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事件談判失敗,大陸海警船在金廈海域展開巡邏執法行動。現在臺灣方面態度異常強硬,關鍵時刻,臺軍方所言所行無疑在向大陸叫板。3月6日,臺軍將岸基反艦導彈部隊拉到街頭氣勢洶洶的搞演習,疑似向大陸展示陸基雄風-2型與雄風-3反艦導彈。雄風系列反艦導彈是臺軍自認的殺手鐧武器,並在此基礎上發展對陸遠端攻擊巡航導彈,用來打擊1000公里射程範圍內的戰略目標。
臺軍展示的陸基雄風反艦導彈,基礎技術是以色列的“迦伯列”導彈,並在在美國“捕鯨叉”反艦導彈技術援助下發展的了“雄風”2導彈。並相繼研發了岸對艦、艦對艦和空對艦型號。有效射程分別為104千米、130千米和130千米。基於特殊作戰需求,空艦型雄風導彈還有專門的反輻射型號。不過,雄風導彈出鏡率雖然很高,號稱“航母殺手”,但是因為實彈演習時射中漁船出醜,被戲稱為“漁船殺手”。
說歸說,做歸做。戰略上要藐視敵人,戰術上要重視敵人。毫無疑問,經過幾十年的發展,臺軍的雄風系列導彈還是有相當大的實戰威懾力。而且根據美軍專家透露的資訊,雄風-2E可以媲美美國的“戰斧式”巡航導彈。為了確保戰時可靠性,雄風-2E導彈採用GPS和末制導地形匹配兩種模式,增強抗干擾能力。在末制導地形匹配模式下,雄風-2E導彈透過對比彈上預儲的目標影象與彈上攝像機現場拍攝的影象進行對比,據以修正航向,打擊目標。
如果臺軍在金門島和金廈海域部署搭載雄風反艦導彈的戰艦,的確可以有效威脅到大陸海警船的安全。如果是雄風-2E的話,還可以對大陸海岸線縱深500~1000公里的目標實施遠端打擊。這估計也是臺軍方的自信之處。與此相對應的是,臺防務部門負責人邱國政發出的調整臺軍“第一擊”前提條件先發制人訊號。
邱國政吹噓,臺軍已將“第一擊”的要件改變,以往認為“第一擊”一定要在對方先開炮、開槍前提下,我們才有“第一擊”;現在“第一擊”的界定上,只要有一個實體,不管航空或海航的實體逾越了規矩,“第一擊”就當作我們的反制。 他的話意歸結為四個字,就是隨時準備進行“先發制人”軍事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