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戴春風到底什麼時候改名為戴笠,出於什麼原因改的名,歷史上眾說紛紜。為了敘述方便,本文提到戴笠時,無論當時的戴笠是老是少,是賤是貴,一律稱他為戴笠。
1897年,戴笠出生在浙江江山縣保安鄉一個大地主家,曾祖父曾經因鎮壓太平天國起義有功,被封為武德左射騎一職,相當於現在地級市市長。到了戴笠這一代,雖然家道中落,但家中依然有良田200畝,同時還有很多房產金銀,還常常放高利貸。戴笠四歲前,戴家的生活雖然談不上大富大貴,但日子過得也還算富足。不幸的是,戴笠剛剛四歲,他的父親就去世了。
古人把父親去世叫作“失怙”,也叫“失恃”,意思就是失去了依靠和照應的人。因為戴笠是家中獨子,所以戴笠的父親死後,家中就沒有了可以頂門立戶的男人。戴笠和母親孤兒寡母,在家族中備受排擠,經常受族人欺負,戴笠家的財產也被族人搶佔和掠奪,以至於童年和少年時代的戴笠,常常忍飢挨餓,吃不飽飯。
就這樣,相比同齡人而言,戴笠的童年波折而多磨難。因此,幼年的戴笠相比同齡人而言,少了幾分活潑,多了幾分沉默和主見,多了幾分倔強和獨立。
戴笠上中學的時候,有一堂語文課,老師為學生講解《孟子·離婁篇》裡的一段話:“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路人;君視臣如土芥,如臣視如寇仇。”這段話的主要意思是講君臣平等,無論在什麼時候,臣子都應該保持自己作為一個人的基本尊嚴。但是,講完這段話,當時講課的那位語文教師竟然說:“孟子其實說錯了,君在上,臣在下,不管君對臣怎樣,做臣子的都不應該視君如路人、視君如寇仇。”語文教師這句話,就像一瓢涼水倒進了一鍋熱油中,同學們立刻議論起來,都認為語文教師的說法並不正確,孟子說的才是正確的。對語文教師的說法最為反對的就是戴笠,他慷慨激昂地對同學們說:“孟子的話,從來就是對的!孟子的思想,從來都是進步的。我們這位陳腐的老夫子卻提出自己落後、荒謬的論調來反駁孟子,批評孟子。這樣的老師怎麼有資格教我們?”戴笠的獨立和主見,就這樣逐漸成長,逐漸凸顯出來。
戴笠18歲那年,考入了杭州省立第一中學,沒上幾天,就因賭博被學校開除。無奈之下,戴笠投奔到民國將領潘國綱的麾下當兵,但沒當幾天,就因為部隊作戰失敗,而被遣散回家。隨後,戴笠在母親的主持下,跟一個名叫毛秀從的女人結了婚。
結婚後,戴笠不安心在家裡務農,婚禮辦罷不過幾個月,就背起行囊出了家門,這一走,就是多年。
戴笠離開家後,在寧波、衢縣、金華、杭州、上海等地方輾轉流浪。流浪的生活,不僅讓戴笠接觸了三教九流各色人等,還大開了眼界,真正認識了整個社會。正是這段流浪的生活經歷,對戴笠的性格有了極大的影響,也給他以後的工作和生活帶來了極大的影響。
1922年,25歲的戴笠來到上海,透過老鄉在證券交易所裡找了一份工作。
在證券交易所的那段日子裡,戴笠的命運發生了決定性轉折,因為在這裡,戴笠結識了一個人,這個人,就是杜月笙。
杜月笙,原名杜月生,字鏞,號月笙,是20世紀上半葉上海灘上有名的黑幫老大,與黃金榮、張嘯林並稱“上海三大亨”。
戴笠認識杜月笙時,還是證券交易所裡一個無名小卒,而當時的杜月笙已是名滿上海灘的黑幫老大了。至於兩人是如何成為好朋友的,歷史上眾說紛紜。
1924年,蘇浙戰爭爆發,戴笠的家鄉江山縣也被戰火波及。於是戴笠火速回家,辦起了自衛團,保護家鄉父老。兩年後,自衛團解散,戴笠又一次“失業”。
