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文淵的歷史書
編輯 |文淵的歷史書
前言
如今一提到阿根廷,人們往往會想到足球明星梅西。
然而在100年前,阿根廷的名字還代表著另一番景象。
當時這個南美國家曾一度被譽為“歐洲的糧倉”,經濟實力雄厚,總量位居世界第八,人均收入比許多歐洲國家還要高。
就算後來開始衰落了,其人均GDP仍然是我國的14倍之多。
當時甚至還流傳著一句話:北有美利堅,南有阿根廷,兩國並稱“美洲雙雄”。
然而從發達國家到瀕臨破產,阿根廷只用了一百年,如今的阿根廷經濟蕭條、貧困潦倒,多次陷入嚴重的債務危機。
一個曾經可比肩美國的經濟強國,怎會淪落到今天這般境地?甚至在1981年的時候它的人均GDP還是我國的14倍,如今呢?
阿根廷曾經的輝煌
阿根廷擁有280萬平方公里的國土面積,僅次於巴西,位居南美第二。
這裡氣候溫和溼潤,年平均氣溫在17°C,四季如春。
其中廣袤的潘帕斯草原面積達76萬平方公里,土壤肥沃,資源豐富,是發展畜牧業的絕佳之地。
此外,阿根廷的礦產資源也非常豐富,有豐富的石油、天然氣、金、銀、銅、鐵等儲量。
得天獨厚的地理和資源優勢,使阿根廷經濟在19世紀下半葉開始快速發展。
而手裡逐漸有了越來越多的錢之後,阿根廷也是非常開放的--鼓勵移民。
所以在這個時期來自歐洲的移民也在持續的湧入阿根廷,他們帶來了資金和技術,大力推動了阿根廷的農牧業發展。
到19世紀中後期,阿根廷已經成為了世界主要的糧食和肉類出口國,農牧業出口收入巨大。
其中1870年至1910年的40年間,阿根廷的人口增加了5倍之多,原本人煙稀少的國土上,也開始有了強大的經濟活力。
而在19世紀末,為了將農產品更快速、便捷的運往出口港口,阿根廷政府開始大力發展鐵路基礎設施,以更好地連線全國各地。
到1913年,阿根廷已經建成了南美洲最長的鐵路網,全國鋪設了3萬公里的鐵路,不僅超過了當時的中國,也超過了許多歐洲國家。
交通的便捷促進了經濟的進一步繁榮發展。
在短短40年的時間裡,阿根廷的國內生產總值就躍升至世界第八位,人均收入更是達到3797美元,幾乎相當於當時美國的平均水平,遠超過法國、德國等國。
憑藉經濟的高速發展,阿根廷迅速崛起為拉丁美洲的經濟中心。
而阿根廷的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也一度被譽為“南美的巴黎”,極盡繁華,成為歐美富人理想的移民目的地。
而在一戰期間,阿根廷又憑藉與戰區的遙遠位置,躲過了戰火的蹂躪,甚至還大發戰爭財。
可以說,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阿根廷正處於它歷史上最鼎盛的時期。
在這一時期,阿根廷的經濟增長主要依靠對外貿易。
其中出口以農產品為主,進口以工業製成品為主。
而且阿根廷地廣人稀,大量土地可供開發,非常適合發展畜牧業。
來自歐洲的移民把歐洲的先進畜牧業技術帶到了這裡,使阿根廷迅速崛起為世界農產品大國。
19世紀80年代,首先是羊毛變成了阿根廷的重要出口商品。
到了20世紀初,阿根廷又憑藉廣袤的生產空間,發展成為世界最大的穀物和冷凍肉出口國。
阿根廷高質量的小麥、玉米、豬肉在歐洲市場非常搶手,這為阿根廷創造了可觀的貿易順差。
同時阿根廷進口工業製成品來滿足國內需求,使歐洲的輕工業國也從中獲益。
可以說,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阿根廷依靠農產品出口實現了經濟騰飛,也因此被稱為“歐洲的糧倉”。
阿根廷經濟急轉而下
但阿根廷過於依賴農產品出口也暴露了問題。
20世紀初,隨著一戰爆發和大蕭條降臨,國際市場對阿根廷農產品的需求下降。
同時,新興的農業大國加拿大、澳大利亞也加入了出口競爭,阿根廷的農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優勢被削弱。
