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積電收入創新高,首次超過美國英特爾、韓國三星,登頂世界第一,成為全球最大的晶片半導體公司,這是臺灣經濟領域的又一個重大突破。由於1992年以來英特爾一直佔據第一,三星2017年擊敗英特爾登頂,晶片龍頭的再次易主,是不是意味著城頭變幻大王旗,又一個新時代即將開啟呢?
就像糧食之於農業社會,熱機電機之於工業社會,晶片無疑是現今及未來資訊社會的基石,越來越深入地和我們每個人都聯絡在一起,沒有它,我們就寸步難行,沒有它,整個社會就會崩潰,當然,印度洋的北哨兵島除外,那裡的土著仍處於與世完全隔絕的原始狀態。
這意味著什麼呢?誰擁有晶片,誰就是這個世界上最舉足輕重的力量。但可能很多人都意想不到的是,擁有這一至關重要力量的,竟然是臺灣的一家公司——臺積電。截至2023年上半年,臺積電生產了全球56.4%的半導體,最先進的晶片更是92%都是臺積電生產的。
最新的統計表明,2023年臺積電的營業收入達到了693億美元,一舉超過美國英特爾的542.3億美元,及韓國三星(晶片部門)的509.9億美元,成為全球最大的晶片公司,而美國英偉達可能會憑藉580億美元的收入(估計),成為第二大的公司。與此同時,英偉達和臺積電的市值分別達到了1.6萬億美元和6200億美元,成為半導體行業市值最高的兩家公司,而臺積電也是目前亞洲市值第一的公司。
根據半導體調研機構TechInsights上月公佈的資料,全球最大的25家半導體企業2023年總收入5168億美元,其中美國佔了一半13家,臺灣地區、日本及歐洲各3家,韓國兩家,中國大陸的中芯國際63億美元排名第24,比去年上升一位。而這其中絕大部分的企業,都需要臺積電來為他們生產晶片,你就知道臺積電有多強悍,多重要了。
那麼臺積電究竟是如何煉成的?它憑什麼發展成全球最大的半導體企業呢?
臺積電是晶片業的一朵奇葩,而且是你完全難以想象的奇葩,它是全球最大的晶片企業,但卻沒有一個晶片在賣出的時候,寫著這是臺積電的晶片,因為臺積電在晶片業的位置非常特殊,你看過那種計時的沙漏嗎?臺積電就卡在沙漏最細的那個地方,其他人也想卡在那兒,但只有臺積電有那個能力。
晶片我們都知道,手機、電腦、汽車、微波爐、洗衣機、熱水器……我們生活中的所有電器,幾乎都需要晶片才能運轉,手機、汽車等複雜精密的器件裝置,更是需要上百顆晶片,所以你知道地球上有多少晶片嗎?光刻機龍頭ASML的網站上說,2021年全球生產了1.15萬億顆晶片,而這其中一半多,以及最高階的晶片,都是臺積電製造出來的,你是不是覺得太恐怖了?
