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5月,長春市般若寺後院裡,一群建築工人正在對著寺廟的後牆施工。
突然,人群傳出來一聲驚呼:“下面有個人頭。”
寺廟裡挖出人頭,這一訊息不脛而走,公安部門很快介入。
這一查不要緊,一場歷時半個世紀的“懸案”就此告破。
這個人頭的主人是誰?他又為何被埋於寺廟後園呢?
一、英勇無畏,踏上革命之路
這個頭顱主人叫趙尚志,他是一位民族英雄。
作為東北抗日聯軍的建立人和領導人之一,他為東北地區的抗日活動做出過巨大貢獻。
趙尚志,1908年出生在遼寧朝陽。
由於父親中過晚清的秀才,後來清朝滅亡後,便在家鄉任私塾老師,早年的趙尚志因此也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可在趙尚志11歲那年,情況發生了變化。
父親目睹官兵對老百姓施暴,一起氣憤,和周圍的群眾聯合起來圍毆官兵,因一時失手將官兵打死,為了逃避追捕,父親只能遠走他鄉。
父親走後,缺少經濟來源的家庭立馬一落千丈,而官兵三番五次上門,更是讓家人每天都生活在在心驚膽戰之中。
就這樣過了兩年,在哈爾濱站住腳的父親,才將家人接到哈爾濱團聚。
這個兩年,對年幼的趙尚志來說是意義非凡的兩年,艱苦的環境沒能擊倒他,反而讓他鍛煉出了堅毅的品格。
同時,這段吃苦的經歷,也讓他深切感受到窮苦百姓的不易,目睹了“三座大山”壓迫下百姓民不聊生的情景。
也讓趙尚志在心底暗暗發誓,將來一定要為國為民去抗爭一番。
1925年,17歲的趙尚志正在哈爾濱讀書,聽聞上海發生的“五卅慘案”,義憤填膺的他和學生走上街頭,舉行遊行示威,並帶頭捐款,以實際行動支援國人的反日運動。
由於在運動中表現出色,趙尚志被組織批准,加入了中國共產黨,自此開啟了波瀾壯闊的革命生涯。
1925年冬天,趙尚志考取了黃埔軍校。
想要與帝國主義鬥爭,不僅需要先進的思想,也需要強大的武裝。
因此在軍校裡,他認真學習軍事理論知識,如飢如渴汲取知識的養分,這些都為他以後的戎馬生涯打下了基礎。
然而,就在趙尚志徜徉在知識的海洋中時,一切悄然發生變化。
由於當時是國共合作時期,本應精誠合作的國民黨卻突然開始“仇視”共產黨,身為共產黨員的趙尚志成為了被打壓的物件。
1926年3月,蔣介石秘密策劃中山艦事件,趁機打擊共產黨。看清蔣介石陰謀詭計的趙尚志毅然自此與國民黨分道揚鑣,他選擇退出黃埔軍校,回到東北老家,繼續從事革命活動。
這段時間,從哈爾濱到雙城,從雙城到長春,都曾留下他革命的身影。
趙尚志出色的工作不僅得到了組織的認可,也讓他引起了敵人的注意。
他曾兩度被逮捕入獄,度過了將近4年的鐵窗生活。
在監獄裡,敵人對他開展了非人的折磨,他始終咬緊牙關,沒有吐露有關我黨的任何資訊。
越是艱苦的環境,越能展現共產黨的優秀品質,趙尚志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履行了“永不叛黨”的革命誓詞。
我黨不會放棄任何一名同志,1931年底,在組織的營救下,趙尚志終於走出鐵窗。
而此時迎接他的是更加艱苦卓絕的革命形勢。
二、艱苦卓局,開展抗日救國
彼時,九一八事件已經爆發,張學良奉蔣介石之命退守山海關,將東三省三千多萬同胞和一百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拱手相讓給日本人。
覆巢之下無完卵,國土淪陷,國威淪喪,國家都尚且如此,那生活在底層的百姓可想而知,他們在日本人的鐵蹄下苟延殘喘。
看到日本人在中國的土地上耀威揚威的場景,趙尚志心頭升起了熊熊怒火。
當時,趙尚志被組織任命為滿洲省委軍委書記,他立刻就成立一支反滿抗日武裝,開啟了武裝反擊日寇的征途。
由於出色軍事指揮才能,在與日寇作戰中,總能出奇制勝,打出了中國人的威風凜凜,打滅了日本人的囂張氣焰。
很快,他所率領這支部隊在東北各路抗日武裝中嶄露頭角,1934年,趙尚志的武裝與珠河反日遊擊隊聯合,他被任命為總司令。
就這樣,趙尚志一邊進行武裝鬥爭,一邊宣傳抗日救國理念。日本人對他既怕又恨,總是想辦法暗殺他。
可趙尚志憑藉游擊隊靈活機動的特點,總能躲開敵人的暗殺,還不時向敵人防守薄弱的地方發起攻擊,搞得日本人顧此失彼,疲於應付。
