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6年,為了爭奪德意志地區的領導權,普魯士和奧地利爆發戰爭。
奧地利並不弱,但普魯士實力更強,最終贏得了勝利。
普奧戰爭後,北德意志形成了一個以普魯士為核心的邦聯。
雖然南方的巴伐利亞等邦這時候沒有加入北方邦聯,但它們與普魯士眉來眼去,經濟聯絡非常緊密。
原本四分五裂的德意志,即將走向統一,有兩個國家最慌。
一個是奧地利。
隨著普魯士強勢崛起,奧地利不僅痛失德意志盟主寶座,還被擠出了德意志圈子。只能與匈牙利改組為奧匈帝國。
另一個是法國。
1850年代,拿破崙三世靠著一手縱橫捭闔,打破了維也納體系對法國的桎梏。
但舊體系漸漸瓦解的同時,新體系沒建立起來。
而同一時間,俾斯麥被任命為普魯士首相。
這位“鐵血宰相”,外交功力更深。
普奧戰爭前,為了讓法國保持中立,俾斯麥拋給拿破崙三世一個誘餌:如果法國在戰爭期間保持中立,那麼戰後,法國將會獲得盧森堡和萊茵河西岸的德意志領地。
為什麼說這是一個誘餌呢?
因為俾斯麥與拿破崙三世會晤時,只說不反對法國擴張領土,但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並沒有答應這個條件。
拿破崙三世錯估局勢,認為奧地利必勝,於是做出中立承諾,放任普奧開戰。
結果普魯士不僅打贏了,還說法國吞併萊茵河區是“無理要求”,斷然拒絕。導致法國顏面掃地。
事後,俾斯麥繼續出招,大肆宣傳法國的領土野心,引起巴伐利亞國王及南德諸邦的極大恐慌,趁機與南德意志聯邦簽訂攻守同盟條約。
拿破崙三世被戲耍,很生氣,決心聯合其他大國威懾普魯士。
但俾斯麥以協助取消《黑海中立條款》為籌碼,成功拉攏沙俄,導致奧匈帝國腹背受敵,不敢輕舉妄動。
於此同時,英國不願看到法國一家獨大,也表示繼續實行光榮孤立政策,不干涉歐洲大陸的戰爭。
至於丹麥等國,實力上不了檯面,想露臉也沒機會。
一時間,法國處處碰壁,在外交上陷入孤立。
我們知道,拿破崙三世精於內政、外交,不擅長帶兵打仗。
在他的治理下,法國完成工業革命,經濟僅次於英國。
軍隊久經戰陣且裝備精良,強於俄、奧。
但這都只是紙面實力,拿三自己也知道,雖然自從登基以來,法國在歐洲打遍天下無敵手。
然而拳打沙俄,法國是英國聯合才做到的。
腳踢奧地利,法國也聯合了撒丁王國。
沒有盟友協助,法軍連墨西哥都不搞定。
所以儘管被忽悠了,拿破崙三世能做的,也只能是保持克制。
他很清楚自己有幾斤幾兩,自己根本輸不起。
但是,拿三這人有個特點,就是怕老婆。
而當時的法國皇后歐仁妮,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干政。
看到普魯士就要統一德國,她比拿破崙三世還著急,便拉著一幫大臣,整天在拿破崙三世耳邊嘰嘰喳喳,給他灌輸開戰的觀念。
同時,法國民眾對普魯士的崛起也非常不滿。
久而久之,是否開戰,就不是拿破崙三世自己能做主的了。
普魯士蓄謀一戰,法國也有意迎戰,可謂是雙向奔赴,這時候就差一個契機,來成就兩家的訴求。
沒多久,開戰的契機從天而降。
1868年,西班牙女王伊莎貝拉二世因為私生活放蕩被推翻,致使王位虛懸。
為了尋找繼承者,西班牙內閣會議向歐洲各國王室公開招聘。
普魯士方面,趁機推薦了霍亨索倫家族的利奧波德親王。
利奧波德親王是威廉一世的表親,如果讓他入主西班牙,法國勢必會兩面受敵。
1870年6月底,候選人名單洩露,拿破崙三世看到後,當即就炸了,繼而派法國駐普魯士大使貝內德狄面見威廉一世,要求利奧波德放棄繼承權。
由於利奧波德只是候選人之一,當時也並沒有證據表明他一定能當選。
本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威廉一世便口頭答應。
第二天,俾斯麥得知訊息,認為普魯士向法國認慫,是普魯士的恥辱,遂以辭職為威脅,迫使威廉一世收回決定。
又過了一天,得知利奧波德親王放棄繼承權後,拿破崙三世還是不放心,做出了一個智商掉線的決定。
他讓貝內德狄再見一次威廉一世,要求威廉一世做出承諾:霍亨索倫家族的人,永遠不能染指西班牙王位。
這就很過分了。不出意外,威廉一世非常生氣,斷然拒絕,雙方不歡而散。
7月13日,利奧波德以書面形式宣佈放棄西班牙王位繼承權。
由於之前已經當面說過,所以威廉一世認為沒有必要再談,就派了副官拉齊維烏親王去通知法國大使館。
同時,威廉一世還讓工作人員把他與貝內德狄的對話發給俾斯麥。並讓俾斯麥決定是否將談話內容通知給媒體。
當天傍晚,俾斯麥正在舉行家宴。
接到急電,俾斯麥問身邊的戰爭部長羅恩和參謀總長老毛奇:你們對與法國開戰,是否全勝的把握?
