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抗戰題材的長篇小說《鐵道游擊隊》問世,受到讀者歡迎,三年後被搬上銀幕風靡全國。
鐵道游擊隊的原型也家喻戶曉,成為大家尊重的英雄。
可是誰也沒有想到,鐵道游擊隊的創始人徐廣田此刻卻蓬頭垢面,穿著髒兮兮的衣服,拄著一根木棍,在大街上的垃圾堆裡撿人們扔掉的殘羹剩飯吃。
1919年,徐廣田出生在魯南煤城棗莊的一個貧困家庭之中,弟兄五個。
他們的爹媽做著小本生意,艱難地養活著一大家子人。
雖然家很窮,但爹媽都很老實本分,沒幹過違法的事。
可是孩子們不管,他們調皮搗蛋,不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經常忍受飢餓的徐廣田兄弟在大孩子們的影響下,都學會了扒火車。
列車車廂是百寶箱,有吃的有用的,對窮孩子來說充滿誘惑力。
剛開始的時候徐廣田他們動作還有點生疏,扒車的速度比較慢,下車的時候也會擦傷皮膚甚至崴腳。
熟能生巧,他們很快掌握了扒車的技能,在火車上爬上爬下,行走自如,如履平地。
列車上一直丟東西,官方不會坐視不管,肯定會加強警力,巡邏盤查。
這些窮孩子可不知道什麼叫知難而退,而是跟軍警鬥智鬥勇,玩起貓捉老鼠的遊戲。
時間一長,徐廣田他們就練就了一身本事。
沒想到,這些本領日後都派上了用場,成為侵華日軍的噩夢,也給徐廣田他們創造了揚名立萬的機會。
1937年底,日軍侵佔棗莊,齊魯大地在日軍鐵蹄下嗚咽。
無數山東好漢血脈賁張,奮起反抗,抗日武裝如雨後春筍般成立。
1938年5月,在我黨的領導下,蘇魯人民抗日義勇總隊在棗莊成立,負責人為共產黨員張光中。
10月,為了更好地打擊敵人,蒐集情報,蘇魯人民抗日義勇總隊在棗莊建立了秘密情報站。
建立情報站之後,還需要保護它,有時候還需要武裝護送情報人員和幹部。
有時候日軍出動的情報是時效性的,通知大部隊需要時間,有可能延誤戰機。
在此背景下,1939年秋天,在洪振海、王志勝領導下,鐵道游擊隊應運而生。
他們不但可以保護情報站,還能應對日軍針對我方開展的特別軍事行動。
所謂的特別軍事行動,主要就是破壞敵人運輸物資的鐵路、炸燬鐵路經過的橋樑、截停貨車。
鐵道游擊隊的業務決定了,其成員主要由在鐵路邊長大的青年組成。
因為他們熟悉周邊的環境,也都具備爬上飛快的列車的能力。
因此,這支隊伍神出鬼沒,讓日軍防不勝防,攪得鐵路沿線雞飛狗跳,敵人提起就頭疼不已。
而群眾則熱烈歡迎,送給這支隊伍一個響亮的名字——飛虎隊。
本文的主人公徐廣田具備扒火車的技能,也對侵略者恨之入骨,在游擊隊創立之初就加入進來,成為其中的骨幹。
不僅如此,徐廣田還擔任了長槍隊的中隊長。
毫不誇張地說,徐廣田是這支部隊的元老,創始人之一。
鐵道游擊隊的功績,電影裡已經展現過,在此就不贅述了。
那麼,徐廣田的真實表現究竟如何?
