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點“關注”不迷路,更多精彩故事,您可以第一時間接收!
去國外花費大量資金買下一座島嶼的這一行為,別說放在100年前了,就說在當下經濟發展迅速、交通運輸便利的21世紀的現代社會,都不失為一種大膽的做法。
更何況在100年前,許多人一輩子都沒有踏出過國門,甚至是連出省的機會都沒有。但在中國近代歷史上有一位人物卻做到了,他就是近代改良運動的代表人物——康有為。
1898年,維新變法失敗後,康有為被慈禧和清政府下令嚴拿追捕,為躲追兵、保全性命,康有為出逃海外,從此開啟了長達16年的海外流亡生活。
在海外,康有為遊歷亞洲和歐洲一共42個國家和地區,並於1904年在瑞典買下了一座島嶼。如今已過百年,這座瑞典小島怎麼樣了?這背後有著怎樣的故事?歸屬權又落到了誰的手裡呢?
一、政治失意,開啟流亡生活
康有為,1858年3月19日生人,人稱康南海,他的家庭是現在廣東某縣的一個封建官僚和地主家庭,其是中國近代時期著名的的政治家、改命家和思想家,也是資產階級改良主義的領袖人物。
因為出生在封建官僚和地主家庭,康有為從小接受良好的文化教育,1879年開始接觸西方文化,這對他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康有為開始意識到中國傳統文化的侷限性和落後性,逐漸對西方產生濃厚興趣,有了向西方學習的想法。他透過自身廣泛的學習和考察,對西方文化、思想等內容有了進一步領悟,形成了自己的思想體系。
當時,19世紀的中國社會危機四伏,各種矛盾激化,地主和官府對百姓的剝削日益加重,廣大百姓陷入貧困破產的深淵,流離失所,各地政權起義此起彼伏。
統治階級的權力下滑,軍備嚴重廢弛,社會經濟發展緩慢。清王朝還推行閉關鎖國的政策,閉目塞聽,對世界形勢懵懂無知,幻想以此手段將資本主義於國門之外,永保清王朝長治久安。
而此時,西方資本主義卻在殖民掠奪的血雨腥風中迅速發展,並把中國作為主要的掠奪目標和侵略物件,使得中國深陷亡國滅種的局面之中。
在民族危亡的關鍵節點,康有為持有一腔報國熱情而挺身,扛起扭轉國家命運的責任,發動了轟轟烈烈的百日維新運動。
康有為在北京創辦了《中外紀聞》,在上海組織了強學會,出版了《強學報》,大肆宣傳變法思想,撰寫出了《大同書》、《孔子改制考》、《新學偽經考》等思想作品,將這些思想作為變法的理論武器。
他曾經先後六次上書皇帝,痛陳國難深重,亡國滅種在即,懇求光緒帝變法維新,並提出許多變法維新的具體措施,隨後,光緒帝宣佈變法開始。
但是變法新政的推行,引起後黨官僚極度恐慌和不安,他們為了保護自己的既得利益,拼死反對新政,阻擾和破壞新政改革,最終發動運動,即戊戌政變。
最終,這場政變的結果是發動變法的領袖“戊戌六君子”被下令擊殺於北京的菜市口,其中國康有為在英國公使館的幫助下,逃往了香港避難。
戊戌變法的失敗,使康有為成為清廷嚴拿的欽犯,不得不流亡海外,但是他並沒有因為這樣而灰心喪氣,從此一蹶不振,而是積極活躍地在海外進行遊歷,從事著政治經濟活動。
康有為從少年時就隨著祖父出遊粵中名勝,山川林泉,文物古蹟,一生酷愛遊山玩水,嗜遊成癖。這種從少年時就培養的興趣愛好,使他能在流亡海外的日子裡苦中作樂,恣情山水,領略世界風光。
自1898年9月28日逃到香港,到1913年12月1日回國,頭尾十六年,康有為在這期間逛北極、買小島、建花園、納小妾,過上了紙醉金迷的腐敗生活。
二、以權謀私,買下瑞典小島
出走海外並進行遊歷,買小島、建花園等行為每一項都需要資金的支援。金錢是這些舉動能夠實現的重中之重。
身為一介書生的康有為,雖然出生在封建官僚地主家庭,家庭條件較好,但能夠在海外遊歷,甚至是花費巨資買下瑞典的一座島嶼建造花園別墅,需要大量資金支援,可他的錢是從哪裡而來呢?