1936年8月,趙尚志被組織任命為東北抗聯第三軍軍長,下轄七個師。
經過短短半年的努力,第三軍的隊伍不斷壯大,由原先的七個師增至十個師,人數更是達到6000多人,是當時東北地區最大的抗日武裝。
趙尚志在與日寇作戰的同時,還在東北發展根據地,建立敵後兵工廠、彈藥庫、醫院,甚至是學校。
趙尚志的行為,令日本人大為惱火,對他自然恨之入骨。
1939年,梅津美治郎擔任日本關東軍司令,他上臺之後下的第一道命令就是抓捕“南楊北趙”。
南楊指的是楊靖宇,北趙指的就是趙尚志。
兩位都是抗聯領導人,都是寧折不彎的鐵血男兒、都是錚錚鐵骨的中國人。
關東軍甚至為他倆開出了“一兩骨頭一兩金,一兩肉一兩銀”的高價,可見日本人對他倆的忌憚。
關東軍一方面派重兵圍剿,對根據地開展掃蕩,破壞根據地的生產生活。
為了儲存實力,趙尚志果斷率部退至蘇聯境內。
另一方面,關東軍派出間諜滲入抗聯。
自古以來,堅固的堡壘往往都是由內部攻陷的。
這兩個間諜,一個叫劉德山、一個叫張錫蔚。
劉德山假裝是收山貨的客商,跑過來投靠抗聯。
原本趙尚志是不信的,可抗聯裡有個叫姜立新的,與劉德山是老鄉,而姜立新是跟在趙尚志身邊的“老人”了。
就這樣,在姜立新的勸說,趙尚志才接納劉德山。
劉德山為了取信趙尚志,故意帶領他搗毀幾個日偽軍的窩點,還將隨身的財物捐獻出來,支援抗聯運動。
自此,趙尚志才算徹底信任劉德山。
不久之後,張錫蔚也來到了抗聯,他自稱是劉德山的表弟,上山是來找劉德山的。
“既然表哥加了抗聯,我也想加入。”
劉德山趕緊附和,請求趙尚志批准。
出於對劉德山的信任,趙尚志接納了張錫蔚。
而他不知道的事,其實兩人都是日本的特務間諜。
禍患就此埋下。
三、重見天日,愛國英魂永留存
1942年2月,由於長時間收到日軍的封鎖,抗聯的處境十分艱難。
如何獲得給養、填飽肚子,成為抗聯需要解決的當務之急。
此時,劉德山獻計偷襲梧桐河警察分駐所。
本來,趙尚志是不願意的,覺得風險天大,但隨著處境的愈發艱難,他最終還是同意了。
就這樣,趙尚志一步步走進日寇預設的埋伏圈。
2月11日,大軍剛剛抵達呂家菜園子附近,劉德山貪功心切,他故意只走張錫蔚,趁著趙尚志身邊人少之際,繞到趙尚志身後,對著腰部開了一槍。
趙尚志中彈倒地,他萬萬想不到,自己英明一世,最後卻死在“自己人”的手裡。
不過,趙尚志仍然沒有放棄,他忍著劇痛,對著劉德山砰砰兩槍,將其打死。
此時,趙尚志知道中計了,前面肯定有日本鬼子的大軍,他趕緊讓人通知撤退。
由於身受重傷,趙尚志知道自己命不久矣,便決定拼死掩護同志們撤退。
就這樣,他把生的希望給了同志們,把死亡留給了自己。
趙尚志被逮捕後,除了交代自己的姓名外,其他的一概不說。
鬼子對他用盡酷刑,依然沒能撬開他的嘴巴。
自始至終,趙尚志都是居高臨下,以蔑視的目光看待鬼子。
2月12日上午,因失血過多,趙尚志最終還是倒下了,犧牲是年僅34歲。
為了大力宣傳自己的功績,同時起到打擊抗聯的目的,關東軍高層準備將趙尚志的遺體運往長春“展覽”。
可由於儲存不善,遺體開始腐爛,沒辦法的鬼子只能將趙尚志的頭顱割下,屍身被扔進松花江。
到達長春後,鬼子又準備將頭顱在送往日本。
可由於儲存不善,頭顱已有血水滲出,根本沒辦法長久運輸,鬼子便又決定將頭顱焚燒。
可就在這個時候,護國般若寺的住持倓虛法師聽說了這件事立刻後前來阻止。
原來,日本關東軍司令梅津美治郎篤信佛教,他曾多次前往護國寺與倓虛法師交流佛法。
倓虛法師敬重趙尚志是抗日英雄,便請求梅津美治郎將趙尚志的頭顱埋在般若寺,這位關東軍總司令官破例同意了他的請求。
就這樣,般若寺成為了趙尚志的埋骨之地。
為了讓英雄早日安息,組織上從沒有放棄尋找趙尚志。
解放後,長春有關部門同志曾前往般若寺查詢,但由於倓虛法師已經圓寂,也就沒能具體的掩埋地。
誰也沒有想到,時隔62年之後,2004年,般若寺重修,趙尚志的頭顱才重見天日。
2006年,中央在趙尚志故里朝陽市建造陵園,兩年後,趙尚志百年誕辰之日,遺骨安葬儀式舉行,英烈就此得到安息。
趙尚志的一生,是抗爭的一生、是光輝的一生、是奉獻的一生,他為了國家為了民族,不惜拋頭顱、灑熱血,最終犧牲了自己。
他是我輩學習的楷模,他的光輝事蹟必將流傳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