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北極鐵錘
“在未來的解放軍對臺兩棲作戰中,民船將扮演一個非常關鍵的角色”。這是一位美國退休情報官員在美國海軍戰爭學院網站上提出的一個觀點。
這位美國退休官員坦言:目前解放軍正在加緊民船訓練,以在未來的臺海戰事中能夠扮演投送兵力的載具。鑑於臺灣海峽的寬度,民船將在未來的跨海投送軍力的過程中發揮巨大作用。
這位美國退休官員還在自己所撰寫的文章中表示:目前解放軍正很積極地打造“收臺”戰力,雖然還看不到解放軍要動手的跡象,但顯然大陸在做準備,民船參與軍事演練就是一個最好的例證,未來它們會在收臺戰事中被派上大用場。
值得注意的是,這並非是外界第一次關注大陸民船,島內早就關注到了民船在未來解放軍收臺戰事中能夠發揮的作用。而且從歷史上的兩棲作戰案例看,民船一直都在扮演著很關鍵的作用,因為僅僅靠軍用載具投送兵力是不夠的,必須要有民船的輔助才能一次性投送足夠的軍力以在最初的登陸作戰中站穩腳跟。所以民船參與日常的軍事訓練,甚至要在未來的對臺作戰扮演關鍵角色,這些都並不奇怪。下面就來看一下對臺作戰的利器—民船。
(一)對臺作戰的關鍵在於突破臺灣海峽這一天塹,把兵力投送到臺灣島上
據美國“商業內幕”網站的報道稱,日前美國退休情報官員、現任米契爾航天研究所高階研究員邁克爾·達姆在美國海軍戰爭學院網站上撰寫了一篇文章,該文章特別關注到大陸的民船,他認為,隨著民船參與解放軍兩棲作戰訓練的頻率日漸增加,未來民船在未來的對臺作戰中將會承擔重要作用。目前大陸還未下定決心要開啟對臺作戰,以完成國家的最後統一,但大陸卻正在為“武統”做各種各樣的準備,其中民船參與兩棲登陸演練就是一個最好的例證。
從當前的趨勢看,隨著時間的推移,民船的軍用化會越來越成熟,大陸在民船作戰方面正取得非常大的進步。
邁克爾·達姆在文章中寫道:根據他的觀察,2023年至少有39艘民用商船支援解放軍海軍執行任務,而專門的軍民海上聯合演習則進行了33次,雖低於2022年的38次,但去年卻有至少6場聯演涉及5艘或更多船隻偕同參加,而在2022年像這樣的演習只有3場。
在2023年的一場最大規模演習中,有14艘民用貨船被動員其中。根據日常的兵力投送計算,這14艘民用貨船預計能夠在3天之內運輸多達1000輛軍用車輛和2000名士兵。
看到這一點,其實說來說去,民船在未來的對臺作戰中所扮演的角色就是兵力投送和後勤運輸,至於說安裝武器,發起對臺攻擊,這種機率很低。按照目前解放軍裝備的力量,對臺灣的火力打擊已經足夠,空中的戰機、轟炸機、無人機、海面上的軍艦、水下的潛艇,從陸地上發射的火箭彈和導彈,這些都是未來對臺火力打擊的主力。但對解放軍而言,目前的關鍵其實是軍力的跨海投送。
在過去的70多年中,臺灣之所以能夠維持一種“分離”的狀態,從政治、軍事角度看,主要是美國這一外部因素的影響。這是一位新加坡政要的判斷。但如果從軍事角度做更細緻分析的話,橫亙兩岸間的臺灣海峽為臺當局提供了一個天然屏障,這一屏障讓解放軍無法像陸地作戰那樣,直接發動進攻,需要借用船隻的作用進行跨海軍力投送,只有把兵力投送到臺灣島上才能夠一路直推,快速拿下臺灣。
而跨海運輸兵力其實是一個很大的挑戰,臺灣海峽的寬度看起來雖然很小,按照戰機的速度,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能夠迅速跨越,但在現實中可並非如此簡單。
