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我覺得上海人工智慧行業的發展,應該要繼續往製造晶片的、影響晶片製造的更上游產業發展。”1月23日,在上海兩會現場,上海市政協委員、原阿里雲中國區總裁黃海清接受澎湃新聞記者專訪時作出上述表述。
本次兩會,曾長期從事全球領先的系統軟體資料庫、中介軟體、資料倉庫以及雲計算、大資料等領域開拓的黃海清,關注上海晶片產業和人工智慧產業的發展,並聚焦於初創晶片企業的話題。
“上海人工智慧已經到達2.0時代,和聚焦在應用場景的人工智慧1.0時代相比,2.0時代從應用層面到達硬科技的晶片層面。”黃海清指出,例如,上海現在GPU的晶片設計和IP方面都有非常好的領先地位,但在晶片製造方面相對還是比較薄弱。
展望未來五到十年,黃海清認為,上海人工智慧應該繼續往製造晶片的、影響晶片製造的處於更上游的產業發展,“製造晶片的新材料如工廠的光刻機等裝置的技術攻關,我認為是上海下一步應該要發展的重點。”
同時,黃海清認為,除了對聚焦在人工智慧算力的GPU(圖形處理單元)和相關產業進行扶持,還應該繼續兼顧國家安全可控、信創戰略,以及對新一代資料中心裡的CPU(中央處理器)產業的扶持和發展。
過去兩年的人工智慧熱潮令GPU變得格外搶手,但黃海清強調,雖然GPU代表未來,其在整個資料中心市場中的份額依然不到20%,而CPU則佔整個市場份額超過80%。因此,如何讓上海已有的CPU產業繼續發展壯大、實現“走出去”和“引進來”,這也是接下來需要面對的課題。
黃海清也談到,由於包括阿里、騰訊、華為等在內的大廠都更聚焦於雲計算的底座研發,在SaaS(軟體即應用)層面給創業者留下了很多機會。並且,隨著AIGC(人工智慧生成)時代的到來,以前的應用軟體開發商就需要轉變為雲原生的企業。
“我認為,應用SaaS的公司應該要結合大模型這樣的技術,讓所有的產品和技術重構。換言之,所有的應用開發商、SaaS軟體開發商應該成為一個行業專屬大模型的開發商。”黃海清進一步表示。
近期,雲計算面臨了一些安全性上的挑戰,也成為一個備受關注的話題。黃海清強調,安全一定是雲計算的基石,而細看這個問題,雲計算的安全性實際上包括技術架構、PaaS(平臺即服務)、大資料、上層應用等在內的很多層次,“各個環節都要有非常好的產品來保駕護航”;同時,雲安全也涵蓋了一整條“生態鏈”,比如說雲計算廠房的安全和運營商的地下光纖等等,每個步驟出問題都有可能導致系統宕機。
此外,黃海清海還提及,國家應該推出相應的安全法,對一些惡意的、違法的駭客行為進行處罰,以杜絕相關不法行為,“換言之也就是雲計算的技術白帽和駭客,它永遠是一個相互鬥爭的過程,當然我是相信邪不壓正的。”
今年上海兩會期間,黃海清也帶來多份提案,其中有《關於建立針對初創晶片企業“信創”專項輔導機制的提案》。提案中指出,我國半導體行業面臨巨大的挑戰也擁有難得的自主發展機遇。初創企業在申請國家級別認證證書時通常會面對三大問題:第一,國家級別信創,安可認證複雜,申請需要地方政府專項輔導支援;第二,缺乏相關信創專家資源進行指導和背書;第三,初創晶片企業往往缺乏標杆案例等場景的支援。
針對這三點,黃海清提出兩大建議:第一,很多初創企業有信創資質申報需求,政府相關部門可以派專員收集企業需求,給予統一培訓並跟蹤指導;第二,建議成立上海國產CPU、GPU聯盟,在上海的銀行、電信及國家實驗室等單位形成標杆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