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本文摘自《奉化文史資料》第一輯,作者王舜祁,原標題《關於蔣介石身世、家庭和在家鄉的活動》
正文
(一)蔣氏世系
據蔣氏宗譜記載,蔣介石是溪口蔣姓的二十八代子孫,屬周字輩,故取名周泰。
溪口蔣姓,唐時由台州遷到奉化三嶺,至五代的後梁,出了一個名叫蔣宗霸的,篤信佛教、拜布袋和尚為師,口中常念“摩訶百若波羅密多”,因而被稱為“摩訶居士”。後離家出走,在寧波東鄉小盤山築庵靜修,死後葬於小盤山,他就是溪口蔣家著名的“摩訶太公”。蔣介石發跡後,常到他的墳前祭掃,直至離開大陸前夕,也沒有忘記向這個老祖宗告別。為了紀念這個太公,蔣家還在老宅附近,造有一所“摩訶殿”,早晚供奉香火,是蔣家女眷誦經之處。以後蔣的髮妻毛氏被日機炸死,就安葬於摩訶殿前側。
在元代,蔣介石的十六代太公蔣士傑,才從三嶺遷至武嶺,該地位於剡溪之口,故亦名溪口。又過了十二代,到蔣介石的曾祖蔣祁增,蔣家五房中的第三房分為新三房和老三房,祁增是新三房的祖宗,所以蔣介石家裡的報本堂和蔣母墓廬“慈庵”都供奉祁增以下四代靈位,下面依次是蔣介石的祖父斯千(又名玉表)、父親肇聰(又名肅庵)、兄弟周康(又名介卿)、周傳(又名瑞青)等。
周氏輩以下是國字輩,因而蔣介石的兩個兒子取名經國、緯國。按習慣,國字應在前面,但是為了預祝他們“治國安邦”,故放到後面去了。國字輩之下是孝字輩,所以蔣經國的幾個兒子分別取名為:孝文、孝武、孝勇、孝嚴、孝慈,女兒取名孝敏。
(二)出生之地
蔣介石於清光緒十三年,也就是丁亥年,公元一八八七年農曆九月十五日未時,出生於溪口中街玉泰鹽鋪樓上。
關於玉泰鹽鋪的歷史,蔣介石在追述其祖父斯千(玉表)的行狀中寫道:“吾族自仕傑公遷居錦溪以來,累世力盡穡事,敦崇禮讓,勝清三百年間未有一人求通仕籍者,玉公以貨殖起家,兼居積鹽熊,生計日漸饒裕。”在他委託朱執信為其父親撰寫的墓誌銘中寫道:“先生諱肇聰,字肅庭,世居浙江奉化之錦溪,經營鹽業。當清道光咸豐間,太平天國兵起,全浙殘破,百業皆廢,蔣家亦中毀,時先生與兄世昭先生皆僅十餘齡耳。既而浙少定,先生稍壯,承父命復治鹽業,振乏起匱,廢者皆舉,數年而復其初。”肇聰死後,玉泰鹽鋪有多少財產呢?據蔣介石與其兄介卿分家時的契約,玉泰號及外在帳款歸介卿,老宅三間樓房、小溪岙法華庵田地三十餘畝和一片竹山歸王氏及介石。
蔣介石出生於溪口,並在這裡度過童年和少年時期,直至十五歲即一九〇一年和原配毛福梅結婚,這可以從以下幾點得到證實:
一、蔣介石的接生婆是溪口鎮上有名的“老孃”撐竹筏的蔣肇富之妻。肇富與肇聰同輩,故蔣介石稱富之妻為阿嬸。以後蔣家若有婚喪大事,必請這位接生婆赴席,直到死去為止。這點溪口街上的老人幾乎都知道。
二、溪口鎮上有兩個人給蔣介石餵過奶。一個姓單,蔣感其餵奶之恩,曾親筆為其墳墓題碑,碑文是“蔣公肇性德配單氏之墓,中正題”;另一是蔣家帳房唐瑞福的祖母。蔣家和唐家是世交,又是對弄而居,一家開玉泰鹽鋪,一家開唐進興水作店,往來頻緊。唐瑞福祖母和蔣肇聰的第一房妻子都娶自溪口附近的上白村徐姓,是堂姐妹,親密無間。蔣介石剛生下來,王氏缺奶,唐瑞福的祖母恰好也生下兒子唐文才不久,奶水充足,當時就把蔣介石抱過來給他喂開口奶。唐瑞福小時常聽祖母講起此事。就因為這個緣故,蔣介石飛黃騰達以後,毛氏每年除夕都盟叫長工蔣照明送二十元洋錢到唐家;唐瑞福祖母出喪時,毛氏破例親自送到村外藏山大橋以南的上山村,以表哺乳之情。這些已是唐喘福親身經歷的事情了。
