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盛頓時報》日前釋出的一篇報道中引用了美國一名高階防務情報分析師指出,中國在研發、測試和部署高超音速武器方面已經領先全球,美國正在努力追趕!報道以前所未有的姿態指出美國正面臨的嚴峻形勢,而文末美國網友則留言稱,二十艘航母都救不了美國,中國高超音速導彈是美國航母的剋星!
華盛頓時報: 美情報局警告中國高超領先全球
“中國在過去二十年裡“大規模”測試和製造了高超音速導彈,用於針對美國的核打擊和常規打擊系統,現在擁有“世界領先的高超音速武器庫。”
“中國現在擁有世界上最大的高超音速導彈庫,可以用核彈頭和常規彈頭擊中美國目標。”
“北京最致命的高超音速導彈是 DF-17,已經於2020年部署,射程至少994英里,射程範圍包括西太平洋的美國軍事基地和艦隊等高價值資產”。
這是美媒《華盛頓時報》在3月12日報道,引用了國國防情報局國家空天情報中心情報分析師傑弗裡·麥考密克在高階國防和軍事官員在眾議院武裝部隊的聽證會上的證詞,指出中國擁有"領先的高超音速武器庫",這是中國在20多年來"透過高強度並且有針對性的投資、開發、測試和部署,大幅推進其常規和核武器技術及戰力發展"所取得的成果。
同時他還指出俄羅斯也部署了三種高超音速機動武器,但中國的高超音速武器比俄羅斯要更先進,並且高超音速導彈的武器庫規模更大,美國要面對兩個高超音速武器的強國,然而美國目前卻還沒有裝備任何與高超音速相關的武器。
海軍戰略系統專案主任、小約翰尼·R·沃爾夫中將表示美軍在高超音速武器上遭遇了一些問題,美軍正從中吸取教訓!聽證會委員會主席道格·蘭伯恩表示,美國高超音速導彈的發展是“我們國防最緊迫的問題之一”。這位科羅拉多州共和黨人表示:“中國和俄羅斯繼續以驚人的速度發展自己的高超音速專案。”
蘭伯恩同時還指出了美軍近期以來的一系列高超音速導彈測試失敗的事實,陸軍與海軍聯合開發的導彈計劃LRHW(Long-Range Hypersonic Weapon:遠端高超音速武器)連續三次失敗,空軍的AARW(AGM-183 Air-Launched Rapid Response Weapon:空射快速反應武器)5次試射三次失敗,一次部分成功,只有一次成功。
其中ARRW在去年2月份測試失敗後曾傳聞美軍要將其取消,但當時已經有至少兩枚導彈已經庫存,因此在將剩餘導彈試射結束了再作決定,之後在2023年的8月和10月分別進行兩次試射,但都宣告失敗(未能發射出去),在2023年的12月份試射時終於成功,目前搭載了ARRW導彈的B-52正在關島基地進行最後一次關鍵試射。
但蘭伯恩表示,即使這一切都按計劃順利推進美國也已經全面落後中俄!對於這一事實,五角大樓政策辦公室負責部隊發展的副助理國防部長邁克爾·C·霍洛維茨(Michael C. Horowitz)表示:
“中國和俄羅斯在高超音速能力方面具有優勢。……我們必須立即採取行動,在美國進一步落後於我們的對手之前讓這些計劃走上正軌。”
《華盛頓時報》在3月12日的這篇報道確實有點猛,與以往報道中名不見經傳的官員不一樣,這次是美國國防情報局官員和海軍高階將領以及五角大樓的官員輪番上陣警告美國在高超音速競賽中已經全面落後,“必須立即採取行動”、“印太地區需要高超音速導彈來對抗中國的導彈”。
美網友:20艘航母也救不了美國,RQ-180無人機或更好
《華盛頓時報》的報道確實揭開了美國在與中俄高超音速武器的競爭中已經全面落後的事實,這引發了美國網友的“強烈不滿”,有網友就對美軍在中國高超音速導彈大量服役後依然在西太部署多艘航母表示毫無意義,稱中美一旦開戰,二十艘航母都救不了美國!
