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遼寧丹東鴨綠江的海面上有兩座橫跨中朝兩國的公路大橋,一座是鴨綠江大橋二橋,另外一座是2015年完成建設的新鴨綠江大橋。
鴨綠江大橋二橋雖然年代久遠且常年擁堵,但至今卻仍在使用。新橋不僅外觀漂亮氣派,而且橋面寬敞,但建成之後卻一直沒有通車,被閒置了九年之久,那麼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眾所周知,由於朝鮮國內的經濟體制及外部因素所致,朝鮮每年要從我國進口大量的商品、能源和糧食。而這些貨物往來幾乎全靠鴨綠江大橋二橋
鴨綠江二橋建於上個世紀四十年代初,至今已有80年曆史。大橋建通車後曾經歷過兩次大修,一次是在70年代,而最近的一次是在2003年。翻新過後的鴨綠江二橋是一座雙向車道,公路鐵路兩用橋樑,橋面最大承重能力為20噸。
但隨著兩國經貿往來密切,再加上大橋的結構老化,路面受損,已經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貨物通行需求。
2009年我方提出在二橋下游,重新修建一座現代化的跨海公路大橋,以減輕或代替老橋的運輸壓力,2010年兩國經友好協商,就新橋建設相關問題正式達成合作協議。
考慮到朝鮮的經濟和技術問題,根據相關協議,新橋的設計、建設以及所需的22億資金全部由於我國承擔。而朝鮮只需修建己方一側的口岸、引橋等相關配套設施。
協議達成後,我方可謂非常的積極,從專案規劃、測量、方案設計至完成建設僅用了四年時間。
新建的鴨綠江大橋起點位於丹東市興丹大街我方口岸一側,終點位於朝鮮三橋川的長西村,橋長約3公里,寬約33米,是一座高標準設計的的現代化跨海公路大橋,相比老橋,新橋不僅更寬、更高,而且氣勢磅礴。
然而自新橋建成之後,雖然每年都會傳出通車的訊息,然時間過去了九年,橋上依然看到任何車輛。而久久不能通車都主要原因是朝方一側的引橋和連線公路一直沒有動工修建而造成的。
那麼新橋完工這麼多年,配套引橋和連線公路一直沒有修建是因為技術、資金受限,還是其他原因就不得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