三、蔣介石在溪口的幼年同學、玩伴很多。他六歲上學,就讀於塾師任介眉,八歲改從蔣謹藩讀《大學》、《中庸》,九歲又復從任介眉讀《論語》《孟子》,以後在附近的葛竹、奮林、畸山、巖頭和縣城就讀,十九歲才離開家鄉赴甬求學,二十歲東渡日,肄業於樂京清華學校,二十一歲入保定陸軍速成學堂,二十二歲再次東渡日本,入振武學校,二十四歲畢業後升入高田野炮兵第十三團為士官候補生。旋即回國進入軍界工作。在十九歲以前,蔣介石一直未離奉化。他在兒時的同學有唐文才、楊志春、蔣周蘭等等。唐文才上面己經提到,是唐瑞福的父親,以後一直經商;楊志春與蔣家只隔數十間房屋,與蔣介石生同年、幼同學,長同赴日本,以後在北伐軍司令部當過處長,又是同事,曾專門撰文證明蔣介石生於溪口、長於溪口;蔣周蘭是蔣介石的遠房堂兄,一直未離開溪口,解放後還是縣人民代表,直至一九六四年華老病死。這些人生前都曾對下一代講過蔣介石小時在溪口的情景。現在溪口街上還有一位盛阿生老人,今年九十五歲,比蔣介石小三歲。他說:“瑞元(蔣介石小名)我們小時常同他玩,不過他很強橫,要佔便宜,往往不歡而散。”
(三)蔣母王氏
蔣介石的母親王採玉,是離溪口二十八公里原屬嵊縣後來劃歸奉化的葛竹村人。
據《王氏宗譜》記載,明朝洪武年間,有個名叫王爽的莊稼人,自奉化連山遷到葛竹村落戶,六代單丁,直至第七代子孫王慶亨,才生了四個兒子,成為四房始祖。第三房始祖王永全的十六代子孫名王毓慶,是清朝的迪功郎,生三子二女,長子王有則就是王採玉的父親。這樣算來,蔣介石的生母王採玉是葛竹王家第二十四代子女。
王有則是清朝的國學生,曾多次應試,未獲功名。他娶過兩房妻子,有七個子女。原配姚氏,生三子一女,長子賢宰、次子賢侯、三子賢達,女兒嫁給葛竹鄉石門村單姓。續妻姚氏,生一女二子,女即採玉,子名賢巨、賢裕。這些子女,都世居奉化,繁衍後代,現尚有三十餘人。
王採玉是王有則的愛女,聰明伶俐,精於女紅。但背年時期的命運並不如意。她初嫁於蹕駐鄉的曹家地村,丈夫竺某,個性粗暴,時常打罵妻子,為此王採玉常要到孃家哭訴,至今王氏後代仍在傳說此事。不久,丈夫病死,青年守寡,心灰意懶,鑑於“前車之鑑”,入金竹庵帶髮修行,不想再嫁。不料有一看相的人路過庵門,見到王氏,說根據相法,可生一個貴子,晚年光耀無比。王氏聽此一說,不覺有些心動。恰好溪口蔣峰聰中年喪妻,有意再續,他店中的帳房王賢東,是王採玉的堂兄,就把王採玉介紹給他,一說即合。王採玉二十三歲那年進了玉泰鹽鋪,次年(光緒十三年)即生下蔣介石。
蔣介石對葛竹外婆家的感情是很深的。他外公王有則在光緒八年就去世了,他沒有看到過,但他的外婆直到他十九歲那年才亡故。蔣介石在一九三二年曾為她寫了一篇家傳,可看出他對外婆的感情。傳曰:“外王母嵊縣歡潭姚氏培松公女,歸我外王父品齋王先生,生四舅賢巨、五舅賢裕及先妣王太夫人……外王母老而康強,先妣每歲必迎外王母至吾家,恆累月留。中正課餘假歸,侍外王母與先妣於冬日愛堂中。中正讀,先妣織,外王母唸佛,機聲梵音與書句相間如唱和,此情此景,彷彿猶在目前。中正年十三,從姚宗元先生館於外氏,外王母時其寒溫,謹其飲食,考其學業,諄諄而善誘,故不肖之孤遠離膝下而先妣無姑息之愛者,以有外王母在也。夫世之賢母多矣,然其賢大抵止於其子或其孫,未有施及外孫如我外王母者也。”蔣介石在他外公家裡、王氏宗祠裡都送有掛匾,家裡堂前的掛園上書“鄉國望重”,“落款為“外孫蔣中正”。宋美齡也送了一塊,上書“慈雲普蔭”,落款為“美齡敬題”。祠堂裡那塊掛匾,中間題“音容宛在”,落款為“蔣中正”。
