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構建強迫症樣獼猴模型,G60腦智科創基地重要研發成果釋出;松江研究院引入鄭頌國、徐天樂等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生物醫藥界學者,專家論文以第一作者身份登上國際頂級醫學期刊……近日來,松江區在生物醫藥科研創新領域接連取得重大突破,形勢喜人。
這背後是松江作為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策源地的發展優勢全面彰顯,透過九城市共築科技創新策源地、共建世界級產業叢集、共育國際一流創新生態,松江去年全社會R&D經費投入首次突破百億元,投入強度達6.79%,其中91.4%的研發投入來自市場主體,區內重視科研、重視人才蔚然成風。
松江區人才辦相關負責人表示,松江近年來著眼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設,深化與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上海科學院等科研院所的戰略合作,推進G60腦智科創基地二期、超矽研究院等重大研發平臺建設,為高水平院士專家團隊提供定製服務,促進科研“院士專家隊”加速關鍵技術攻關和成果轉化。
匯九城之智助力人才高地建設
透過引入科研領軍人物,松江全面增強“從0到10”的全鏈條、全過程創新能力。作為國際上“誘導性調節T細胞”的發現者,在國內外免疫及風溼病學界均為權威專家的鄭頌國慕名來到松江,從美國回國加盟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
“選擇到松江,主要是因為上海對人才的重視,特別是被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的‘科創生態’所深深吸引。”鄭頌國表示,已將實驗室放在位於松江的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細胞和基因治療研究院。
為服務好院士專家團隊,松江區推進聯絡服務專家人才工作制度化、科學化、常態化,不斷完善區鎮兩級領導聯絡服務人才制度。截至目前,松江區四套班子、街鎮園區結對1389名各領域高層次人才,透過節日走訪慰問、日常工作調研等方式,與專家人才保持聯絡。松江區還舉辦重點企業人才發展專題培訓班,透過人才政策宣講、座談交流等形式,引導企業在引進高層次人才中發揮積極作用。
松江區的人才服務工作,並不拘泥於一個區域,而是利用松江作為G60科創走廊策源地優勢,深化長三角G60科創走廊九城市人才峰會輪值制度,研究制定了《長三角G60科創走廊人才引領創新高地建設實施方案(2023-2025年)》等政策,匯九城之智助力上海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設。
“我們充分發揮國家移民政策實踐基地九城輻射作用,率先實施海外人才出入境、居留工作許可等創新性、突破性移民政策,松江、嘉興等地近20位外籍高層次人才辦理永居申請。”松江區人才辦相關負責人表示,已建立九城市人才常態化培訓交流制度,常態化舉辦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科創生態建設九城市幹部人才專題研討班、九城市青年創新創業人才專題班等。
打造一批頂尖科研平臺叢集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既要有吸引人才的環境,更要為人才提供幹事創業的舞臺。去年以來,松江區中心醫院成立由鄭頌國教授領銜的細胞和基因治療研究院,研究院科學家牽手臨床醫生,持續推進基礎研究和臨床學科融合發展。透過醫教融合發展,一批松江區中心醫院專家得到鍛鍊。近日,國際心血管專業頂級期刊《歐洲心臟雜誌》刊登葛均波院士團隊的研究論文《心肌梗死誘導單核細胞免疫訓練,加速動脈粥樣硬化形成》,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松江醫院心內科主任侯磊是該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
“我們一方面著力引進鄭頌國、徐天樂等一批生物醫藥界權威專家學者,另一方面做大做強自身研發功能平臺,為頂尖人才提供大展身手的舞臺。”松江區衛健委相關負責人表示,著眼“從0到10”全過程創新,透過“區校共建、院校融合”的體制機制,松江推進基礎研究和臨床學科融合發展,提升松江研究院功能平臺能級。
松江還用好長三角G60科創走廊九城市協同創新機制,發揮新型舉國體制的制度優勢,打造更有集聚度、更富創造力、更具生產力的頂尖科研平臺叢集。
近日,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慧技術卓越創新中心(神經科學研究所)、上海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熊志奇研究組、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精神衛生中心王振研究組等首次成功建立體現自發強迫樣行為的獼猴模型,為強迫症機理研究和干預方案研發提供基礎,成果在學術期刊《國家科學評論》(National Science Review)釋出。
這是G60腦智科創基地繼2019年世界首例生物節律紊亂體細胞克隆猴模型、2023年世界首套單細胞解析度的獼猴大腦皮層細胞空間分佈圖譜以及高比例胚胎幹細胞嵌合體猴後又一重要科研成果。
“長三角G60科創走廊憑藉良好的創新創業生態,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一批批頂尖科學家團隊來這裡施展抱負。”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腦科學與智慧技術卓越創新中心學術主任蒲慕明說,位於松江的G60腦智科創基地擁有體細胞克隆猴、基因編輯、腦認知功能檢測評估、閉環腦活動調控系統等多項自主研發的專利技術,成為推動新一代腦科學和智慧技術創新轉化、實現關鍵技術自主化的輻射源頭。
欄目主編:茅冠雋
來源:作者:李成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