美網友有這個認知還是相當瞭解高超音速導彈的,原因並不複雜,因為高超音速導彈非常難攔截,要是PLA(解放軍)決定使用高超導彈打擊美軍航母,那麼美軍西太的幾艘航母都難逃一劫,這是高超音速導彈的飛行特性所導致的結果,美軍無法改變這一事實。
大家都知道,導彈攔截目標需要兩個條件,一個是速度一定要比目標更快,這樣才能有時間選擇攔截軌跡;另一個是目標的軌跡必須在攔截彈反應時間內軌跡可預測;攔截高超音速導彈很難滿足這樣的條件,比如高超音速滑翔彈最高速度在10~20馬赫,攔截彈無法達到這樣的速度,攔截會非常困難。
而另一個無法滿足的要求則是高超音速導彈可以隨時機動,並且機動範圍還很大,這讓需要提前知道目標彈軌跡的攔截彈有點懵圈了,原本計算好了攔截點在A位置,結果目標彈一機動這個攔截點需要重新計算變成了B,攔截彈此時無法趕上目標彈在新的B位置,攔截失敗!即使用多枚導彈攔截也無濟於事。
中國威脅最大的導彈
中國早已公開的高超音速導彈是2017年亮相的DF-17,2019年在70週年國慶上正式公開,這種導彈據WIKI資料射程可達1500~2000千米,射程可以輕鬆覆蓋第一島鏈。另一種是DF-27,這種射程據網傳資料可達4000~5000千米,第二道島鏈以及迭戈加西亞基地與關島基地以及夏威夷等全部在打擊範圍。
除了這倆以外還有DF-21D和DF-26這類專門為打擊航母設計的彈道導彈,這種武器與高超音速導彈有些不一樣,彈道更接近於彈道軌跡,但這種彈頭可控軌跡,在再入後半段能自主尋的。
美網友還貼心的指出了一點,如果中國的彈道導彈的彈頭裝上“霰彈”,比如裝上直徑50毫米的鋼球,數百千克甚至更大質量彈頭能裝下上百枚甚至更多的鋼球,在航母上空爆開後將會遭遇“超級霰彈”的洗禮,每秒數千米的速度比坦克的脫殼此口徑穿甲彈速度還要高數倍,重量則是數十倍,一枚鋼球可以從一艘航母甲板穿透航母內部,“天女散花”的鋼球只要命中幾枚就能讓一艘航母失去戰鬥力。
看起來中美對決美國已經必敗無疑!當然並不是所有的美國網友這樣考慮的,有的美網友就認為,中國的高超音速導彈確實難以攔截,但在美國的高超音速武器成功之前,美國可以用此前美國國防部副部長凱瑟琳·希克斯提出的“複製者”無人機與中國對抗,這個計劃打算在2年內裝備數千架無人機與中國作戰,這種叢集無人機攻擊模式可以看成是一種飽和打擊模式,攻擊方具有天然優勢,因此對於美網友餿主意對中國還真具有某些額外的威脅。
這種無人機有些類似於烏克蘭與俄羅斯在俄烏戰場上使用的自殺無人機,不過這些攻擊對於艦艇來說並不致命,但可能會破壞掉外圍的電子裝置,為其他武器展開致命殺傷準備好條件,不過希克斯肯定忘了一個事實,中國擁有完整的工業製造能力,並且還有全球最完善、最龐大的製造業體系,可以在短時間內大量生產無人機,這個“複製者”無人機計劃,要是中國願意的話可以比美國更多更早的裝備這種無人機,到時候傾巢而出殺得美軍分不清東南西北。
美網友還提出了另一個觀點,認為RQ-180武器是一種能改變戰爭程序的武器,這是一架翼展達到40米的隱形戰略飛翼無人偵察機,據網傳資料效能確實相當不錯,但要說這種偵察機能改變戰爭程序也有點言過其實。