在戰時的環境中,如果要在很短的時間內向臺灣島投送大量的軍力和後勤補給,最穩妥的方式還是海上兩棲運輸。但海上兩棲登陸作戰可是有著很大的挑戰和難點,舉一個簡單的例子:英吉利海峽的寬度可是要比臺灣海峽的寬度短很多,但在諾曼底登陸前,英美兩國依舊做了很嚴謹的部署,甚至還動用了瞞天過海的計策,不斷疑惑德國間諜,向德軍統帥部傳遞出英美聯軍要在加萊登陸的假象。當真正的登陸作戰打響時,英美投入了大量的空軍對諾曼底附近的德軍陣地進行傾斜式攻擊,登陸部隊也是以儘可能快的速度快速向諾曼底海岸前進。由此可見,兩棲登陸作戰一直都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而在目前軍事技術不斷髮達的今天,跨越臺灣海峽,對臺進行兩棲作戰的挑戰依舊非常多。與過去的傳統海上登陸作戰相比,當下解放軍能夠運用的手段顯然更多;但從另一邊看,臺軍防禦的手段顯然也是更多,別忘了,近年來臺軍可是一直都在做“不對稱”作戰的準備,他們的反艦導彈特別值得警惕。
在討論對臺作戰時,外界普遍預測:解放軍會首先拿下制空權、制海權和制電磁權,以儘可能地削弱臺軍的防禦能力。但別忘了,這些制權爭奪的目的主要是為軍力的投送提供一個安全環境。說到底,對臺作戰能否成功的關鍵就在於解放軍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向臺灣島內投送足夠的軍力。
請注意,是投送足夠多的軍力。因為兵力投送入島後,首先需要做的就是鞏固陣地、站穩腳跟。尤其是當首批兵力登島後,這堪稱是進攻方最具挑戰性的時刻。所以在第一次跨海兵力兩棲投送時,數量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當足夠多的兵力被投送到臺灣島後,他們在陸地“遠火”、空中戰機的掩護下,至少能夠防守、鞏固登陸陣地,然後等待第二批、第三批兵力陸續登岸。所以當前的核心問題就變成了解放軍兩棲登陸作戰的載具。
(二)民船是解放軍對臺兩棲登陸作戰的一張王牌
對於當前解放軍所擁有的兩棲登陸作戰艦艇,臺防務部門下屬的智庫機構曾做過統計:3艘075型兩棲攻擊艦(能夠搭載1687名兵員與30架直升機、2艘726型氣墊登陸艇)、8艘071型船塢登陸艦(搭載600至800名兵員、35至45輛各型車輛、4架直升機與4艘726型氣墊登陸艇)、50艘中小型登陸艦,6艘野牛氣墊船與18艘野馬氣墊船等。
按照臺當局的預估,這些根本難以滿足解放軍的跨海投送的需求。當前大陸仍在利用其高度發達的造船業不斷造艦,未來在兩棲作戰領域的造艦主要集中在075型兩棲攻擊艦和076型兩棲攻擊艦。與傳統的登陸艦相比,兩棲攻擊艦的運載力更高,而且它們的甲板上還可以停飛直升機,這就增加了一層戰力。儘管如此,對進攻方而言,其目標並非是造多少數量的兩棲艦,而是想盡辦法儘可能地把更多的兵力投送到海峽對岸。
所以如果從這一點考慮的話,民船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別忘了,在對臺兩棲登陸作戰中,作戰力量的投送可不單單包括兵力,後勤生活保障、彈藥補給,這些都是需要投送的重點。而且從俄烏衝突對武器彈藥的龐大消耗看,這些後勤保障都不是一個小數字。因此綜合判斷,民船將是未來解放軍對臺作戰的必要王牌。
達姆在他的報告中提到:這些參與解放軍兩棲登陸演練的民船在戰時的主要任務是運輸。根據他的觀察,這些民船的設計很特殊,它們不需要透過吊車將輪式車輛運送到甲板上,相反像坦克這樣的輪式車輛可以直接行駛登船或下卸。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對未來的兩棲作戰可就簡單多了,只要這些民船一靠近臺灣島海灘,這些坦克、裝甲車等主戰裝備就能夠迅速登島,然後迅速投入戰鬥。
達姆還提到:對解放軍而言,這些民船能夠發揮的作用似乎並不僅限於簡單的跨海運輸。民船的露天甲板上也可以做一定的改造,然後停放一些直升機。當抵達臺灣海峽某一位置時,這些直升機可以迅速起飛,然後和075艦上的直升機一起展開對地攻擊,為解放軍的兩棲登陸提供更強的火力保障。
達姆做了這麼一個預測:對解放軍而言,最關鍵的還是在第一批士兵登陸時就立刻控制檯灣島的港口或適合登陸的沙灘,如此一來的話,民船發揮的作用會更大,在安全有保障的前提下,此時可能會有更多的民船參與跨海運送解放軍。當登陸臺灣島的解放軍數量達到一定規模後,島內的作戰局勢很有可能出現大變化。
