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清華計算機系畢業到工作的十一年,用了十年的小米,一年的華為,最終從米粉轉向了華粉,然而在科技的江湖中,華為與小米猶如兩位高手,各自揮舞著專利與系統的利劍,爭奪著使用者的心的王座。華為的鴻蒙如同天上的星星,照亮了7億使用者的心,而小米的MIUI則如流星劃過夜空,閃耀著6.26億活躍使用者的眼!
我從美國製裁後的第二年,開始對華為有了新的看法,對小米有了新的態度,華為的脊樑骨打動了我,但並非科技領先。
在這場全球較量中,小米如後起之秀,迅速縮小與華為的鴻蒙使用者差距,其勢如破竹,讓人不敢小覷。曾幾何時,華為在國內市場獨佔鰲頭,如今卻見小米如猛虎下山,其營收已達到華為半壁江山。
在專利領域,華為如藏書豐富的老學究,擁有深厚的技術底蘊,小米則如勤學好問的少年,雖起步較晚,但亦不乏獨到之處。
通訊戰場,華為如同經驗老道的將領,旗下的5G技術馳騁疆場,而小米則如新銳的騎士,勇猛精進,奮力追趕。
晶片之爭,華為的麒麟晶片如同威猛的雄獅,一度領航國產晶片之林,小米的澎湃晶片則如幼虎,雖尚未成年,但已有了一爭雌雄的野心。
在系統對決中,鴻蒙OS如大家閨秀,優雅自若,而MIUI則如小家碧玉,細膩溫婉。
至於零部件與國產化率,華為追求核心技術的自我修煉,小米則善於整合各方資源,打造國產化的精良裝備,所以,論貢獻值來說,他們平分秋色,都被下游企業叫好!
對比華為和小米的財報,小米在2021年的營收已經達到華為的一半。華為成立於1987年,而小米則在2011年成立。儘管有些人對小米持有疑慮,但不得不承認,小米13年趕上37歲的華為,沒有能耐,雷軍也不會做出這麼強悍的企業,高通,英偉達做很多市場決策,都要優先考慮小米,足以見證小米的地位被尊敬。
誇讚之餘,也不乏嘲諷之意。也有人嘲諷小米,言其不過是模仿的匠人,然而能躋身全球前三,這可不是靠模仿就能輕易做到的。華為雖遇波折,但其雄厚的實力仍讓人不容小覷。
雖然華為在手機領域不如小米高光時刻持久,但汽車領域的智慧駕駛技術卻領先小米,這牽扯到很多綜合科技的運用,而小米的短板僅限於通訊,傳輸,算力,演算法,系統,晶片,以及智慧零部件。而小米的長處便是能洞察使用者需求,給予產品更好的打磨,以及在世界周旋下,小米也能有效繞過西方制裁圍堵,企業發展迴旋能力要更勝一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