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不要給我推薦可能認識的人了”話題登上微博熱搜,各大社交APP的熟人推薦機制也被推上了風口浪尖。不少網友吐槽感到被冒犯,“是的,你推送的人我認識,但你猜猜我們為什麼不是好友?”
南都大資料研究院測評發現,當前基於通訊錄等個人資訊向用戶推送“你可能認識的人”已經成為不少社交APP的標配,個別平臺還會透過演算法向用戶推送關注資訊、關聯好友感興趣的內容。然而,部分APP的關閉推薦功能卻形同虛設。
有專家建議,在呼籲APP改善使用者體驗的同時,要更多地關注熟人推薦功能背後的使用者資訊收集問題,確保網路經營者做到合法、正當、必要以及誠信。
APP熱衷推薦“你可能認識的人”
網友吐槽“被裸奔”上網
南都記者體驗發現,透過演算法匹配向用戶推送熟人的玩法已經在不少社交平臺蔓延開來。例如,小紅書除了在APP的訊息欄、粉絲列表等板塊中展示“你可能認識的人”賬號外,還會時不時透過彈窗訊息通知的方式進行強提示。還有部分平臺會向用戶推送“可能想認識的人”“可能是你朋友”賬號。
*圖為小紅書等社交APP的推薦頁面截圖
儘管平臺進行熟人推薦目的是增加使用者黏性、擴大使用者的社交圈子,這種玩法卻給不少使用者帶來了困擾。根據吐槽使用者的描述,家人,現同事、同學,或者前同事、老同學,甚至已經拉黑許久的前任,或者剛剛認識才加上聯絡方式的新朋友都會出現在“你可能認識的人”的推薦列表中。“不知道被推過來的是誰,但順著這個賬號找到了我媽媽、小姨、弟弟的小紅書賬號”,有受訪者告訴記者,感覺在該機制下已經沒有隱私可言了,擔憂自己的賬號也被推薦給了熟人,遭平臺強制“裸奔”上網。
而這位受訪者的擔憂不無道理。近日,就有網友分享了自己的親身經歷,稱自己的某社交賬號被平臺透過“你可能認識的人”推送給了前同事,對方後來還經常關注自己發在該平臺的生活動態,“前段時間有個前同事突然找我聊天,說羨慕我整天遊山玩水、過得很滋潤,我瞬間一愣,因為自己的旅程記錄只分享在某APP上,但從未將賬號告訴過其他人。追問才知道,他是透過APP推送的‘你可能認識的人’認出了我”。
只想在網上安靜衝浪,卻被APP自作主張推薦給現實生活中的熟人,這讓不少網友大呼崩潰,“不想被認識的人刷到,成年人就不能有點發瘋的空間嗎?”“我們只是互相添加了微信,但這並不意味著要在所有APP上都當好友”“陌生社交平臺有陌生的社交原則,給使用者留點隱私空間吧”。
此外,除了推薦“你可能認識的人”外,個別平臺還會向用戶推送互關好友關注的的博主以及感興趣的博文內容。例如,在微博首頁的關注流就會頻繁出現“xx與xx關注了”“xx點讚了”“關注xx的人也關注了xxx”等內容,讓人不勝其煩,“我的首頁已經刷不到自己關注的博主發的新博文了,全是這類推送”。
收集通訊錄等個人資訊
關閉推薦功能不奏效
社交APP是如何精準推送“你可能認識的人”的?
有業內人士表示,社交APP熟人推薦功能主要基於通訊錄訪問、使用者互動行為、第三方賬號繫結以及知識圖譜補全技術,簡單說就是收集使用者資訊進行畫像,然後根據使用者畫像作朋友推薦。他進一步舉例稱,如果使用者授權了訪問通訊錄,平臺就會將讀取到的資訊與其他使用者進行匹配,並將匹配成功的使用者展示在“你可能認識的人”列表中,“你綁定了微信、QQ、微博等第三方賬號的話,平臺也有可以透過這些賬號獲取更多的使用者關係資訊”。
中國網際網路協會法工委副秘書長鬍鋼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更是指出,使用者使用的終端裝置、網路、通訊號碼,都具有唯一識別碼,都可以被網路經營者用於精準畫像,“比如你和他人經常共同使用同一WiFi,就極有可能被判定互相認識。”
上海申倫律師事務所律師夏海龍告訴南都記者,從實現原理來看,熟人推薦功能屬於演算法推薦、個性化推薦的範疇。而據《網際網路資訊服務演算法推薦管理規定》,演算法推薦服務提供者應當向用戶提供不針對其個人特徵的選項,或者向用戶提供便捷的關閉演算法推薦服務的選項。使用者選擇關閉演算法推薦服務的,演算法推薦服務提供者應當立即停止提供相關服務。
*小紅書APP隱私設定頁面截圖
南都記者梳理發現,絕大多數APP都設有關閉熟人推薦服務的功能選項,但通常都是預設使用者接受推薦的。例如,小紅書APP的使用者若希望平臺停止熟人推薦服務,則需在隱私設定中將“找到我的方式”手動設為“不把我推薦給可能認識的人”,並開啟“不給我推薦可能認識的人”按鈕。
值得注意的是,有不少使用者反饋稱,社交平臺所提供的關閉選項並沒有起到實際效果,“我在小紅書明明設定了不推薦,但仍時不時有現實生活中的好友來問我,APP彈窗推送的賬號是不是我的,甚至多次把我推給同一個朋友!”
背後的使用者隱私問題受關注
有社交APP被告上法庭
隨著各大APP熟人推薦功能愈發精準,其給使用者所帶來的社交壓力也越來越大。為了儘可能降低被熟人認出來的風險,不少網友選擇了銷號重新註冊新賬號,甚至解除安裝APP並寄希望於找到下一個可以完全不用擔心被認出來的社交平臺。
此外,熟人推薦背後的使用者隱私問題也受到熱議。夏海龍表示,演算法推薦收集到使用者的個人資訊和行為資料,如果被不當使用,或會導致使用者的隱私被洩露。還有專家指出,相較於討論是否該向使用者推薦熟人,更有價值的是討論網路經營者有沒有必要收集如此多的使用者資訊,以及是否做到了合法、正當、必要和誠信。
南都記者檢索發現,此前就曾有使用者因“可能認識的人”功能,以侵害其個人資訊權益和隱私權為由將一APP告上了法庭。
據媒體報道的細節,該使用者聲稱自己在手機通訊錄除本人外沒有其他聯絡人的情況下注冊登入某短影片APP,仍有大量好友被推薦為“可能認識的人”,認為APP非法獲取、知悉、儲存、利用其姓名、手機號碼、社交關係、地理位置、手機通訊錄等個人資訊和隱私。而APP所屬公司則辯稱,其未收集該使用者的通訊錄資訊,而是基於平臺其他使用者授權訪問的通訊錄中有其姓名和手機號碼,向該使用者推薦了“可能認識的人”,也並未掌握和使用其社交關係。
該案一審判決認定該短影片APP透過使用者手機號向其推薦了“可能認識的人”,並收集其地理位置、社交資訊等行為侵犯了個人資訊權益,但因上述資訊不具私密性,APP推薦有限的“可能認識的人”,不構成對使用者生活安寧的侵擾,故不存在侵害隱私權的行為。
出品:南都大資料研究院
網路內容生態治理研究中心
採寫:羅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