他的表現可以用八個字概括:非常出色、可圈可點。
最有力的例證是,因為表現突出,山東軍區在1943年授予了他“甲級戰鬥英雄”的稱號。
軍區還舉行了巡迴演講,徐廣田被安排出席,向根據地人民介紹自己的英雄事蹟。
延安甚至重慶方面也派記者採訪,在報紙上登載了長篇通訊,大力宣傳鐵道游擊隊和徐廣田。
一時間,他的事蹟傳遍大江南北,他的名字家喻戶曉,成為我軍將士的偶像和榜樣,樹立起全國軍民抗戰的必勝信心。
可就是這樣一位名揚全國的戰鬥英雄,晚年生涯卻非常悲慘,在窮困潦倒中度過殘生。
之所以如此,不怪別人,全都是他自己一手造成的。
用一句話概括,就是他在名譽面前迷失了自我,滋生了個人英雄主義。
他是個英雄不假,有勇有謀也是事實,但是鐵道游擊隊的功績是在黨領導下,全體隊員浴血奮戰建立的。
本來,在鐵道游擊隊成立的時候,正副隊長是劉金山和王志勝,徐廣田只是一名班長,在部隊中演的是“男三號”。
而徐廣田卻錯誤地認為,自己是游擊隊的主宰,所有功勞都應該記在他頭上。
既然如此,在論功行賞的時候,他徐廣田就該優先。一有點不如意,他就會感到失落,認為自己受到排擠,忘記了幹革命是為了人民的初衷。
1944年秋,隨著抗日形勢的變化,徐廣田的鐵道游擊隊(獨立支隊)也進行了撤編,大部分被編入新成立的二分割槽二營。
徐廣田和60多名戰友留了下來,部隊保留魯南鐵道大隊番號。
對於這樣的安排,徐廣田非常不滿,產生了怨言。
不滿的理由是,他徐廣田是上級評定的戰鬥英雄,而且受過傷,理應優先安排。
當時徐廣田曾經出生入死的戰友,到了新成立的魯南鐵路管理局當幹部。
原來的劉金山任副局長、副隊長王志勝為鐵路工會主席。
鐵道游擊隊的首任政委杜季偉,安置的也不錯,擔任了棗莊市委書記。
游擊隊後來的政委鄭惕職務也不低,當了兗徐段段長。而徐廣田卻依舊是長槍中隊中隊長,屬於是原地踏步。
領導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長槍隊擁有清一色日式裝備,戰鬥力也很強,領導們不忍心一下子將其拆散。
而徐廣田擔任中隊長,也只是過渡性的,領導們對他另有安排。
他的文化水平較低,領導打算讓他到軍區學校深造,然後讓他到魯南軍區當特務營營長。
可是他沒有等領導安排,已經揹著黨組織,揹著鋪蓋捲回家了。
《鐵道游擊隊》的作者劉知俠是山東軍區的文職幹部,因為採訪徐廣田的事蹟二人產生交集,關係還算不錯,甚至可說是肝膽相照的朋友。
得知好朋友不辭而別回家,劉知俠感到很震驚,急忙前去勸說。
二人三杯酒下肚之後,開始一夜長嘆。
劉知俠蠻有自信,覺得能夠勸說好朋友迷途知返。再加上他是搞文字出身,知識淵博,口才不錯,在那裡引經據典,滔滔不絕地勸說。
因為二人是好朋友,除了講革命大道理,劉知俠還從俗人的角度勸說徐廣田。
什麼心急吃不了熱豆腐,什麼做人要長遠看,什麼先苦後甜等等。
總之,該說的都說了,不該說的也說了。
可是徐廣田脾氣實在太掘了,說來說去他就是一句話“不回去,好馬不吃回頭草。”
軍區司令員張光中聞訊後也很著急,他也曾派人去徐家,苦口婆心地進行勸說。
徐廣田已經是個名人,他的去留關乎方方面面,如果他離隊,國民黨肯定會藉此大做文章,說我黨不能容人。
在那名幹部的勸說下,好不容易將徐廣田說動,讓他最終答應歸隊,事情總算是有了轉機。
可就在這時,一個不速之客出現,打亂了這一切。
這個不速之客叫喬秀峰,原是我黨的一名區長,和徐廣田是發小。
他後來投靠了國民黨,當了副縣長。投敵的時候,他曾經勸說徐廣田,被嚴詞拒絕。
“你看看,當初我勸你不聽,現在如何?”喬秀峰裝作很同情的樣子說。
徐廣田長嘆一聲說:“都到這一地步了,還提它幹嘛?”
“現在後悔還來得及。”喬秀峰說。
原來,國民黨黨方面得知徐廣田開小差回家,覺得有文章可做,特地派喬秀峰前去策反。
喬秀峰用三寸不爛之舌,終於說動了徐廣田。
徐廣田做出了錯誤選擇,到了臨城,當上了國民黨特務連長。
敵人果然利用他的知名度大做文章,把我黨說的非常不堪。
徐廣田很快就失去了利用價值,嚐到了被冷落的滋味。
性情直爽的他不肯這樣卑躬屈膝過日子,再次開小差回到老家,以賣肉為生,過上了平凡人的生活。
這樣平靜的生活也沒有維持多久,便因戰局的變化而打破。
1949年4月,徐廣田正在賣肉,幾名全副武裝的公安戰士突然出現,對他出示了一張公函,冷冷地說:“我們是棗莊公安局的,你被逮捕了!”
徐廣田雖然感到很吃驚,但還是放下剔骨刀,跟著公安戰士上了警車。
按照當時的環境,他的行為是夠得上殺頭的。好在他投敵之後,沒有犯下不可饒恕的罪行,只被判刑一年半。
而且只服刑3個月,被保釋出來了。
這不能不說,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即便如此,他的那段黑歷史還是會被經常翻出來,永無休止。
後來的徐廣田在村裡地位很低,夾著尾巴過日子,結婚兩次都因為對方忍受不了而離婚。
1956年,《鐵道游擊隊》搬上銀幕,他的戰友劉金山也成為蘇州軍分割槽司令員。可他這個曾經的戰鬥英雄卻無人問津,處境淒涼。
1966年,一個北風呼嘯的冬夜,徐廣田在貧病交加中去世,走完了他48歲讓人唏噓的一生。
參考資料:
《“鐵道游擊隊”創作經過》劉知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