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小豬司機,進入“從湯水裡撈肉渣”的時代。
@網車觀察 原創
作者丨宜新 編輯丨熊曉宇
近日,有深圳的網約車司機發現,花小豬一天可以取消900多單,並且還不會被平臺判定責任。
司機給出的影片顯示,該司機後臺選擇取消訂單後,APP顯示當天取消次數還剩994次,點選確認取消訂單後,司機又接到一個訂單並選擇取消,後臺顯示當天取消次數還有992次。
一天的時間有近千次的訂單取消機會,幾乎算是給旗下司機發了一塊“取消訂單”的免死金牌。發現這一情況之後,有司機表示自己現在用花小豬平臺專接大單,價格低的單子直接取消,接駕距離遠一點的單子也直接取消,總之就是看著不順眼的單子就直接取消,毫無心理負擔。
雖然根據測試,並非每位花小豬司機都有這樣“無痛拒載”的特權,依然有部分司機取消訂單就會被判有責,但有司機表示,在花小豬平臺上取消訂單依然比在其他平臺寬鬆的多——“你申訴選訂單目的地不順路,基本都過。”
可以預想到的是,本來就以“打車慢、打車難”出名的花小豬,今後乘客在該平臺打車將會更艱難。
之前網車觀察釋出的文章《用花小豬打車必遲到?!為何花小豬打車慢半拍?》就曾討論過花小豬打車慢的問題,原因在於花小豬以“一口價”的低價營銷策略出名,稽核寬鬆,司機素質良莠不齊,訂單合規率長期墊底,司機收入長期得不到提高,於是用“取消訂單”和“接單不接駕”的方式發洩情緒,薅平臺羊毛。
花小豬從誕生伊始,就透過一口價等低價策略擊穿了出行市場低價心智,雖然搶佔了相當一部分出行市場份額,卻導致司機越來越多流向其他平臺。還留在花小豬平臺的司機大部分也都是多平臺接單,更願意優先承接其他運價較高的網約車平臺訂單。
運力是衡量一個網約車平臺的重要指標,換句話說,網約車司機是網約車平臺的核心資產之一。在價格戰的行業競爭背景下,平臺想留住司機安穩跑車,就不得不從加大補貼和降低規則門檻上下功夫。
而不捨得放棄“低價”心智的花小豬選擇在訂單取消限制層面上作出讓步,給予司機更大的訂單選擇空間,但這是以犧牲乘客體驗作為代價的。
從乘客端的反饋來看,如今花小豬打車比過去更慢、更難了,高峰期打車被連續取消3-4次都已經不足為奇了,若是遇上雨雪天氣,乘客就更難在花小豬平臺上打車了,就算不怎麼趕時間,到最後乘客也會選擇改換其他平臺打車。
小紅書上,有使用者直接將花小豬稱為“騙子豬”,並直呼“花小豬打車,為什麼這麼霸道?司機可以無故取消訂單,沒有任何提示、沒有任何懲罰,客服回覆一句抱歉就完了,讓我繼續打車,大雪天的,半天沒有一輛車響應,好不容易有接單的,過了時間還不到,一看手機,發現司機取消了,沒有提示的!”
花小豬挽回司機是為了有更多運力承接使用者出行需求,但使用者體驗方面的糟糕表現又造成了使用者流失,使用者流失後訂單量的驟降同樣會造成司機的流失,花小豬無論向哪邊轉彎都是一個惡性迴圈。
天平兩端一頭是司機,一頭是乘客,任何一顆不起眼的砝碼都有可能造成天平的失衡,花小豬在這場三方博弈中已經到了搖搖欲墜的邊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