在老毛奇做出肯定答覆後,俾斯麥拿起筆來,修改電文。
他刪去電文中"還可在柏林從長計議"一句。
在結尾部分加上了這樣的刺激法國的話:“國王陛下以後拒絕接見法國大使,並命令附屬官轉告法國大使,陛下再也沒有什麼好談的了。”
“附屬官”在法文中是低階士官,俾斯麥故意這麼說,就是要挑起法國人的憤慨。
這封添油加醋的“埃姆斯密電”,發出的日期正好是7月14日。
法國人正在慶祝國慶節呢,突然遭到羞辱,立時被激怒了。
人們湧上街頭,高呼著:“宣戰!打到柏林去,幹掉普魯士!”
媒體也是添油加醋。
在這種情況下,國會被震山響的口號淹沒,喪失理智,要求開戰。
1870年7月19日,拿破崙三世迫於壓力,首先向普魯士宣戰,戰爭就這樣爆發了。
法國主動宣戰,俾斯麥樂開了花。
雖然法國很強,但普魯士更強。
早先透過普丹、普奧兩場戰爭,普魯士獲得了大量人口和土地,煤炭、鋼鐵產量都已經超過法國。
經濟發展的同時,北德意志的鐵路、公路等交通網路也趨於完善。
得益於發達的交通網路和經濟,普魯士軍隊後勤補給充足,快速調兵、調派物資成為可能。
並且,普魯士經過60年代的軍事改革後,擁有當時歐洲大陸最強大的陸軍和最優秀的軍官團隊,新式後膛槍炮也廣泛裝備部隊。
更重要的是,普魯士對戰爭蓄謀已久,早就做好了充足準備。
早在1867年,普魯士總參謀部就擬定好了作戰計劃,並在接下來的三年裡,進行了反覆修改和演練。
總方針就是一句話:打到巴黎,儘可能的在戰場上法國有生力量。
具體計劃是這樣的。
德意志與法國在萊茵河一線有一個突出部,老毛奇推演算法軍將會以這個突出部向德意志發起進攻。
因此,他將戰役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普軍首先以鐵路向萊茵河快速運送三個軍團,合計32萬人。三個兵團分別在維特里赫一線,洪堡和諾伊基辛一線,以及蘭道和拉斯塔特之間駐防。
威廉二世親率6萬預備隊,駐紮在美因茨;
另外,總參謀部還留下9.5萬人,用來防禦丹麥和奧匈帝國。
第二階段,普軍頂住法軍的攻勢後,迅速由守轉攻。
由於梅斯和斯特拉斯堡中間有一座孚日山脈,法軍只能分別在浮日山脈西北方向的洛林和東南方向的阿爾薩斯集結。
因此,普軍只要判明法軍的進攻方向和兵力後,就可以集中優勢兵力,對分成兩部的法軍分而擊之,然後再對阿爾薩斯和洛林發動堅決進攻。殲滅法軍主力。
另一邊,雖然主動宣戰的是法國,但法軍的動員一塌糊塗。
拿破崙三世宣戰完畢後,發現軍需供應不上去,前線集結異常困難。甚至於,自己手上連完整的軍事計劃都沒有。
但開弓沒有回頭箭,現在這個狀況,拿破崙三世不僅不能認慫,還得故作輕鬆,說我們這次去幹普魯士,就是一次軍事散步。
7月底,法國費力巴拉地向洛林和阿爾薩斯集結了22.4萬人。即便算上後續部隊,也不過30萬左右。
按照計劃,法軍分為三線部署。
第一線為主力萊茵軍團,轄三個軍,配置在法德邊境的提翁維爾和比奇之間,由拿破崙三世親自指揮;
第二線為兩個軍,配置在斯特拉斯堡和麥茨,由麥克馬洪元帥指揮;
第三線是預備隊,兩個軍,配置在南錫和夏龍。
拿破崙三世知道普軍兵力比自己多,認為等對面做好準備,自己將會非常被動,便決定集中兵力,迅速越過國界,向法蘭克福突進,切斷南北德意志的聯絡,迫使南德意志各邦保持中立,全力擊敗普魯士。
可計劃制定後,拿破崙三世卻突然慫了,沒有勇氣出擊,畏縮不前,只等著普軍擺好架勢來攻。
8月2日,法軍以三個師在薩爾布呂肯地區,向普軍發起象徵性進攻。
老毛齊一看,你拿三就這點本事,隨即命令普軍反攻。
8月4日,普軍越過國境,首先以十倍兵力在維桑堡會戰中,擊敗法軍一個師。
