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多年的發展,直播電商使用者規模達5億、市場規模近4萬億。按商務部的監測,活躍主播數達到三四百萬人。
而一個電商直播間,除了作為主角的主播之外,背後有許多看不到的“角色”——服務主播的人,製作產品的人;也有許多觸控不到的“鏈條”——工廠的生產鏈,物流的運輸鏈。
近日,實地走訪了廣州服裝產業帶,看到了一個個電商直播間背後隱形的“角色”和“鏈條”。
直播電商,究竟給他們帶來了什麼?
一
老服裝人的“線上檔口”
早上9點多,位於廣州沙河的服裝商圈——五號服裝小鎮,才剛剛開門營業。這個有五層樓、佔地面積約34畝的園區,外牆上寫著醒目的“網紅網批直播孵化基地”。
五號服裝小鎮四樓的一間鋪面裡,電商主播“木子電商達人”正在手機鏡頭面前講解身上的國風襯衫和馬面裙:“寶貝們,這是春款,超級好看,拍一號連結......”
粉絲看不到的是,直播間背後,一旁的助播雙手掛了好幾件衣服,右側則是盯著直播實時大屏的工作人員。在鏡頭後方,還坐著不停將衣服上架、下架的運營人員。
(“木子電商達人”的直播間)
如果不是大屏的實時直播資料,我們也看不到此時木子的直播間線上人員已經超過了1000人。開播不到半個小時,直播間的成交金額已經突破5萬元,累計訂單數超過了700單。
在這個幾十平方的直播間裡,螢幕內外連線的是粉絲與主播,也是消費者與產業帶商家。
“木子”本名李福佳,來自山東。她在快手上擁有60萬粉絲,被親切地稱為“佳姐”。由於長期直播,她的嗓子沙啞,講話時保持著直播的快節奏和亢奮。在她直播間購買衣服的多是老粉。直播間大屏資料顯示,粉絲復購率達到了95%。
2011年,李福佳投入服裝行業,做過批發、零售。拼搏打拼了8年後,她有了一個200平的大檔口。然而,2019年底,受疫情的影響,她的檔口生意幾乎停擺。
抱著試一試的想法,李福佳在廣州的服裝檔口架起支架、開啟攝像頭,開啟了直播。她沒想到,首場直播線上人數就超過了1000人,幫助她的服裝生意找到了“線上檔口”。
感受到直播帶來的巨大流量之後,她毅然決然投入直播電商,很快組建起直播團隊。如今,她的團隊已有20多人,包括助播、主播、中控、運營等直播崗位,以及短影片策劃、拍攝、剪輯和客服團隊等。
作為一名深耕多年的服裝人,李福佳認為,無論是做實體還是做直播,產品都是重中之重。而作為千年商都的廣州,一直都具有貨源多、物流快、供應鏈完善等諸多優勢,擁有大量的線下商家和源頭工廠,是服裝的重要產地。
在直播電商行業,多數主播並沒有直接接觸工廠,大多數產品是透過商家寄樣、團隊選品之後,才會到達主播的手上。
而李福佳除了擁有自己的直播團隊之外,還與多家服飾工廠建立緊密合作關係,實現了從設計到生產的快速響應和定製化服務。
“我們會自己開發新品,現在跟工廠合作,有三個大型的加工廠還有十幾個小型工廠。沙河的檔口,有三百個商戶都是我們的合作物件。”李福佳介紹了一個她深度合作的工廠,這個工廠有1000平,擁有100位工人。在這個工廠裡,從裁布、製衣再到質檢,均有明晰的崗位。
開啟直播、掛上連結,這就是一個“線上檔口”。這也是直播電商為廣州沙河服飾產業帶注入的新活力。
五號服裝小鎮的總裁許偉彬告訴新播場,五號服裝小鎮在2020年開業,當時的設想是依託沙河服裝批發市場做一個轉型升級的新興市場。經過三年的摸索後,2024年,他們計劃要在這裡做一個升級版的供應鏈,把實體和線上相結合。
如今,越來越多像李福佳這樣的服裝人積極擁抱直播電商,既找到了生意增量、幫助工廠開啟銷路,也讓更多產業帶的“源頭好貨”透過直播走向消費者。
二
從服裝,輻射更多產業
如果說李福佳是老服裝人抓住直播電商風口,從而開拓新的事業,另一位同樣位於廣州的電商主播羋姐,則是頭部主播帶動產業革新的範例。
她跟隨著直播電商的發展而成長,也看到品牌、商家、工廠乃至產業園區在直播電商浪潮下的升級與變化。
羋姐同樣是一名老服裝人,如今是擁有2000多萬粉絲的頭部電商主播。2012年,羋姐和丈夫來到了廣州做淘寶,做過零售,也做過批發。2017年,短影片的爆發,讓他們看到了新的機會。於是,他們開始做直播,並慢慢從最開始單一的服裝品類擴充到全品類,如今快手小店的訂單量超過了1.2億。
距離五號服裝小鎮36公里的羋星集團,則是羋姐的所在地。這是一個集工廠、辦公樓、直播間和倉庫等於一體的產業園區。
