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上午8點35分,臺所謂陸航部兩架“眼鏡蛇”攻擊直升機從屏東滿州鄉的山區飛出,對著海面靶標發射了數枚“飛彈”。
但現場拍攝的軍事愛好者邊拍邊嘀咕,“這發怎麼沒有碰到呢?”
疑似臺軍的“飛彈”脫靶了。
稍後兩架直升機再次轉回來並連續發射了兩枚“飛彈”,這次在海面上才有水團被濺起。
終於擊中了目標。
本週開始,臺軍持續在島內近岸展開實彈演習。
整體上還是比較瘋狂的,包括“毒刺”、“地獄火”、“劍二”等對艦、對空導彈都搬出來射。
在此前的4月16日,臺軍還在屏東九鵬基地搞了所謂“神弓操演”,進行防空“飛彈”的試射。
演習中利用美製阿帕奇直升機進行了“毒刺”對空導彈的試射;同時也進行了自研的“劍二型”地對空“飛彈”的試射。
但無論是射程5000米的“毒刺”還是射程15公里的“劍二”都屬於一種在24海里內的近岸防禦型武器,臺軍大肆演練此類武器的意圖顯然是在落實有關“灘頭決戰”的戰略。
而“灘頭戰”、“城鎮戰”、“豪豬”、“刺蝟”之類的戰場形式都是來自於美國對臺島的戰略設定,所以這證實了臺島軍事事實已經美式化了。
在賴清德上臺之際,美國第一件事就是透過扶持並控制顧立雄這個“文職”防務部門負責人“搶佔”了島內軍事戰略規劃及軍事指揮權。
不久前臺“海軍司令”唐華竄美參加美國太平洋艦隊指揮權交接儀式並與美軍海軍作戰部部長等美軍級別官員會面。
在此期間,唐華還接受了美方提出的所謂“聯合島嶼防禦計劃”及美方對臺軍的一些軍事戰略規劃及具體的軍事計劃。
所以,唐華剛回臺後,臺“海軍”即提出2026年前成立一個“海軍濱海作戰指揮部”的計劃。
臺“防務”部門最新表示:“為了強化制海戰略,海軍將成立濱海作戰指揮部,將“海鋒大隊”、“飛彈快艇部隊”、“海洋監偵指揮”等單位列入。”
“規劃將於2026年成立,未來可能擔負24海里內的防務,藉由綿密反艦飛彈火網嚇阻敵方。”
實際上這個24海里的提法也是在暗示,面對解放軍的全向進逼懾壓,臺防務重點可能放棄24海里以外的海空域,而只保留24海里內的有效的軍事“威懾”。
但感覺用不了到2026年,臺島所謂的24海里就已經消失了,12海里能否存在都是問題。
目前,解放軍明顯加強了對臺島保持全向懾壓態勢。
4月16日6時至17日6時,解放軍10架次戰機進入臺海,其中4架次抵近臺島。
方位在屏東方向及澎湖西側。
而讓島內緊張的是4月15日下午1架直升機從臺島東部的艦船上起飛,一直飛到距離臺東僅27海里的地方。
這是臺“防務”部門自己提供的距離,實際只能更近。
那麼在解放軍戰機、軍艦已經逼近至24海里時,只要島內“臺獨”勢力再有任何挑釁就會被突破,所以2026年成立的這個所謂“濱海作戰指揮部”實在沒有必要了。
現在看,在賴清德上臺後島內軍事系統將迎來一個災難性的時刻,本已孱弱的臺軍指揮及軍務體系面臨一個失控局面。
最新訊息是在4月17日深夜,臺潛艇建造負責人黃曙光提出辭職。
原因是個人“身心俱疲”,並直指被人政治算計。
而臺“防務”部門負責人邱國正對此的說法是“感同身受”。
隨著邱國正等一批有一定專業背景的臺軍高層下臺後,島內軍務將透過顧立雄這個非專業出身的傀儡轉給美國,結果就是美國所有的有關臺島的軍事戰略計劃都被會落實及執行。
而一個由美國主導的島內軍事體系當然符合“反分裂國家法”所規定的“島內出現重大事變”的情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