8月6日,兩軍在沃爾特再戰,法軍重騎兵發動勇猛的衝鋒,但普軍腓特烈親王指揮的第二軍團有13萬人,而麥克馬洪統帥的法軍僅四萬人。
三倍兵力差,導致法軍再次被重創。
同一天,配屬萊茵軍團的法軍第2軍在福爾巴克也被普軍第一軍團以壓倒性的人數優勢擊退。
至此,普軍打開了進入洛林的大門。
連戰連敗,拿破崙三世徹底慫了。
於是,普法戰爭便出現了這樣的奇觀。
主動宣戰的法軍,幾乎從頭守到底,普軍則積極進取,狂飆突進。
而這就意味著,戰爭主導權始終掌握在普軍手裡,法軍被動挨打。
不僅如此,法軍內部還有矛盾。
按道理講,法軍統帥應該由巴贊擔任。
他從士兵一步步當上元帥,在軍中的聲望極高。
可拿破崙三世卻只給了巴贊一個軍,而且還把這個軍放入自己統領的萊茵軍團。
為了方便指揮,拿三又提拔了兩名親信為主將和副將,凌駕於所有將領之上。
這就有點像明英宗朱祁鎮征討瓦剌,放著老將張輔不用,非要玩心眼。
結果正是這種小心眼的做法,既傷害了巴讚的自尊心,又埋下了將帥不和的禍根。後果堪稱是災難性的。
8月9日,拿破崙三世命令部隊停止撤退,不惜一切代價死守梅斯。
梅斯東面是普軍,北靠中立的比利時,南面是麥克馬洪軍團。
先前的進攻,麥克馬洪軍團已經被擊潰,梅斯等於三面被圍。
以當時的情況而言,如果死守梅斯,一旦後路有失,萊茵軍團將被普軍包餃子。
所以,最合理的部署應該是放棄梅斯,向戰區縱深後撤。
但由皇后歐仁妮攝政的巴黎政府,擔心軍隊一旦撤退,巴黎人民肯定要造反。
出於維護統治的政治需要,巴黎政府一再幹預前線指揮員的作戰部署。
最奇葩的是,作為皇帝兼三軍總司令的拿破崙三世,竟然也附命於巴黎。
8月12日,感覺情況不妙,拿破崙三世慌了,急忙將軍團指揮權交給巴贊。
這看似委以重任,其實頗有甩鍋之嫌。
如果戰事不利,巴贊就是背鍋俠。所以巴贊對這一重託非常不滿。
人一旦被負面情緒左右,判斷力勢必就會大打折扣。
加上法軍的指導思想本來就極端保守,所以巴贊在接下來的表現,只能用八個字來總結:猶豫不決,匹夫之勇。
當時,普軍正繞到梅斯背後,準備合圍萊茵軍團。
巴贊決定後撤,跳出包圍圈,可他行動遲緩,磨磨蹭蹭一個星期,十萬多法軍居然在梅斯周圍打轉轉。
而法軍磨蹭導致的後果,就是被包餃子。
8月18號,普軍發動格拉沃洛特-聖普里瓦戰役。
一天的戰鬥,巴贊萎靡不振,下達的指令含糊不清。
法軍就像無頭蒼蠅似的,在損失1.2萬人後,全體龜縮排梅斯要塞群,陷入16萬普軍的合圍之中。
同一時間,麥克馬洪率12萬法軍退往夏龍,並準備退守巴黎。
應該說,麥克馬洪的計劃是穩妥的。
梅斯要塞群非常堅固,普軍一時攻不下。
而巴黎作為法國政治、經濟中心,物資充足,且遠離一線,如果在巴黎附近作戰,可以拉長普軍補給線。
只要普軍久攻不下,後勤又跟不上,法軍的機會就來了。
但接二連三的失利,讓法國輿論炸開了鍋,紛紛指責當局無能。這令鎮守巴黎的歐仁尼萬分焦慮。
於是,巴黎的攝政會議又給拿破崙三世發去電報:“若不支援巴贊,則對於巴黎將發生極惡劣的後果。
拿三想也沒想,又按照老婆的吩咐,親率麥克馬洪軍團前往梅斯解救萊茵軍團。結果自投羅網。
8月30日,拿破崙三世和12萬法軍在梅斯西北邊的色當被圍。
經過三天激戰,法軍損失10.4萬人,普軍只損失了9000多人。
拿破崙三世自知大勢已去,宣佈投降。
訊息傳回巴黎,群情激憤,掌握金融經濟的大資產階級趁機發動政變,推翻法蘭西第二帝國,成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
以法國大資本家的尿性,接下來的流程,多半就是投降—談判—割地賠款。
但當時的法國,民族主義情緒高漲,誰敢提投降,民眾就革誰的命!