與此同時,阿根廷國內經濟發展也開始出現問題。
1880年代修建的大批鐵路,到了20世紀30年代已嚴重老化。
再加上兩次世界大戰期間,歐洲對工業產品的需求減弱,阿根廷的進口也受到影響。
結果是國內市場蕭條,失業率居高不下,這些因素導致阿根廷經濟增速明顯放慢。
1929年的世界經濟危機給阿根廷已經開始惡化的經濟形勢雪上加霜。
大蕭條期間,國際貿易急劇萎縮,農產品價格暴跌,這對依靠農產品出口的阿根廷經濟影響尤為嚴重。
大量農產品積壓,嚴重破壞了阿根廷的出口收入。
與此同時,外國投資者紛紛撤離阿根廷,造成了鉅額資本外流。
在經濟危機的衝擊下,阿根廷的國內生產總值在1932年縮水了18%。
阿根廷政府不得不大幅削減公共開支,財政入不敷出。
與19世紀末20世紀初鼎盛時期相比,阿根廷經濟在短短20來年間就陷入了衰退和危機。
1930年代的世界經濟大危機過後,阿根廷經濟雖有所恢復,但增長速度仍然十分緩慢。
更要命的是,從20世紀40年代開始,阿根廷經濟步入了長期的動盪和衰退期,一蹶不振。
而阿根廷政府的種種政策失誤是導致這一局面的重要原因之一。
阿根廷在獨立後形成了保守派和改革派兩大政治勢力。
兩派輪流執政,但政見分歧很大,容易出現政策的左右搖擺。
保守派主張自由放任,依靠農業出口實現經濟增長。
而改革派、尤其是1945年上臺的佩隆政府,則推行進口替代的工業化策略,透過扶持國內工業來減少進口。
但佩隆為了爭取民心,大肆增加社會福利開支,卻沒有建立良好的財政制度。
結果是赤字嚴重,通貨膨脹嚴重,最終導致了政變。
佩隆下臺後,阿根廷又開始了新一輪的扭曲發展。
1955年,保守派重掌政權,他們急於縮小赤字,就大幅削減了社會福利開支,採取緊縮措施,但這又引發了民眾不滿。
之後阿根廷軍人再次發動政變,奪取政權。
新政府為了討好民心,又重新提高了社會福利支出,結果又帶來了通貨膨脹。
如此這般,左右兩派輪流執政,光1955年-1985年這段期間阿根廷政府就換了25次。
換的最勤的時候一個月甚至換了5個總統。
而這種搖擺不定,既沒有形成穩定的財政收入,也沒有抑制住支出增長。
這種激進式改革與僵化政策的反覆橫跳,嚴重動搖了阿根廷的經濟基礎。
除此之外,阿根廷的大量國有企業效率低下、虧損嚴重也是一個巨大問題。
它既增加了政府財政負擔,又影響了經濟效率。
上世紀80年代,阿根廷實施了大規模私有化,原本以為可以提高效率,結果卻出現了嚴重的貪汙腐敗。
舊問題還沒有得到有效的解決,反而帶來了新的社會問題,所有這些因素加劇了阿根廷的經濟衰退。
而之後馬島戰爭失敗更是徹底擊穿阿根廷國家的信譽。
1982年,阿根廷與英國為爭奪馬爾維納斯群島(馬島)主權爆發了短暫但激烈的馬島戰爭。
這個群島離阿根廷本土僅400多公里,卻長期被遠在1萬公里之外的英國佔據,阿根廷人一直視其為國恥。
但這場戰爭以阿根廷失敗告終,這不僅嚴重打擊了國人士氣,也對阿根廷經濟造成了毀滅性打擊。
短短74天的戰爭就耗費了阿根廷20億美元國庫儲備,幾乎掏空了國家的外匯儲備。
與英國相比,阿根廷自始至終在軍事力量上處於絕對劣勢,損失慘重。
戰後不得不重建軍隊,使財政陷入極度困難。
更致命的是,國際社會普遍譴責阿根廷這種挑起戰爭的做法,國家信譽一落千丈。
因此,阿根廷不得不面臨信用評級下調,利率上升的局面,這導致阿根廷的外債飛速膨脹。
1982年馬島戰爭結束時,阿根廷的外債總額為430億美元。
而到2001年全面爆發債務危機時,這個數字已經激增到了1550億美元,增長了3倍多。
馬島戰爭的失敗,無疑是阿根廷經濟衰退的重要轉折點。
一個主權國家竟然輕易在島嶼爭端上失敗給外國,這無疑是對國家信譽的一次重創。
而英國利用勝利的態勢,強硬要求阿根廷全額償還戰爭造成的費用,使阿根廷陷入了債務困境。
1982年後,阿根廷陷入了惡性的債務危機之中。
此後30年間,阿根廷先後8次宣佈暫停償還外債。
每一次債務重組都意味著投資者資產縮水,信用評級下調,這使得阿根廷需要承擔越來越高的利息成本。
