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了背井離鄉。
老人到了一定的年紀,也會隨遷,去子女生活的城市。
很多人,舉家搬遷,然後把老家的一切都處理了,不留痕跡。
也有一些人,不管走多遠,仍舊在老家有房子,就算鎖起來,也要修建好。
也許我們會認為,老家的房子鎖起來,沒有什麼用,也是愛面子罷了。
俗話說:“哪裡的黃土不埋人?”
天下到處是泥巴,但是故鄉的泥巴和異鄉的泥巴,還真的不一樣。要不然,也就沒有“水土不服”這一說法了。
時光荏苒,我們都七老八十了,再去看老家建房這件事,就明白了,房子的作用很大。
01
老家,是子孫的根。
小說家曹雪芹,小時候住在南京,祖父、父親都做官。
後來家道中落,南京待不下去了,就去了北京。因為北京崇文門外蒜市口老宅房屋十七間半。
祖輩預留的房子,是關鍵時候,就是子孫的退路。
再看清朝的曾國藩,不僅弟弟在老家修建了新房子,他和夫人商議後,也回家另外修建一棟房子。
夫人和兒子曾紀澤親自挑選地段,不僅建立了房子,還有莊園。
曾國藩要求,按照侯府的規格,建立富厚堂,其構想是“房宇不肖華美,卻須多種竹柏,多留菜園”。
雖然富厚堂,曾國藩一輩子都沒有住,但是到今天還在,子子孫孫走再遠,都會到這裡尋根。
在老屋裡的東西,見證了家庭的輝煌。更重要的是,萬一有兵荒馬亂,在外頭待不下去了,還有一個地方可以容身。
從這些年看,很多中年人,也不會到老家長住了,但是清明節會去掃墓,也會開啟老屋的門,拿鋤頭鐮刀。
有了老屋,也就有了落腳的地方,能做一頓飯,休息一陣子。
若是沒有老屋,也沒有祖墳,那老家就徹底放棄了,子孫也不知道,從哪裡來的,遇到人生最低谷,不知道要歸哪裡去。
老屋是老家最好的見證,若是沒有老屋,可能到處是一片茅草,生活的痕跡也不見蹤跡了。
02
房子,是晚年的福氣。
唐朝詩人賀知章,做官幾十年,但是他老了,仍舊堅持回到老家去。
我們熟悉他寫的“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也就是他回老家的真實狀況。
其實,這句詩還有接續,那就是——“惟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
人老了,看看門口的湖水,柳樹在風裡搖曳,那就很幸福了。
若是沒有老屋,應該是沒有看湖水的心情。
明朝功臣劉伯溫,看到天下太平後,就告老還鄉,因為青田還有他的一畝三分地。
詩曰:“買條黃牛學種田,借間茅屋傍林泉。”
一把年紀了,還能種地,在草屋裡休息,聽一聽流水的聲音,這是何其快樂?
當然,人老了,回老家不僅僅感受詩情畫意,還有可能是因為大家庭的緣故。
我的三舅舅,長期在鄉鎮工作,也在縣城買了房子。
後來,子女都結婚了,三舅舅的房子被兒子佔有了,做了婚房。
當三舅舅退休後,和兒子兒媳一個屋簷下,住了幾個月,矛盾馬上就來了。
兒媳認為,家裡人多,開銷大,也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三舅舅果斷回老家居住了,有瓦房,還有兩畝果樹,自己有退休金,也樂逍遙。
是的,人老了,不要看子女的臉色,就要預留真正屬於自己的房子。
我們沒有大本事,不能在大城市買養老房,那麼老家的房子,就是首選。也許老家條件不太好,但是周圍的人,都鄉里鄉親,也熟悉了,能互相照顧。
風景都很熟悉,日子就過得親切了。
人老了,最難是“色難”,這個問題不要坐等子女處理,要老人自己找方法,去老家,和子女保持距離,未嘗不可。
03
房子,是家庭的風水。
我們看過很多家訓,無一例外,都寫了和房子有關的句子。
《朱子家訓》裡說:“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外整潔;既昏便息,關鎖門戶,必親自檢點。”
家訓的來源,多半是大家族的人,聚集在老屋裡,一起總結出來的。
很多大家族,在逢年過節會聚會,也是老屋裡。從而家風就一代一代往下傳。
在城裡的樓房和酒店裡,是總結不出什麼好家訓的。大家在酒店,吃吃喝喝,常常忘了正事。
明朝的思想家袁了凡,和老家的鄉親交往很深,寫《了凡四訓》的時候提及了52個當時有名姓的人物,家鄉的人就有十幾二十個。
後人評價《了凡四訓》:“用身邊事來教育身邊人”。
老屋裡有老物件,老思想,可以教育晚輩。一些不聽話的孩子,在祭拜祖先的時候,會覺得羞愧。
按照迷信的說法,一個年輕人走大運,就是“祖上冒煙”。也牽扯到了老屋的地理環境,還有家族的教育等。
當我們知道,自己來源於某個大家族,祖屋在哪裡,也能約束自己,不要給祖先蒙羞。
04
老家,不僅僅是體現在戶籍本上的籍貫上,更要有實物見證,有條件的話,還得去看看。
一個小院,一棟老屋,幾畝土地,不一定很大很奢華,但是可以讓靈魂有地方棲息。
在此也不建議大家耗費大量的金錢去打造洋樓,四合院等,只是簡單地修繕老屋,常常去老家去整理屋前屋後的環境,總是有必要的。
無論走多遠,無論在何方,當我們老了,在老家看看夕陽,聽一聽晚風,生活更有滋味。
一代一代的人走了,但是一代又一代的人來了,人是短暫的,家是永恆的。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於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