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平對探索太空有著極致的熱愛,也正是因為這份熱愛,讓她有勇氣克服困難,追逐夢想。
為了登上太空,她將生育計劃從29歲推到36歲,寧願做高齡產婦,也不願意與夢想失之交臂。
可生完孩子的她,要面臨著在事業和家庭之間平衡的新挑戰,國家為了讓她無後顧之憂,決定讓她的女兒享有四項特殊優待。
逐夢太空
出生在農民家庭的王亞平,因為偶然一次機遇,讓她在同齡人中脫穎而出,成為一名正式的女飛行員。
成為女飛行員之後,才開始了王亞平漫長且艱難的逐夢之路。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想要在一堆候選者中脫穎而出,那就要比別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汗水。
成功是由百分之一的天賦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組成的。
在這一年中,王亞平憑藉自己的努力在班級中名列前茅,並且各項學業測試都取得優異的成績。
畢業後的王亞平成為了一名運輸機飛行員,在之後的八年中,她多次參加救援行動,成為一名優秀的藍天飛行員。
而王亞平的太空夢,早在2003年,我國“載人飛船”——神舟五號飛天時就已經定型了。
她為了這個夢想拼盡全力,空餘時間經常鍛鍊自己的抗壓能力,耗盡了她所有的心血,終於在2009年迎來了轉機。
原來,她接到通知“2010年,國家會進行第二批航天員選拔。”
熱愛航天事業的王亞平不想錯過這次機會,於是她推掉了所有的事情,每天全身心都投入到制定的魔鬼訓練中。
但因為男女身體存在差異,導致王亞平在訓練時經歷的困難更多,更繁瑣。
不過,王亞平可不會放棄,她自己心心念念等了多年的機會就放在眼前,就這麼錯失了,可不是她的風格。
於是她堅持每天高負荷的鍛鍊,從不懈怠。
終於在2010年,王亞平憑藉出色的技術和心理成功入選國家第二批航天員。
可成為航天員之後,王亞平要面對更大的挑戰。
“成為航天員最難的不是訓練,而是學習” 這是前輩對新航天員們講的第一課。
剛開始的王亞平並不理解為什麼是學習大於訓練?直到她進行航天員的訓練後,才明白“學習”一詞的深刻含義。
作為航天員,每天不僅要學習天文學,高等數學等30餘門課程的理論知識,而且還要進行各項體能訓練。
為了讓航天員適應太空中的環境,每次的體能訓練都能挑戰人體的生理極限,巨大的離心力能將臉甩的變形,等等一系列激發人體極限的訓練。
儘管這個過程如此艱難,王亞平為了心中的夢想 ,堅持不懈,直到最終。
訓練時的心酸,只有真正經歷過的宇航員才知道,人們只能看到他們在太空中閃閃發耀的一幕,卻看不到他們在背後付出了多少代價和淚水?
2013年,王亞平透過層層選拔,過五關斬六將,最終成為我國第二個要飛向太空的女航天員。
2013年6月11日,作為中國首位女宇航員的王亞平,穿著航天服出現在全國觀眾面前,向觀眾展現她的自信與美麗。
推遲的生育
她的伴侶趙鵬,是她在做飛行員的第二年認識的。
趙鵬性格溫柔,成熟穩重,兩人初次見面就互生好感。
可惜,造物弄人,趙鵬被調到了外地工作。
原以為兩人就會因此錯過,沒想到一次偶然的機會,讓單位最熱心的一位大姐再次讓兩人搭上了紅線。
經過兩年多的甜蜜相處,他們很快的就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不過和別的夫妻不同的是,雙方的父母不管是在婚前還是婚後,都沒有好好的聚在一起吃過飯。
就連他們小兩口,也因為工作原因聚少離多,一年到頭很少見。
儘管這樣,兩人也十分恩愛。
結婚之後的王亞平和其他女子一樣,散發著母愛的光輝,希望能夠早日擁有愛情的結晶。
但是因為工作原因,他們二人很難有獨處的時間,所以王亞平每次看別人的孩子都會說“我們什麼時候能擁有自己的孩子?”