結果就是外債迅速積累,從1982年的430億美元,膨脹至2001年的1550億美元。
最後在2001年,阿根廷宣佈全面停止償還外債,並大幅度貶值本地貨幣比索,比索對美元的匯率一度貶值了70%。
這引發了阿根廷歷史上最嚴重的金融危機。
阿根廷銀行系統癱瘓,大量人把存款換成了美元,造成銀行擠兌事件,許多銀行紛紛關門大吉。
與此同時,阿根廷的失業率飆升至21.5%,國內生產總值也萎縮了11%。
這是阿根廷百年來最嚴重的一次經濟危機,也引發了嚴重的社會動盪。
2001年12月,憤怒的阿根廷群眾包圍了總統府,迫使時任總統德拉魯阿宣佈提前下臺,意味著阿根廷進入新一輪的政治動盪時期。
此後十年間,左右翼政客輪流上臺,但都沒有根本扭轉經濟困境,社會動盪不斷。
尤其是克里斯蒂娜時期推行的大規模福利政策和價格控制,雖然初期獲得民眾歡迎,但引發了更嚴重的通貨膨脹。
之後阿根廷再次爆發債務危機,不得不與債權人進行新的債務重組談判。
進入21世紀後,阿根廷經濟稍有起色,但增長不穩定,通脹依然嚴重。
依賴農業出口仍是經濟的主要支柱,科技創新不足,工業化程序緩慢,也制約了經濟轉型。
目前阿根廷GDP總量為6500億美元,人均GDP為1.3萬美元,在拉美國家中位列中上,但與百年前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語。
一個曾經可以與美國分庭抗禮的經濟強國,如今只能屈居追隨者的位置。
而過度依賴大宗商品出口、政策搖擺頻繁、效率低下的阿根廷國企以及外債累累,都是阿根廷沒落的深層次原因。
與當年的中國形成強烈對比
與阿根廷的頹廢相比,中國經歷了一個完全相反的發展歷程。
1981年那一年,中國剛剛結束動盪,雖然GDP總量是阿根廷的2.5倍,但人均GDP卻不足阿根廷的1/14。
而當時的阿根廷已經步入衰退期,但仍是一箇中等收入國家。
彼時誰也無法想象,短短30多年後形勢會發生逆轉。
改革開放使中國經濟持續快速增長,成功轉型為工業化國家,現在人均GDP已經達到1.27萬美元。
從1981年的14倍之差,到如今的僅差0.1萬美元左右,可見我國人均GDP趕超阿根廷不過是遲早的事。
時至今日,以中國速度爬坡,以阿根廷速度爬坡,兩國發展軌跡已然形成強烈對比。
尤其關鍵的原因在於,中國選擇了漸進式的改革模式。
先從農村經濟制度入手,逐步形成了以城帶鄉、以工補農的良性迴圈。
與阿根廷不同,中國並未急於全面私有化,而是維持了國企主體地位,同時鼓勵民營經濟發展壯大。
在對外開放上,中國也採取漸進式開放,先從特區、沿海開始,逐步拓展到內地。
穩定的國內政治環境和漸進的改革路徑,為中國經濟快速增長提供了堅實後盾。
相比之下,阿根廷的改革路徑則是搖擺反覆,一會兒全面國有化,一會兒全面私有化,政策失之魯莽。
中阿兩國發展道路的差異,最終導致了經濟命運的分野。
結語
從此可以看出,一個世紀前,阿根廷的經濟實力曾遠超過許多歐洲國家,是真正的“南美大國”。
但是過度依賴農產品出口、外資控制命脈以及政策失誤,導致這個曾經的“歐洲糧倉”最終淪為“永遠的明天”。
時至今日,一個以中國速度爬坡,一個以阿根廷速度爬坡,兩國的發展軌跡已截然不同。
1981年時,中國人均GDP僅為阿根廷的1/14,而現在在人均GDP上我國已經將差距拉到了0.1萬美元左右。
而阿根廷從世界前十淪落到如今負債累累的地步,也只用了百年時間。
【免責宣告】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於網路,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絡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絡後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