1926年,29歲的戴笠在小學同學毛人鳳的極力慫恿下,懷揣妻子毛秀從的金簪和囑託,踏上了開往廣州的火車,南下投考黃埔軍校。
戴笠投考黃埔軍校的過程,其實並不順利,多年的流浪生涯使他早已忘記了學校裡所學的知識,而黃埔軍校的入學考試也並不容易,所以第一次考試,戴笠就因為成績太差而被淘汰。不過他並沒有氣餒,又參加了第二次考試,終於被錄取為黃埔六期的學員。
戴笠考入黃埔軍校後,就被編入了入伍生團第17連,隨後進入騎兵科,開始了在黃埔軍校的學習。
剛進入黃埔軍校時,戴笠並不適應軍校的生活,因為對於同班同學來說,戴笠的年齡幾乎可以做他們的叔叔了。將近而立之年的戴笠,自然跟這些小他十多歲的孩子們沒有共同語言。所以,本來就沉默寡言的戴笠,在進入黃埔軍校後就更加少言寡語了。
戴笠在黃埔軍校的學習也並不順利,經過多年的流浪之後,戴笠的學習能力一般,很難適應學校生活。
然而,正當戴笠像被關在籠子裡的狼一樣,在黃埔軍校裡惆悵不已的時候,北伐戰爭開始了。戴笠一看,衝出學校的機會來了,就迅速報名參加了黃埔軍校組織的北伐軍,順利離開了學校,進入了部隊。戴笠進入北伐軍隊後,主要負責情報工作,老練的戴笠,以他多年來闖蕩社會的豐富經驗,把情報工作做得縝密而完善,得到了蔣介石的讚賞和誇獎。
北伐戰爭後,戴笠因為在北伐戰爭中出色的表現,被蔣介石提升為總司令部上尉聯絡參謀。蔣介石還專門撥了一筆資金給戴笠,讓他用來成立密電組,專門從事間諜工作,就這樣,戴笠正式開始了他的間諜生涯。
1932年,中華復興社作為力行社的三級組織成立了。復興社成立後,下屬各處的處長以及各個辦公機構的主要工作人員都在短時間內確定了下來,只有特務處的處長一直沒有確定。特務處是復興社最重要的部門,最後,蔣介石拍板,由戴笠擔任特務處處長。
在戴笠上任的第一天,蔣介石就推心置腹地跟戴笠密談了很久。戴笠自然十分感激蔣介石對自己的提拔和信任,他當即激動地對蔣介石說:“我戴某人抱定一手接受命令,一手提起頭顱的信念,至死為您效力!倘若我成功,不懼為敵人所殺;倘若我失敗,不懼為您所殺。我決心效死,義無反顧!”
戴笠的確沒有讓蔣介石失望,他上任後,把原來力行社特務處的大部分骨幹人員都拉進了復興社,從而迅速解決了復興社特務處人手稀缺的問題,迅速展開了特務工作和情報工作。
南京復興社特務處的工作,在戴笠的主持下,生龍活虎地開展了起來。而從某種意義上說,南京復興社特務處的骨幹人員,就是蔣介石的錦衣衛。他們為蔣介石提供最及時最一線的情報,所以自然也得到了蔣介石的青睞和關照。當時中國經濟凋敝,國民政府所有公務員以及各級軍官都要拿“國難薪”。所謂“國難薪”,就是在國難時期,低於原有薪水標準的不足額髮放的薪水。當時,國民黨軍官中的少校月薪,標準為135元,“國難薪”則為80元;中校月薪標準175元,“國難薪”則為100元;上校月薪標準為240元,“國難薪”則為120元……然而,南京復興社特務處的骨幹特務們不但工資足額髮放,而且服裝、伙食一律由南京政府包辦,某些除了在特務處,還在政府機關或者軍事機構裡任職的特務,還可以拿到雙份的薪水。除此之外,特務們還可以拿到活動經費、住房補助,而各個特務組的組長、復興社駐各地分站的站長等各級大小領導,還可以拿到特別活動經費。之所以復興社能夠獲得這些優待,歸功於戴笠對於復興社的管理、組織和發展的全力推動。對於沒有系統學習過特工知識,也沒有系統地接受過特工訓練的人來說,主管並經營、發展一個龐大的特務組織是非常艱難的,其難度之高、困難之多,是常人難以想象的。但戴笠不僅把復興社特務處組織起來了,而且連帶將整個復興社都經營得很成功。以至於戴笠死後,美國的一位東方研究者這樣評價戴笠:“他不是中國的卡那瑞斯上將,而是中國的海因裡希·希姆萊。”
