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8月15日,在印度德里的總督府上空,英國國旗緩緩落下。這一刻,標誌著統治印度近200年的大英帝國正式退出這個曾經最大的殖民地。
當英國國旗放下的一刻,人群中並沒有歡呼雀躍,印度人並沒有仇視英國殖民統治的痕跡。
這一幕飽蘸殖民血淚的歷史畫面,正印證了一個看似矛盾的歷史事實——儘管英帝國曾經的殖民之手幾乎遍佈全世界每一個角落,但當這個“日不落帝國”的黃昏終於來臨時,這個帝國的覆滅並沒有帶來仇恨的迴響。
英國的殖民統治為何沒有引起仇恨的根源,需要從它獨特的殖民方式著手。
與殖民初期的掠奪式殖民不同,工業革命後,英國殖民轉向了長期佔領利用的商業殖民。英國並不像其他殖民國家那樣完全抹殺殖民地傳統,而是利用殖民地原有體系為己所用。
英國透過扶持當地精英階層統治,建立間接管治結構,減少殖民地民眾的反抗。
同時,英國殖民也帶來了現代文明。殖民政府大力推廣西方法制、價值觀念,並建設了大量基礎設施,如印度總計6.5萬公里的鐵路,以及數以萬計的學校、法院、港口等。
這為殖民地現代化提供了契機。殖民統治的暴力相對有限,沒有大規模的殘殺,也避免激起民眾仇恨。
最後,時間和空間的積累效應也很重要。英帝國鼎盛時人口占全球四分之一,大英帝國旗幟隨太陽照耀的遼闊疆土構築了一種帝國宏偉史詩的意識形態。
對統治者的敬畏取代了仇恨。這種敬畏在英國殖民體系逐漸瓦解後也沒有消失。許多前殖民地國家加入英聯邦,繼續維繫柔性的同盟關係。
正是英國殖民的這些特質,導致被殖民者並未表現出強烈的仇視情緒。
英國在殖民中犯下的罪行不應被粉飾。但歷史的本質並非非黑即白。理解英帝國沒有帶來仇恨的原因,有助於我們洞察殖民與被殖民的複雜關係,反思歷史,面向未來。
英國殖民的“人道”管治並不能覆蓋其掠奪本質,但相較純暴力統治,它避免了殖民地強烈仇恨的產生。
無論出於何種目的,殖民統治都會對被殖民地造成創傷。英國殖民也給許多地區留下了陰影。但相比法國殖民印度時的稅收掠奪、比利時侵略剛果的殘暴屠殺,英國用較為溫和的手段建立殖民體系,這也使被統治者的情緒更為複雜。
同時,英國選擇扶持殖民地精英而非直接統治,這種委任統治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殖民壓迫,避免激化矛盾。在英國殖民的晚期,甚至出現了像甘地這樣藉助英國法制體系進行非暴力反抗的情況。
殖民地人民對英國的複雜情感還源於英國殖民政策帶來的現代文明印記。
殖民者建立的憲政和法制、投資興辦的學校鐵路、傳播的西方文化為許多殖民地的現代化轉型奠定了基礎。這啟發了民族覺醒,也對英國統治形成一定認同。
日不落帝國在鼎盛時佔全球四分之一國土,其廣袤疆土和巨大財富構築的宏偉史詩,對被統治者也形成一種時空感的震撼。
這種超越個人經歷的歷史敬畏進一步複雜化了被殖民者的情感。英國的軟實力和文化滲透力,使其在退場後依然獲得一定好感。這與單純透過武力征服的殖民帝國不同。
綜上所述,英國殖民的長時間、廣範圍、相對溫和手段以及帶來的現代文明印記,共同導致被殖民地沒有表現出強烈的仇視情緒。
理解這一歷史現象的複雜成因,有助於我們審視殖民歷史,洞察其中蘊含的種種情感,超越仇恨,面向理解與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