美網友剖析原因:說的頭頭頭是道
美網友除了分析中美對抗的武器外還分析美國為何在高超音速領域接連失敗的原因,以個觀點認為,美軍在“外圍”武器上消耗了過多的資金,比如美網友指出,美軍在陸軍的新型偵察直升機上浪費了20億美元,並要求未來5年內投入超過50億美元,這是一種微不足道的能力,卻佔用並浪費了龐大的資金,結果到了ARRW、黑鷹、快速全球打擊的4000枚高超音速導彈卻負擔不起了。
另一個則是美國海軍也在大量服役“無效裝備”,比如仍然在製造多艘核動力航母,在中國高超音速導彈的打擊下這些大型航母都過時了!如果美國海軍擁有大量高超音速導彈,那麼在驅逐艦與航母上都可以減小規模,中國就是這樣做的,高超音速導彈的效費比很高,而美軍卻一直消耗大量的軍費在製造“無效裝備”。
還有網友的觀點則認為美國的“軍事黑手黨”負有主要責任,這個所謂的“軍事黑手黨”就是我們所說的“軍工複合體”,為了利益可以綁架美國政府發動戰爭的“龐大利益組織”,其實就是軍工企業與政府官員形成了利益共同體,為了利益不惜發動戰爭,當然合夥肆意延長開發計劃,黑掉政府的預算資金導致計劃冗長甚至下馬不過是常規操作。
也有網友認為,美國總統應該對此負有責任,從奧巴馬時代開始,美國重點已經從軍隊轉向經濟,特朗普則認為美國需要從全球各個戰場撤軍,拜登完全沒有權利,只是一個擺設,美國已經到了1812年(美國第二次獨立戰爭)以來最危險的時刻,俄羅斯和中國在這裡看到了一個巨大的機會,現在特朗普又要回來了,美國正在遭遇一場無妄之災。
不得不說美國網友分析還是非常有道理的,不過他們都沒有認知到這一點,美國的製造業正在快速萎縮,製造業的技術人才已經發生斷代,產業鏈已經不完整,甚至連曾經最擅長的軍艦製造與維護領域正在快速衰落,前不久美國還在日本造船廠“考察”要求日本幫忙恢復美國的造船業。
美國製造業的衰落無疑會影響軍工複合體軍工製造能力,彭博社就曾報道稱美軍空有研發能力卻無法大量生產高科技武器,但在高超音速領域卻遭遇了沒有研發能力的尷尬境地,美國目前的態勢很像解體前的蘇聯,各行業都在衰落,但美國卻仍然打算維持在全球的軍事部署規模,美國與前蘇聯唯一不同的是美國還有美元霸權與軍事霸權,但前者也在快速衰落,如果美國再不收縮,像前蘇聯這樣崩潰是遲早的事。
延伸閱讀:美高超音速武器,起了個大早卻趕了個晚集
在高超音速領域美國曾經是全球望其項背的存在,X-43測試成功是20年前的2004年,X-51測試成功是14年前的2010年,兩者都是吸氣式高超音速武器,也就是難度最高的高超音速技術,前者使用氫燃料最高速度接近10馬赫,後者使用碳氫燃料更接近實戰,最高速度是5馬赫,然而二十幾年過去了,技術仍然停留在“過去”,在吸氣式高超上遲遲沒有趁手的“燒火棍”出現。
而在另一個高超音速翔領域也是屢屢失敗,作為旁觀者來看,美軍如此先進技術,還有龐大的預算資金,這樣都能失敗簡直就難以理解!但從美國衰落的角度分析,這似乎又能給出答案。美國這架龐大的戰車仍然能作戰,但已經是千瘡百孔,渾身都是毛病了,美國還能撐多久?這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