然而,天上從來不會掉餡餅,伴隨著高收入、高回報而來的,就是高風險、高強度的工作。戴笠以及他手下的特工們雖然表面上十分風光,但工作和生活並不像人們想象中那般威風和愜意。很多特務在工作中受傷,甚至死亡,對於復興社的特務們來說,生命危險是家常便飯。
中國有句老話“寧做太平犬,不做亂世人”,這話雖然殘酷,但卻形象地描述了亂世之中人的性命是多麼的不值錢。普通人死了,好歹死得光明正大,死得其所,可特務們在工作中死掉了,既不能說是為國捐軀,也不能說是因公犧牲。出於保密的緣故,還得編造一些有時候聽起來都匪夷所思的死亡原因。所以,為了能夠讓特務們安心工作,為了能夠籠絡特務們的家屬,每當有骨幹特務在工作中死去,作為特工頭目的戴笠不僅會為死去的特務支付全部的喪葬費用,還會派專人照顧死去的特務的家小和父母,以安定人心。這也是為什麼戴笠能夠在極短的時間內組織起穩固的特務組織的原因之一。
當然,除了用高薪、高福利籠絡人心外,戴笠還會給特工們洗腦。洗腦之術,中國古來有之,戴笠也善用此法。他成立了各種培訓班,自己親任班主任,親自授課,用師生情誼來拉攏學員。在培訓班裡,戴笠時刻用中國老祖宗倡導的忠義思想來教育手下,要求他們“為實現國民革命的理想,不計較個人的得失”。
不過話說回來,戴笠不僅教導手下忠義,他自己對蔣介石也是十分忠誠的。
戴笠在社會上闖蕩多年,三教九流無一不交,然而他一生之中卻始終忠於兩個人,那就是他的母親和蔣介石。
在戴笠給蔣介石的所有信件當中,戴笠始終以蔣介石的學生自居,信中的語氣從來都十分恭敬,十分小心。
1936年,張學良挾持蔣介石,要求蔣介石抗日,震驚世界的“西安事變”爆發。當時,蔣介石被軟禁的訊息傳到南京後,所有軍政要員只求自保,沒有人願意到西安去營救蔣介石。戴笠對於那些膽怯的國民黨軍政要員心懷氣憤,迅速把手頭的工作安排了一下,就隻身乘飛機去了西安。
當時,西安的形勢遠遠比戴笠想象的要嚴重得多。戴笠剛下飛機,隨身武器就被沒收了,連人身自由也受到了限制。戴笠自知凶多吉少,卻還是擔心著蔣介石的安全。當時,戴笠在日記中這樣寫道:“自昨日下午至此,即被監視,默察情形,離死不遠,來此殉難,固志所願也,唯未見領袖,死不甘心也。”
後來,“西安事變”在各方人士的努力下得以和平解決,戴笠也同蔣介石見了面。戴笠見到蔣介石後,“撲通”一聲跪倒在蔣介石面前,一再向蔣介石請罪,說自己沒有盡到責任,沒能保護蔣介石。蔣介石看到此情此景,震驚之餘,內心生出幾分感動。從此,蔣介石對戴笠恩寵有加,而戴笠也對蔣介石更加忠誠。
從各種史料來看,戴笠對國家和政府,其實並沒有什麼明確的認識,他對三民主義的理解也很膚淺,戴笠對復興社乃至軍統的忠誠,十分類似於前文中的陳啟坤對力行社的忠誠。準確地說,戴笠的忠誠,很大程度上是對蔣介石個人的忠誠,他對蔣介石的知遇之恩心存感激,對蔣介石對自己的信任和提拔感激不盡。所以,他經常教育特務們要忠於蔣介石。他在給學生洗腦的過程中,一次次強化了自己的“忠君”思想,久而久之,戴笠本人自然就成了蔣介石的忠誠信徒。
這就是復興社以及軍統中最大的、最高調的、最著名的特務戴笠。
生為國家,死為國家,平生具俠義風,功罪蓋棺猶未定;
名滿天下,謗滿天下,亂世行春秋事,是非留待後人評。
--章士釗評
蔣介石的配劍、中國的蓋世太保、中國的海因裡希·希姆萊、中國最神秘人物、特工王戴笠
--中國共產黨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