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菲律賓UM4補給船和海岸警衛隊“辛丹甘”巡邏艇想要硬闖仁愛礁,卻被我國的海警4103艦攔下,並使用高壓水炮進行攻擊。當時UM4補給船不堪重擊,直接被我方的水炮打的支零破碎。
而“辛丹甘”當時想要突破我方海警的防線,直接加大馬力衝向了4103艦。結果很吃驚,4103艦居然沒“挺住”,被菲方的撞出了三個洞。
這波直接震驚了不少網友,在大家的印象裡,中國海警船在面對菲律賓船隻的時候,應該是所向披靡的。因為大部分的海警船都是解放軍將軍艦打包送來的,雖然一些威力強的武器全部都拆了下來,但排水量和體積卻沒有改變,照樣比菲律賓那些破銅爛鐵強。
既然中國海警船比菲律賓船隻要厲害,那為什麼最後還會被對方撞出三個洞?
為什麼4103艦這麼脆弱?軍艦與海警船的作戰需求不同
菲律賓的“辛丹甘”巡邏艇的排水量才300噸左右,而4103艦的滿載排水量卻超過1400噸,這噸位的差距,看起來就十分離譜。能夠被小型艦艇撞出三個洞,看起來就更離譜了。不過,當你足夠了解軍艦後,就不會感覺離譜了。
4103艦的前身就是解放軍056型輕型護衛艦,在二戰時期,大部分軍艦的艦身都比較厚重,這是為了防止敵方一些子彈或者是冷兵器的襲擊。設計人員基本上會將軍艦的整體都使用厚重的裝甲包裹住,這樣就能減少艦身因攻擊而受損的情況了。
不過這樣就出現一個問題,因為那個時候的發動機技術也不夠先進,再加上軍艦穿了“一身厚重的盔甲”,軍艦的速度普遍都比較慢。
可自二戰結束後,導彈迅速發展起來,即便是裝備再厚重的裝甲,都難以抵擋導彈的襲擊。所以在軍艦的設計方面,就放棄了厚重的裝甲,只在軍火庫、發動機室、油艙等重要地方進行裝甲加護,艦身其他的地方厚度一般就在15-30毫米左右,甚至有些地方還要薄。至於艦艇的防護措施,基本上就交由艦艇上搭載的各種各樣的遠端打擊和防禦武器上。
而且將厚重的裝甲卸掉,也可以提高速度,方便在今後的作戰和巡邏中儘快的趕上敵方。軍艦和海警船不同,軍艦的主要作戰方式就是使用火力攻擊,而且為了注重速度,自然不會在艦身材料上花費太多的精力。
但海警船不同,海警在執法過程中除了水炮以外就不允許使用其他的火力武器,所以很多時候會出現兩國海上警力船隻相撞的情況,這個時候就比較考驗艦身的厚度了。這也是為什麼在被“辛丹甘”撞擊的時候,竟有海軍056護衛艦改裝而來的4103艦會被撞出三個洞的原因。
今後若不想再被撞出洞,可以從艦身改裝入手
這次的相撞肯定會給菲律賓一個啟發:既然中國海警船這麼不經撞,以後是不是就可以透過撞擊突破海警的防線,從而達到進入仁愛礁的目的?
如果中方不想見到菲律賓船隻三天兩頭撞擊中國海警的船,就需要抓緊建造專用的船隻。更何況,在不開戰的情況下,由軍艦改造的海警船上就算有再強威力的主炮和副炮也沒用,畢竟你又不敢開炮。所以,加強艦身厚度,增強海警船的抗撞擊實力才是最重要的。
有關於建造真正合格的海警船,國家早有考量,這些年船塢也相繼建造了不少的海警船,比如兩艘萬噸級的海警船、2000噸級的718B、3000噸級的818、21555艇等,目前船塢還在加急批次建造4000噸級的054A。可以說,今後菲律賓想要透過相撞的方式,突破我國海警的防線,從而實現給仁愛礁那艘破船進行建築材料支援的目的,完全不可能實現。
不過,除了建造合格的海警船以外,對於現有的、由軍艦改裝而來的海警船也可以再改造一下,加固船身,確保下次被撞擊的時候,不會再出現這種情況。
另外,菲律賓的船隻似乎也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堅固。之前海警曾故意把船隻靠向菲律賓船隻,當時菲律賓人急忙拿出防撞墊保護船隻不被海警船撞擊。由此可見,菲律賓船隻的防撞擊能力應該也不好,今後在執法過程中,中國海警也可以“學習”一下他們,直接撞上去,給他們一個教訓。
因為有“馬德雷山”號的存在,菲律賓人一直沒有對仁愛礁死心,曾多次企圖衝破彙總過海警防線對那艘破船進行修補。可以說只要“馬德雷山”一天不沉,仁愛礁就一天不得安寧。所以,國家到底什麼時候能把這艘破船拖走或者是擊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