因此共和派上臺後,不僅破天荒地不提和談,反而誓要將戰爭進行到底。
然而,戰爭是嚴肅的,共和派就是光說不練,假把式。
另一邊,巴黎當局不投降,普魯士找不到人報銷軍費。
於是,普魯士當局決心向巴黎進軍,戰爭因此又延長了數月之久。
9月19日,普軍如入無人之境,將巴黎團團圍困。
之後的十天,普軍佔領圖勒和斯特拉斯堡。
巴黎當局不給力,法國人憑藉一腔熱血,建立了一支百萬大軍。
實事求是的說,法國人發動人民戰爭,確實給普軍造成了困擾。
一時間,所有普軍被牽制在各要塞,攻打梅斯和巴黎的計劃被迫推遲。
但臨時組建的法軍,訓練不足,裝備簡陋,終究不是普魯士正規軍的對手。
最要命的是,10月27日,駐守梅斯的法軍萊茵軍隊還不戰而降。
也就是說,開戰僅三個月,法國最精銳的20多萬部隊,全軍覆沒。
被俘人員中,包括一個皇帝,四名元帥,一百多位將軍和一萬多軍官。
12月27日,解除了騷擾後,普軍集中502門重炮,對巴黎實施轟擊。
1871年1月18日,巴黎還未攻克,威廉一世就在凡爾賽宮即位為德意志帝國皇帝,德意志統一最終完成。
仗打成這樣,法國新政府自然也不再提什麼戰鬥到底。
2月26日,法德草簽《凡爾賽和約》,法國向德國賠償2億法郎。
不久後,法國政府遷往凡爾賽宮,巴黎出現權力真空。
工人階級趁機起義,巴黎公社宣告成立。
見法國政府連老窩都被端了,德國釋放了十萬法軍俘虜,用於鎮壓巴黎公社。
但隨之而來的,就是越來越高的賠償條件。
5月10日,德法兩國簽訂《法蘭克福和約》。依據條約,法國的賠款從2億法郎飆升至50億,還要割讓阿爾薩斯-洛林的大部分地區。
這麼苛刻的條件都能接受,說明法國凡爾賽政府此時已經輸光底褲。
既然如此,德國為什麼不吞併法國呢?
有幾方面的原因。
首先,不吞併對德國更有好處。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普魯士需要有一個法國政府償付賠款。
根據當時的匯率,50億法郎大約相當於12.5億兩白銀。
雖然法國已經完成了工業革命,但這麼一筆鉅款對於法國來說,也不是小數字。
為了逼迫法國政府就範,德國簽署條約時,特別規定:所有款項分3年付清,賠款償清前,德軍有權在法國駐軍。
而法國為了儘快擺脫被外國駐軍的恥辱,新生的第三共和國政府,居然只用三年時間就償還了賠款。
如此高的搜刮效率,不誇張地說,除了法國政府自己,沒有哪個國家或者組織,能在三年內辦到。
第二,德國並沒有吞併法國的想法。
如果說拿破崙三世是民族主義的利用者,那麼俾斯麥、老毛奇這夥人,就是民族主義的踐行者。
前面提到過,北德意志聯邦成立時,俾斯麥連同宗同源的奧地利都給踢出去了。
法國人不是德意志人,同化法國,難度非常大。
這從後來德國消化阿爾薩斯、洛林地區就可以窺見一斑。
要知道,阿爾薩斯和洛林東部的摩澤爾省,可都是德語區。
所以說,德國對吞併法國其實沒興趣。
另外,當時的客觀環境,也讓德國吞併法國變得不可能。
普魯士能發動三次王朝戰爭,並最終統一德意志,關鍵在於法國太強。
出於制衡,歐洲列強默許了德國的統一。
但若是德國一家獨大,歐陸列強絕不會坐視不理。
俾斯麥不是美術落榜生,他能夠控制戰爭規模,防止德國落入無限膨脹的陷阱中。避免像當年的拿破崙一樣,遭到列強圍攻。
但是,普法戰爭終究還是打破了相對平穩的歐洲均勢關係。
隨著德國崛起,法國衰落,原有的英法矛盾漸漸緩和。
取而代之的是英法與德國的矛盾。
這也為二十世紀爆發的兩場世界大戰,埋下了伏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