事實上,在國內政治領域失敗後,康有為雖有失意,但他並沒有停止自己的相關活動。在流亡日本期間,康有為決定藉助華人的財力,為自己的活動籌備資金。
1899年春,康有為在途徑加拿大時,受到當地華僑的歡迎和熱烈愛戴,後來他與當地的華僑領導會議磋商,於1899年7月20日在加拿大正式成立了“保救大清光緒皇帝會”,簡稱保皇會。
保皇會便是康有為在流亡海外期間獲得資金支援的重要平臺。他積極向海外華人宣傳自己的維新思想和改革理念,透過保皇會,鼓動華僑入會,並向會員收取會費,開展各種籌款活動,籌集了大量的資金。
同時,康有為的弟子們也相繼趕赴南洋、歐洲、日本等眾多國家和地區的華僑聚集地建立保皇會分支機構,積極擴充會員人數,據說當時會員人數多達百萬,既有富商大賈,也有布衣百姓。
除了透過保皇會籌集資金外,他還透過演講、出版書籍和募捐等行為來籌集資金。
康有為在海外各地進行演講,宣傳自己的思想和理念,以此吸引觀眾的支援和捐助。透過演講還和當地華僑和華人社群建立聯絡,設立募捐箱和收款處等方式,籌集到一定的資金。
透過在海外出版了多本著作,包括《大同書》、《孔子改制考》等,這些著作在海外華人社群中廣受歡迎,為其收斂了大量的資金和錢財。
然而,康有為在這些錢款的運用上卻隨心所欲,以權謀私,透過各種託詞,巧立名目,沒有將資金用於政治活動中,而是用於個人享受和奢侈生活,存在著挪用資金的不當行為。
具體來說,康有為將透過保皇會籌集來的資金用於房產購置、藝術品交易等。在流亡期間康有為還不忘娶妻生子,其下妻妾、子女成群,奢侈程度簡直不亞於頂級富豪。
1904年,康有為來到了北歐的瑞典,在瑞典居住的期間他被那裡的自然風光所吸引,並決定要在瑞典定居,同時在自己的歐洲遊記中寫道:“瑞典百千萬億島,樓臺無數月明中……欲徙宅居之。”
最終,當年康有為花費三萬多瑞典克朗,在現在相當於一百多萬人民幣,買下了瑞典東南沿海的沙丘巴登地區的一座小島,並在島上建了一座中式別墅和園林,之後便一直在小島上居住。
隨著時間的推移,康有為維持小島所花費用較大,面臨著嚴重的財務問題,再加之國內政局的不斷變化,在小島上居住三年之後即1907年,康有為不情願地離開了這座小島。
三、時過境遷,變身旅遊勝地
隨著康有為的離去,負責打理小島的家僕和傭人也相繼離開。此後由於國內形式的混亂,再加之形形色色的事務纏身,康有為1907年離開後因此也沒有回去過。
後來,康有為決定將這座小島轉讓或出售,據說他最終將小島出售給了瑞典的王室或貴族。二戰後,小島由於許可權到期,瑞典政府便把這座小島的使用權給收回了。
瑞典政府把小島收回後,重新命名為“飯店島”並開發為旅遊勝地。如今,這一座島嶼以島上豪華的度假酒店和美麗的自然風光而聞名,成為瑞典著名的旅遊勝地之一。
在這座島嶼上,有豪華的酒店和度假村為遊客提供各種高階住宿和娛樂服務。此外,島上還有許多美麗的海灘、湖泊和公園,遊客可以在此進行各種水上活動和戶外運動,如划船、游泳、帆板、高爾夫等。
飯店島的旅遊業為當地經濟產生了積極影響。相關資料顯示,每年上島的遊客約在數十萬到數百萬不等,旅遊收入相當可觀。
雖然這座島嶼如今被改造的已無中式園林的模樣,但是與康有為有著密切聯絡的歷史事實無法改變。身居此處的華人同胞習慣性地稱其為“康有為島”,並非常樂意地為遊客講述小島的歷史故事。
結語
不可否認,康有為是中國近代史上一位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改革家。戊戌變法前,康有為有著強烈的改革意願和開放的態度,但經歷變法失敗後,其思想發生了明顯變化,更加傾向於保守和傳統。
在海外流亡期間,康有為在瑞典買島的原因涉及到政治避難、實現個人理想、享受自然風光和投資與未來發展等多個方面,而購買小島的經歷也從側面反映了康有為在流亡海外的複雜心態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