣問題。
克林貝爾將我國臺灣問題和烏克蘭問題進行了類比,認為我國臺灣問題是國際問題。簡單來說,就是不願意我國收復臺灣,想把臺灣問題“國際化”,大家都能分杯羹。
我國外交部原副部長傅瑩禮貌地聽克林貝爾說完了他的觀點,隨後,說了一番四兩撥千斤的話,她說了什麼呢?
傅瑩表示,臺灣問題就是中國的內政,我國在《反分裂國家法》中就已經表明了中方的政策和立場,我國也將以最大的誠意,盡最大的努力實現兩岸和平統一,我國大陸和臺灣之間是沒有所謂的“國際邊界”的,兩岸人民都希望臺灣問題能夠得到和平解決。
傅瑩剛說完,克林貝爾的話筒竟然掉下了桌面,話筒像是有了自我意識,不像再讓克林貝爾繼續說錯誤的言論,會場內也因此傳來了一陣大笑。
除此之外,外國媒體還提到了“南海航行問題”。
傅瑩回答道,美國提出的“南海航行自由”,談論的事美國軍艦隨意航行的自由,並說道“它們想去哪裡就去哪裡”。
可是當大家提到紅海時,只會說它的商船安全問題。傅瑩指出,在我國南海海域,商業航行的安全從來都不是問題,保費也沒有因為這種問題上漲過,美國提出的“南海航行自由問題”,只是一個挑動南海局勢緊張氣氛的藉口而已。
美國等西方國家為什麼這些年來緊抓著我國臺灣、南海不放呢?
美國的陰謀
美國不顧我國反對,在我國臺灣弄了一個名頭,叫做“第一島鏈”,是對美國而言非常重要的戰略位置,美國的麥克阿瑟上將曾經形容我國臺灣是“一艘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和潛艇母艦”。
從這裡能快速抵達菲律賓、日本和韓國。
其實,美國的目的就是為了以臺製華”,用臺灣問題牽制我國的發展。美國的最終目的是完成“亞太戰略”,讓美國在亞洲掌握話語權。
在美國看來,一旦我國收復臺灣,美國在亞洲甚至在整個太平洋的行動力受到限制。
我國臺灣的軍事價值究竟有多高呢?
在美國看來,我國臺灣海峽能夠輻射到菲律賓等地,美國能在這些水域“暢通”行動,保護日本、菲律賓、韓國,有時候也能在這些地方“巡視”,得到一些資訊。
要是太平洋發生了戰爭,我國的超視距能力相對來說目前還是被認為是有限的,要是發生了戰爭或是衝突,我國只能使用大型雷達裝置、偵察機和偵察船,危險性比較高。如果利用普通的衛星技術,美國恐怕也能有技術逃脫追蹤。
可一旦我國收復了臺灣,情況就立刻轉變了。
我們能在臺灣海域放一些水下艦艇裝置,便能探測到千里之外的美國艦艇的低頻聲音,能幫助我國衛星精準定位,導彈也能更精確地瞄準目標位置。美國迫於壓力,只能將艦艇限制在水下監聽裝置的範圍之外。
其次,我國也能在戰時第一時間調來更多的潛艇,對美軍的監聽發起攻擊,提高了戰鬥力,削弱美國對我們的水下威脅。
這也是美國為什麼一直要想辦法攪亂臺海局面,將我國臺灣問題上升至“國際問題”的原因之一。
我國南海問題也是類似的,都是因為美國想要將這個地方收為己用,搶奪這裡的一切資源。那美國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說到底還是美國的“亞太戰略”,美國在上世紀就想把手伸進亞洲了,想在亞洲掌握話語權。我國一直反對美國的“霸權主義”,認為世界不是一超多強的,是多極化發展的,與美國的很多思想是相悖的。
2001年,美國見我國有崛起的跡象,便想打壓我們,可發生了“9·11”事件,將美國的注意力轉向了打擊“恐怖分子”,奧巴馬上臺後,才逐漸把美國的戰略重心轉移回了亞太地區。如今,拜登是想盡辦法遏制我國的發展。
在本屆的慕尼黑安全會議上,傅瑩也指出了,美國的想要“重返亞太”的原因之一,是因為看到了我國的快速發展,是看到了亞洲經濟的成功。
但美國選擇的不是融入地區,和大家一起和平發展,而是在試圖逆轉地區的發展趨勢,還搞小團體,針對我國,這些做法都是不符合共同安全的思維方式,也不利於地區的穩定。
美國對我國的陰謀是不可能實現的,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臺灣早晚都會回到中國母親的懷抱,這是誰都無法阻止的。
參考資料:
[1]澎湃新聞 《對美國來說,臺海政策難在哪裡?》 20220711
[2]觀察者 《面對西方政客提問,傅瑩慕安會上回應,資訊量很大》 2024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