羋星集團董事長、也是羋姐丈夫的“羋姐夫”王陳介紹道:“我們這個廠房以前是一個工廠,在我們沒來之前荒廢了五年,但是透過我們的改造之後變成了一個產業園。在我們的影響下,對面的廠家也改成了一個產業園,圍繞著這個新興產業,這裡也是越來越向榮。”
走進羋星傳媒之後,上了二樓,這一整層主要是直播間和各類直播場景。兩邊是服裝、護膚品、日用品等不同品類的展示區,這些展區也會用作直播間背景。
四樓則是辦公區,這裡分為短影片事業部、視覺內容中心和直播事業部等多個部門。
穿過辦公區之後,我們還看到了一個大型倉庫,幾十個貨架上分門別類地放置著各類服裝,這裡有工人正在打包貼單,也有工人正在做發貨前的質檢。橙色的包裝盒上寫著“羋姐甄選”,服裝袋子上則印著羋姐的品牌“羋蕊”。
羋姐如今打造了自己的品牌,覆蓋的產品類目包括服裝、內衣、護膚品和洗護用品等。這些品類都是廣州的核心產業帶。
除了自有品牌之外,他們還與上千家品牌方達成了合作。羋星集團三樓是一個大型超市,裡面擺滿了羋姐直播間合作的各類品牌的產品。據瞭解,羋姐公司已經和1000家以上的品牌方達成合作,幫助眾多品牌找到了新增量。
王陳表示,年貨節給三隻松鼠帶來的GMV超六七百萬,給龍牡益生菌一年帶貨的GMV超一千萬。“我們的新渠道幫助了很多品牌方,我們在2023年和李寧、安踏訂單量超過100萬單。據我瞭解,100萬單可以幫助至少上千人就業。”
對於羋星集團接下來的佈局,王陳計劃圍繞幾個子公司和更多的產業去做賦能。
他們從廣州起家,正在慢慢從服裝輻射到全國各地的產業帶,比如去四川帶貨當地農產品、到全國有特色的產業帶建倉。
三
帶動GMV,帶來新職業
直播電商這股浪潮早已深入產業鏈,也深入各個品牌的銷售鏈路,帶動了GMV的高速增長,也帶來了眾多新增量、新模式甚至新職業。
“2016年如果算起步期,到2023年,短短六年時間(直播電商)做到3萬億到5萬億的GMV。”商務部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研究院院長李鳴濤認為,直播電商是增量市場,也是增量渠道。
在李鳴濤看來,直播電商的核心是從人找貨到貨找人基礎商業模式的迭代。“直播電商一定會成為將來數字化時代新流通、新供給、新消費非常重要的中間環節。有了這樣一個功能或者有了這樣一個定位,我們就能支援更多品牌更快成長,讓他們在短期內能夠成長為某一個細分領域的頭部品牌,我想這樣的機會是存在的。”
直播電商的快速發展,為電商行業帶來新增量,迭代了商業模式,賦能更多商家和品牌;同時,也讓傳統產業帶煥發新活力。
北京大學滙豐商學院副教授葉韋明在研究網際網路直播時發現,直播電商激活了整個產業鏈,把商品供應方、廠商、品牌、經銷商、原產地、中游的直播服務商、渠道平臺、電商平臺、內容平臺、社交平臺、主播等全部統合到一起。“所以我們才會說,幾百萬或者幾千萬的主播背後帶動的是幾億崗位的狀況。”
廣東省就業服務管理局汪萍華也指出:“直播帶貨創造了大量的就業崗位,為我省的城鎮新增就業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走訪過程中,新播場看到了許多鮮活的例子。李福佳合作工廠裡的工人吳姐,今年已經50多歲,這個年紀和條件在老家很難找到工作,往往只能選擇在家帶孩子。而她來到廣州之後,進廠從事服裝質檢工作,如今一年還能存近十萬塊。
而且,直播電商在發展中,還催生了眾多新職業。
王陳就表示,他們背後有很多以前沒有的新職業,有直播選品師、復購轉化師、直播氛圍師、店鋪運營師、品牌矩陣運維師、產品種草師、直播電商操盤手等30餘個工種。“特別是這兩年做的比較多一點是品控、法務,還有云倉、店鋪,接下來還會有更多的想法。”
(羋星集團董事長、也是羋姐丈夫的“羋姐夫”王陳)
這些看不見的“角色”和“鏈條”,讓直播電商加速與產業帶的深度結合。
無論是李福佳這樣深耕服飾、透過直播電商找到生意增量的中腰部主播,還是羋姐這樣自建供應鏈體系、幫助眾多傳統商家和品牌煥發新活力的頭部主播,他們的背後是一個又一個完整的產業帶,也是一個又一個具體的工作崗位。
正如李鳴濤院長所說:“電商不是虛擬經濟,我們的貨品都是實體經濟,我們服務的客戶、消費者也都是實實在在的人群,所以我們就是實體經濟的組成部分,我們認為將來電商的價值還是要紮根實體經濟、服務實體經濟,更好的促進它的數字化。”這對於直播電商而言,同樣如此。
作者 | 場妹
來源 | 新播場 關注直播、直播電商、短影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