2009年時,夫妻兩個終於有時間相聚,但突如其來的選拔任務讓她不得不放棄“造人”計劃。
而她的丈夫趙鵬對此也十分支援妻子,他知道這一直以來都是妻子心中的夢想,現如今機會就在眼前,他不應該阻攔,而是做妻子堅實的後盾。
於是她在丈夫的支援下,成功當上了第二批宇航員,飛向太空完成了自己的“航天夢”,而在達成心願之後,便安心在家調養身體,積極備孕。
太空教師
很多人都以為2021年的那場太空教學是王亞平的第一場教學。
其實,王亞平真正的第一場太空教學的時間和她完成夢想的時間一致,也就是2013年飛天。
一場太空授課活動即將舉行,而演講者正是王亞平。
在萬眾矚目下,她的心情十分激動。
她明白這一任務的意義非同一般,這是我國載人飛船第一次向全世界進行的科普教育。
做圓周運動的小球,不會壞的水膜,飛速旋轉的陀螺在孩子們看來新奇無比的事件,在太空課堂上展示的一清二楚。
王亞平在太空,為全國6000多名師生進行了長達40分鐘的講課,不僅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國航天技術的成就和進步,更是向全世界展示了中華民族的自信。
這次的講解,讓人們領悟到了宇宙的奧秘,同時也在很多人心中種下了一顆夢的種子。
演講結束,王亞平從耳機裡聽著孩子們的歡呼,那一刻她覺得自己付出的努力與犧牲都是值得的。
而王亞平也在此直播之後,被人們稱為“中國首位太空教師。”
四項優待
2013年6月26日上午8時,“神舟十號”成功著陸圓滿成功。
這不僅象徵著我國航天探索的進步,也是王亞平展開新事業的起點。
終於,在她從太空迴歸的第三年,也就是2016年,已經36歲的王亞平為丈夫生下了一個可愛的女兒,取名趙芸熙。
與其他母親一樣,王亞平想把最好的全部給女兒。可惜,因為工作的特殊性無法使她經常陪在女兒身邊,她和女兒的相處時間寥寥無幾。
王亞平明白,自己的夢想讓她奔赴星辰大海,但家庭依然需要她,女兒的成長離不開母親的陪伴,可魚和熊掌不可兼得,有舍才有得。
王亞平為了追求自己的航天夢想,經常與女兒兩地分隔,也因此錯過了女兒很多重要的時刻,心繫家庭的擔憂時刻縈繞心頭。
值得慶幸的是,她把自己交給國家,為國家偉大的航天事業做貢獻;而國家也提供了一系列的優待政策,讓她再無後顧之憂。
首先是教育優待。
對家長來說,孩子的教育問題一直是重點關注的物件,王亞平也不例外。
學校,興趣班,是教育最熱門的話題。
不過,作為航天員的孩子,可以免去教育上的一切顧慮。
國家專門開設了航天幼兒園,專門為這些航天子女受教育提供便利。同時王亞平夫妻也是一名軍人,這也意味著他們的子女能夠受到更多的優待。
國家為軍人子女安排入學問題,同時還在義務教育階段保障軍人子女的學業水平。
更是在小升初,初升高等各個階段,軍人子女相比於其他人,享有優先錄取的待遇。
其次就是醫療優待。
根據我國政策規定,我國現役軍人的醫療優待有優惠醫療,免費醫療和醫療補助,而且最重要的是,軍人未滿18週歲的孩子所有的醫療費用全部由國家支付。
不僅如此,國家為了給軍人更好的保障,他們的子女在看病時還會有一條綠色通道。這樣不僅可以省去很多時間,也能大大減輕王亞平夫婦的擔憂,完全不需要擔心女兒的健康問題。
國家對王亞平夫婦的保障為他們的工作掃清了很多障礙,只有解決了他們的後顧之憂,才能讓他們為國家,為人民安心奉獻。
再接著就是探親政策。
像王亞平這樣的航天工作人員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單位度過。所以就會錯過很多與家人團聚的時間,包括很多節日和女兒的生日。
所以為了解決這一難題,國家規定,軍人未成年子女前來探親不僅有專車接送,而且前後的一切費用由國家負責。
部隊的統一接送,不僅保障了孩子們的安全,更解決了軍人與家屬不能相見的問題,也給了他們更多待在一起的時間。
這樣,他們工作也安心,孩子也可以放心學習,一切的後勤工作全由國家來保障。
最後就是安置優待。
不管是軍人還是航天員,最常面臨的一個問題就是工作調動,有時候甚至要跨越幾個城市才行。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他們的家屬也需要隨遷,那麼當地政府就會解決落戶的問題,也包括孩子的升學問題,都會一一解決。
這也意味著,如果王亞平的女兒想隨時來到媽媽的城市,那麼政府會立馬為她安排好一切。
總之,王亞平的付出也換來了高額的回報。為了事業和國家,她放棄了家庭,她用自己的成績換來了以上優待,免去了自己的後顧之憂。
不得不承認,王亞平是一位合格且優秀的飛行員,但她卻不能稱之為是一位好母親,儘管有探親優待,但是她還是缺席了女兒好多的成長過程。
還記得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號”著陸時,王亞平對女兒說的那句“摘星星的媽媽回來了”讓多少人為之動容。
她兌現了和女兒之間的承諾,將“星星”帶給了女兒,王亞平為了自己的航天夢,她付出了太多太多的心血。
現狀
2023年,5月特級航天員王亞評被評為“2023最美家庭”,獲得如此榮耀的王亞平離不開他們的支援。
她的丈夫為了成就王亞平的夢想,放下自己的夢想,挑起家庭的重擔,讓王亞平放心且大膽的去完她的夢想。
因為工作原因,王亞平沒有更多的時間和女兒團聚,但年幼的女兒十分懂事,在媽媽外出工作的時候,不哭不鬧,和爺爺奶奶安靜的待在一起。
她並沒有因為媽媽不在身邊而生氣,反而異常驕傲,因為她知道自己的媽媽是一個英雄。
面對王亞萍常年外出工作不著家的狀態,她的父母公婆也並沒有因此埋怨她,無條件的支援和照顧外孫女。
王亞平獲得此殊榮,能有今天的驕傲,除了自己的努力和組織的培養,還有她背後默默支援的家人。
同年7月,國際青年交流大會,作為青年聯合會副主席,王亞平出席開幕式並發表演講。
夢想是可以傳承的,她曾兩次太空授課之後,與青年學子結識,多年一別,當年的夢想早已開花結果,曾經的學生變為並肩作戰的戰友。
王亞平曾言,今後願意持續為青年傳播太空知識,她將會是讓青少年啟迪夢想的最大動力。
在她看來,青春是無限的希望,是美好的明天,青年們團結起來,攜手共同,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打造一個完美的家園。
用青春向世界證明,青年與時代緊密相連。
王亞平靠著自己的努力和對國家的信心,一步一步的完成了人生的蛻變,從那個農村的女孩兒變成萬人矚目的英雄。
相信在未來的王亞平,能創造出更多的精彩奇蹟。
正是因為有著和王亞平一樣的軍人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默默付出,才有國家的繁榮昌盛,才能讓人民幸福安康。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在負重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