當然,另一個卡在那兒的就是ASML,因為世界上90%的光刻機是ASML生產的,最高階的機型更是100%,最恐怖的是,ASML已經一騎絕塵,沒有任何競爭對手有能力再跟進了,所以ASML更是近100%卡在那兒。臺積電和ASML,就是卡住全球經濟命脈的兩隻手,而美國,就是這兩隻手後面的臂膀,因為光刻機最關鍵的技術都掌握在美國手裡,而最先進晶片的應用,也大多數來自美國公司。
如果說光刻機是地球上最先進技術的結晶,ASML形成壟斷情有可原的話,臺積電本質上只是代工服務,會形成如此巨大規模的市場地位,就確實有些令人難以理解了。但正如ASML壟斷光刻機硬體的尖端技術一樣,臺積電壟斷的是另一種技術,操作使用光刻機的技術,使用同樣的光刻機,它可以比別人發揮更大的效率,獲取更大的收益,也就是說同樣一把鋤頭,有的人只能用來種地,臺積電卻可以用它來掘金,這就是臺積電成長為全球第一的真正原因。
很多人可能都知道,全球半導體企業大致分為三類,第一類叫整合元件製造商(IDM),可以自己研發、設計、製造和測試封裝晶片,擁有全面的晶片製造能力,最典型的就是英特爾,研發生產一條龍,三星、SK海力士、美光也是這類企業。
第二類叫無廠供應商,它們只研發、設計晶片,生產則交給晶圓代工來完成,正在崛起的英偉達,老牌企業高通、博通、聯發科,還有蘋果、IBM,以及去年人工智慧興起後,特斯拉、Meta、OpenAI等巨頭都開始自研晶片了。
第三類就是臺積電這樣的晶圓代工了,專一負責晶片的生產。你看,第二類無廠供應商的陣容如此龐大,他們是必須要代工的,這就是晶圓代工的最大基礎,而即使是第一類的整合商,很多時候也會把製造交給代工,這是因為臺積電的加工技術和成本優勢,並不是你買到了最先進的光刻機,你就理所當然可以製造出最先進的晶片。
事實上臺積電、英特爾和三星都購買了ASML最先進的光刻機,但臺積電就是可以製造領先他們一代的晶片,良品率也比他們高,從而獲得巨大的成本和先發優勢,導致一些大廠商都乾脆放棄了製造這一塊,比如格芯公司,聯電也放棄了先進製程,因為光刻機太貴了,建一座廠動輒幾百億美元,除了這幾家外幾乎都無力再參與了,這就讓臺積電的壟斷優勢越來越突出。
但我們還沒有談到最根本的,臺積電並不是一開始就如此強大的,它是如何擊敗競爭對手,獲得如此恐怖地位的呢?綜合一些專家的分析和看法,我覺得最關鍵的就是,專注代工,把代工技術做到極致,大打價格戰,讓對手無路可走!
提起代工,你首先想到的肯定是富士康,和臺積電一樣,我覺得他們都是專注於代工,把技術做到極致的典範,不過富士康是管理技術,把人海戰術發揮到極致,臺積電是操作技術,把機器潛力發揮到極致,從而用最低的成本把產品做到最好,碾壓競爭對手,贏得大客戶的合同。
我看到一篇比較臺積電和兩家主要代工競爭對手,聯電和中芯國際的文章,由於領先的先進製程技術,臺積電產品結構高階,議價能力強,毛利率高出二三十個百分點,然後資本開支遙遙領先,裝置折舊激進,別人要用5-7年,他們只用5年,經營現金流又遠超淨利潤,從而形成了正向迴圈,不斷擴大產能優勢,拉大領先距離,導致晶圓代工第二的企業連10%的份額都達不到,可以說是徹底的碾壓,連代工都能形成壟斷,這完全超出了人類的認知範圍。
另一個超出認知範圍的就是,一般人都認為代工利潤微薄,想象中臺積電可能賺不到什麼錢,但我剛才就已經說了,臺積電由於把代工技術做到極致,它的利潤率實際非常高,所以能常年保持充裕的現金流,投入更多的研發,折舊也能夠做到更激進。如果你還沒有什麼概念的話,那麼這次臺積電營收超過英特爾和三星,首次登頂全球半導體企業第一,它的營業利潤也高達81.6 億美元,英特爾只有25.9億美元,三星則虧損18.6億美元(來自臺灣分析師Dan Nystedt,如圖),看看圖中的曲線,臺積電是不是一如既往地穩健?
那麼臺積電是會穩坐全球半導體頭把交椅,還是曇花一現呢?不幸的是,答案很可能是後者,看了我前面說的,你甚至不用動腦筋都可以發現,藉助去年人工智慧的爆發,英偉達現在是突飛猛進,位列第二,離臺積電僅差100億美元,超過臺積電幾無懸念。
但英偉達也需要臺積電代工,所以臺積電現在真的是到處逢源,八面玲瓏,未來不管怎樣,可能都會憑藉卡住“沙漏”中間最細部分的優勢,和ASML一起,在半導體行業中佔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可能在很多人印象中,本來應該是他們為別人打工,尤其是臺積電,但憑藉獨一無二的的技術優勢,未來他們很可能會重新改寫“打工”的定義,你覺得有這個可能嗎?
一家之言,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