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申明,本人不是為了流量就天天說電商的不是。我只是想讓更多的人知道電商對社會經濟發展的危害,以喚起更多的覺醒,能夠讓上層得以重視,並管控電商的發展)
【前言】
早在十年前,我就說過:電商是“涸澤而漁”自殺式經濟、是“拆東牆補西牆”內耗式經濟、是“資本壟斷”式經濟。當時很多人不相信,現在鐵的事實擺在面前,證明我的判斷是正確的。並不是我有先見之明,任何人只要稍微細想一下就能得出這個結論。
“工作不好找了、創業失敗了、收入下降了、房子不好賣了、婚不結了、孩子也不生了……”等等,這就是後果。造成此後果根本原因是經濟秩序混亂,而造成經濟秩序混亂的結症是電商野蠻無序的發展。
某雲先生曾說:十年之後房價如蔥。這句話並不是他是的預判,而是他必知電商帶來的後果,這是他為事後激流勇退而向民眾打的“預防針”。大家試想一下:電商模式下,老百姓除了網路買東西便宜便捷些,可對於老百姓的就業、創業有幫助嗎?肯定沒有,電商反而打擊了老百姓的就業和創業。電商的野蠻無序發展造成老百姓低收入甚至失業,你讓老百姓如何買房?如何還房貸?
【正文】
電商造成經濟秩序的混亂,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低價傾銷問題。
低價傾銷是電商最核心的運作方式,也是不正競爭方式。為什麼要低價傾銷?因為電商們低價傾銷可以獲得更多的流量,流量即銷量。
但低價傾銷的危害是很嚴重的。低價傾銷→各行各業低利化→內卷→老百姓低收入→低消費→低品質生活→低慾望→躺平。惡性迴圈!
可以說低價傾銷只對老百姓消費有利,但對生產廠家生產和銷售不利,對老百姓的收入和創業不利。
二、電商消除了必要的商品流通環節。
商品是需要流通的,因為商品流通之處也是區域經濟發展之處,更是老百姓商品價值分配之處。老百姓積極參與商品流通環節,並且提供相應的服務和勞動,老百姓才能獲得由商品流通產生的價值分配。
如果商品不流通,那是計劃經濟,商品就不能在市場經濟中發揮出經濟價值。合理的商品流通環節能夠使商品帶來經濟附加值,這些經濟附加值正是當地經濟活躍和增長的必須條件。
所以,我常說傳統的經濟模式是合理的、科學的,是老百姓千百年總結的智慧結晶。在我國地域遼闊,人口眾多,每個行政區域都生活著大量的人口,如何搞好當地經濟?只有透過商品流通到這些行政區域才能顧“產→銷→需”三者利益:
工廠A(生產養活工人)→省代B(帶動省會經濟)→批發商C(帶動市縣經濟)→零售店D(帶動鄉鎮街道社群經濟)→消費者E(又是以上環節的勞動者)。這樣就實現了經濟的良性迴圈。
可電商模式下,將BCD環節除消了,消費者就成了低收入或無收入的消費。這樣的經濟能長久嗎?
三、電商模式下必然會造成資本壟斷。
電商模式下造成資本壟斷有兩種情況:
1、大電商的資本壟斷。因為電商模式運作是比價原則和流量置頂原則。比價原則是誰的商品價格低、促銷優惠多,那麼你的銷量就高。流量置頂原則是誰向電商平臺上交流量費越多,那麼你的銷量就高。兩者共同點是:大電商有雄厚的資金做後盾,然後取得壟斷同類商品的目的。如:小丫哥、V婭、某佳琦等直播電商也是屬於這類。
2、電商平臺的資本壟斷。
其實,電商模式的推動者就是電商平臺,電商平臺是電商模式的最後大“boss”,也是這場“資本遊戲”的操控者。
電商平臺能夠在短短二十年賺取天量資本,富可敵國。實質上就是電商平臺取代商品流通屬性,迫使商品流通環節上大量的實體店由線下轉為線上成為電商,從而收取高額流量費。無數電商們只有向電商平臺購買流量費進行銷售,不交流量費就無流量,無流量即無銷量。
這本質上就是壟斷市場經濟行為。壟斷市場行為即是資本壟斷。
四、電商“僅退款”條款破壞了商業誠信和秩序。
電商的“僅退款”條款採取的是無限滿足消費者,並對商品質量問題暴力退款的條款。實質上是電商低價競爭嚴重內卷和網購產品質量堪憂的情況下,為爭奪消費者而採取的無奈之舉。
“僅退款”條款採取的手段是暴力的、無條件的,也可以說是“一刀切”的。不僅讓實體店經營更為艱難,還讓電商與消費者之間誠信受到嚴重踐踏,商業秩序嚴重受損,同時又讓相關的法律法規毫無意義,質量監管部門形同虛設。
【結語】
最後,想必大家知道了導致經濟下滑的根本原因了吧。雖然說疫情和國際經濟形勢是外因,但電商模式造成市場經濟秩序混亂是妥妥的內因,這一點毋庸置疑。
因此,只有管控好電商的低價傾銷問題,杜絕電商的假冒偽劣商品的銷售,約束電商平臺資本壟斷行為,防止電商平臺天量資產轉移海外,讓電商平臺以真正的高科技企業身份從事研究科研專案,而不是以銷售服務企業身體出現在世人面前。這樣才能推動經濟的正常發展,保證實體經濟正常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