事實上,如果說解放軍登島部隊能夠在短時間內達到一定規模的話,這很有可能會讓臺灣島內的軍心出現崩潰。此前臺灣島內的輿論在探討戰時臺軍會在什麼樣的背景下舉白旗投降時曾列出了幾個指標,其中一大指標就是解放軍登島部隊的數量。當達到某一個數字時,臺軍的軍心很有可能就會浮動,甚至會投降。因為臺灣就是一個小島,解放軍四面圍臺,臺灣海峽的天塹再被突破,隨著解放軍部隊源源不斷地登島,此時明眼人都會明白,臺軍必敗。
事實上,民船參與海上作戰的案例並不罕見,甚至而言,進入20世紀以後,這已經成了一種常態,因為民用貨輪的運載量原本就大,如果投入到作戰中只是單純地從事從事海上運輸,這根本就不是大問題。相關的案例簡直數不勝數。
1940年,德軍成功穿越阿登山區,繞開了“馬奇諾防線”,直接把英法盟軍逼到了敦刻爾克。隨後利用德軍進攻暫停的時間,英國皇家海軍立刻動用了包括民船在內的幾乎所有船隻,不分晝夜地從敦刻爾克把盟軍從歐洲大陸撤退到英倫三島。而在這場跨越英吉利海峽的軍事行動中,民船發揮了很大的作用。數年後,英美盟軍發起“霸王”行動,從英倫三島跨越英吉利海峽登陸西歐大陸,在這場登陸行動,同樣也能夠看到大量民船運送軍隊和後勤物資的身影。
1982年馬島戰爭,英國組織了一支艦隊從北大西洋遠征到南大西洋,在這場戰爭中同樣也能夠看到民船的身影。當時英國政府共徵用了45艘各式民船用於運送各種軍事物資。此外,英國皇家海軍還將滾裝貨輪做了一些特別的改裝,在這一背景下出現了能夠起降戰機的“大西洋運輸者”號,“萊恩”號和“撒克遜”號補給船等。不過糟糕的是,“大西洋運輸者”號剛上戰場沒多久就被阿根廷所擊沉。
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隨後美軍立刻發動了“沙漠盾牌”行動。在這一過程中,美軍先後徵用了200多艘民用滾裝貨輪,然後不斷地向海灣地區運送軍事物資和兵力。這場“沙漠盾牌”行動為後來美軍在海灣戰爭中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至於說解放軍,原本就有使用民船在海上作戰的歷史傳統。1949年的廈門戰役以及後來的大陳島、一江山島戰役,解放軍都是透過民船做的兵力投送。在1996年的臺海危機中,同樣也能夠看到民船的身影。
不過民船的戰時跨海運送可能會和想象中得有所不同,它很有可能不會出現在首批對臺兵力投送的隊伍中,與075艦這樣的軍用艦相比,民船基本上沒有任何的防禦能力,“大西洋運輸者”號在馬島海戰的遭遇就是一個最典型的例子,或許當解放軍完全控制灘頭,徹底消除臺軍的海上威脅後,民船才會陸續從港口出動。
達姆在文章中也提到了這一點,他表示:目前解放軍正尋找降低潛在損失和風險的辦法。臺防務部門下屬的智庫機構曾做了這麼一個場景預測:一旦戰時開啟的話,除了迅速拿下制空權和制海權後,解放軍還會派遣掃雷艇在臺灣島周邊進行掃雷,隨後解放軍首批登陸部隊會快速上岸建立灘頭堡,隨後在徹底穩定灘頭局面後,民用船隻在軍艦的掩護下會迅速向臺灣島運輸兵力和後勤物資。
如此一看的話,在未來的對臺作戰中,民船能夠發揮的作用確實不可低估。但這裡面還有一個細節需要值得注意:那就是前文所提到的臺軍“不對稱”戰力的打造。
近年來臺軍從美國採購了“魚叉”反艦導彈,同時臺軍自己還研發了一些反艦導彈。此外,臺當局近年來一直在無人機領域不斷髮力,反艦導彈、無人機,這些對民船而言可都是一個非常大的威脅。所以這就需要解放軍在首輪打擊中儘可能地摧毀或削弱臺軍的“不對稱”武器。
臺灣《中國時報》曾經提到:現在的解放軍軍力正呈幾何倍數地增長,在兩棲作戰方面更是如此。在大陸高度發達造船業的支援下,未來解放軍形成足夠數量的艦隊來應對大規模兩棲登陸作戰是遲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