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面對四十萬大軍潰不成軍,士兵為食相殘殺,屍橫遍野,趙國上下為之震驚。當年,趙軍士卒們曾氣宇軒昂、士氣高漲,滿懷趕走蠻橫秦兵,報家國大仇的豪情壯志。而今,卻淪為閻王鐵騎下的歡騰亡魂。
人人皆將這個慘劇的罪責攬到主帥趙括頭上,紛紛咒罵他不過是個紙上談兵的敗家子。然而,這場代價慘重的長平之戰,其實背後隱藏著怎樣的真相?我們真的可以簡單的歸咎於趙括的紙上談兵嗎?
秦趙七雄爭霸,范雎反間退廉頗
當時正值戰國時期末期,秦國吞併六國步伐日漸加快。秦國發源於秦嶺以西關中一隅,在南北諸侯夾縫中辛勤耕耘、苦心經營,逐漸壯大。秦穆公時期,秦國開始介入中原諸侯爭霸;等到秦昭襄王時,更是接連大破楚軍,奪取了楚國的郢都。
此後又在垂沙之戰中擊敗楚軍,迫使楚國割讓河東之地求和。秦國還在歷次戰役中擊敗魏、韓二國,吞佔其部分領土。至此,秦國實力空前增強,吞併六國,稱王稱霸的野心也膨脹到難以收攏的程度。
與此同時,趙國也是七雄諸侯中實力較為強大的。趙國國君一向倚仗其雄厚的國力和人才輩出的優勢,也積極參與到中原爭霸的浪潮中。
當韓國上黨郡郡守馮亭不願向蠻橫的秦軍低頭,將自己管轄的17座城池送給趙國後,引發了秦趙之間的直接衝突。秦昭王大怒,認為區區趙國竟敢挑釁威武的秦國,這是對秦國實力的公然侮辱。於是立即派遣大軍五十萬伐趙,誓要將趙國吞併滅亡。
面對巨大的軍事壓力,趙國也毫不示弱。趙孝成王派其名將廉頗率領四十萬大軍前往長平(今山西高平),建議固守城池,待秦軍銳氣減弱之機再戰。趙王本欲依計而行,奈何此舉卻被秦國丞相范雎視為畏懼秦軍的表現。
范雎決心離間趙廉,在趙國散佈謠言,終於誘使趙王誤信謠言,認為廉頗比較容易對付,秦軍最害怕的就是趙括。在這種反間計的作用下,趙王最終將廉頗撤換,改派年僅24歲的趙括出任主將。
天定趙國敗家子,四十五萬屍骨埋異鄉
趙括本是趙奢之子,自小便接受良好教育,精通兵法,頗有才名。其父趙奢也是一代名將,曾大破秦軍。趙括受其影響頗深,自小耳濡目染,也對軍事頗有心得。因此趙國上下對這個少年才俊寄予厚望,認為他將來必將成就一番大業。
接手四十萬大軍後,趙括也確實力圖建功立業,甚至拯救趙國於危難。他立即改變前任廉頗的消極固守戰略,決心取而代之以積極進攻,直接對秦軍形成打擊。殊不知,此時的秦軍早已暗中調整部署,由白起和王齕接替了主帥之位,嚴密保守軍中機密。這使得趙括在做決策時,完全缺乏對秦軍真實情況的判斷,最終導致了錯誤決策。
當趙括率軍攻入秦軍營壘卻久攻不下時,這才意識到自己已經中了秦軍設下的困獸之計。果然,白起突然發動兩萬餘伏兵襲擊趙軍後路,斬斷退路;同時又派精銳部隊在趙軍腹地作戰,分割包圍趙軍各單位,使之難以相救。與此同時,白起還派輕騎兵多次襲擾趙軍要害,使其接連敗北。
眼看趙軍已至窮途末路,趙括也在最後關頭展現出色的處變不驚和梟雄風範。他決定親自率領精銳騎兵突圍,希望能為大軍攻開一條生路。然而此時的形勢已經對趙國極為不利,秦軍遍佈陷阱,趙括的突圍很快便在秦軍的阻截下宣告失敗,趙括本人也在混戰中陣亡。
主帥戰亡的訊息無疑是趙軍的致命打擊。士氣一挫的趙軍很快便土崩瓦解,二十萬趙軍在絕望中向秦軍投降。而殘酷的白起還下令將投降的趙軍全數活埋,不留一個生口。
於是共有四十五萬年輕的趙國士兵葬身在異地他鄉,不得歸鄉。他們或許從未想到,自己加入軍隊報效趙國的行動,最終卻落得這樣悽慘的下場。而秦軍雖也在此役付出慘重傷亡代價,卻也摧毀了趙軍的主力,使趙國元氣大傷。
此役趙國國力遭到沉重打擊,被稱為長平之戰。民間皆將此役的失敗歸咎於趙括,認為他只是一個紙上談兵的書生,不稱職指揮作戰,才導致大好局面落得這個下場。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
面對強秦,進退兩難的軍師
當我們回望長平之戰,會發現這場慘劇其實並非完全是趙括個人失職造成。畢竟,任何戰役的勝負都不會僅由一個人就能決定,這往往是多方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其實,戰爭的勝負,並不僅僅取決於將帥的才能,後勤保障也是決定性因素。秦國此番大舉伐趙,便高度重視糧草運輸與補給。在長平之戰中,秦軍主動斷絕趙軍糧道,並派兵嚴密監視,嚴格封鎖趙國邊境,遏制趙軍援兵前來救援。如此一來,四十萬趙軍便陷入內無糧草,外無援兵的困境之中。
面對糧盡援絕的困局,趙括被迫主動出擊,這也許是在當時環境下所能做出的最佳選擇。我們不能因為戰敗的結果而輕易批評他當初的決策。當糧草已經所剩無幾,敵軍又十分強大時,堅守在城中只會坐以待斃。所以趙括的主動出擊或許是這種情形下的最優方案,哪怕勝算渺茫。
再加上秦軍使用各種詭計多線作戰,四面夾擊,終至將士氣高漲的趙軍逼上絕路。即便是如神的名將,也難以全身而退。面對外強敵,內無援兵,趙括想要力挽狂瀾也已是異常艱難。
所以,他並非真的紙上談兵、無能指揮。相反,正是他有較高的軍事才能,才會在此役中被秦國視為心腹大患,而遭受秦國的圍追堵截。換做常人,恐怕早已手足無措、人仰馬翻。
可見,造成四十五萬趙軍覆滅的根本原因,還是在於秦軍的計謀和對糧草的控制。而趙國在此役的失敗,也是多方面原因共同作用的結果,並非單純是趙括這個統帥的問題。
結語
我們不應隔空指責歷史人物,忽視了問題的複雜性。回望歷史判斷是非,必須拋開成見,客觀分析,找出問題的本質所在。也許真相遠比表象更為複雜多元;失敗的源頭,也許並非想象中那麼膚淺。我們若能牢記此點,也許能獲得更加立體和全面的歷史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