蔣介石還為其外公外婆分別修了兩支墳墓,現在位於離葛竹村三華里的東家坑山上的王有則墓,完好如故。墓碑正中刻著“外王父有則公之墓”,上畝時間為“中華民國十九年三月”,下首署“外孫蔣中正敬題”。兩邊還有一付柱對,右邊是“精神不滅,外王父王公千古”,左邊是“教澤常存,外孫蔣中正撰書”。碑的上方扇形應欄上刻有“仁慈”兩字,落款為“美齡敬題”。一九三O年正是內戰頻仍時刻,蔣介石戌馬空惚,尚不忘為其外公外婆修墳、題字,足證其為葛竹村的外孫無疑。
蔣介石幼時常在外婆家走動,發跡後也沒有忘記葛竹。一九四九年三月,在他離開大陸前夕,還帶了兒子經國、媳婦方良、孫子愛倫、孫女愛敏,專程到葛竹掃墓,給葛竹每戶人家分了一雙油包饅頭,還特地留宿一宵。可見遠去他鄉時對葛竹的眷戀。
王採玉的三個異母兄長均早死(賢信死於一九一八年,賢宰死於一八九五年,賢達死於一八七五年);兩個胞弟賢巨、賢裕以及侄子輩,均是平庸之輩,賢裕還有點神經病,因此沒有在蔣介石身邊做大官的。只有賢巨的長子良昭,職位較高,當過福建浦城和浙江新昌縣長。但在蔣介石左右擔任軍政要職的王氏族人尚不乏其人。一個是王採玉嫡親堂兄王賢甲的兒子王震南,曾任軍政部軍法司司長、上海特刑庭庭長等職。據說,蔣介石在癸丑討袁之役失敗後,遭到袁世凱北洋軍閥政府的通緝,曾到葛竹躲避,得到王賢甲的掩護,在情況緊急時,王賢甲還曾陪他到四明山的四窗巖藏身。為報答這番恩情,蔣介石發跡後就把王震南帶到廣東,委以重任,始終加以信用。
一個是王採玉的堂兄、玉泰鹽鋪帳房王賢東的侄孫王世和,曾任蔣介石的中將侍衛長。王賢東是王氏嫁到蔣家的介紹人,又長期在蔣家管帳,深得蔣氏父子好感。王世和被蔣帶到廣東,入黃埔軍校一期學習,出來後平步青雲,歷任要職,雖累犯錯誤,也曾一度受蔣冷落,但最後還是叫到身邊,帶往臺灣。還有一個是比王採玉小三輩的王澂(chéng,同“澄”,水清澈而平靜)瑩,又名惜寸。此人輩分雖小,但年長於蔣介石,原是葛竹鳳翥學堂教師,也是因為王氏的關係,曾在黃埔軍校擔任秘書,以後歷任浙江省財政廳長和中國農民銀行常駐監察委員。一個僅有百餘戶人家的小小山村,如果不是蔣介石的外婆家,那是不可能有那麼多人在國民黨擔任要職的。
王採玉的胞弟賢巨、賢裕雖然沒有做官,但是備受蔣家的關心照顧。據蔣家家庭教師、毛氏義妹陳志堅回憶,她在蔣家執教期間,經常看到蔣介石的兩位娘別到豐鎬房作客,每次來,王氏總是殷勤招待,親密異常。蔣介石身居高位後,每年過年都要給賢巨、賢裕送去幾百元大洋。賢巨積蓄一部分購置田地,土改時被評為地主;賢裕腦袋不靈,吃喝用光,未置壓產,土改時成份中農。一九四九年正月初三,賢裕最後一次到“豐鎬房”作客,那天局勢緊張,客來人往,蔣介石忙碌異常,但仍抽出時間親自作陪,還剖開冬季少有的西瓜,雙手捧上一塊親切地對這位略帶神經的王賢裕說:“小娘舅,請吃西瓜。”抗日勝利後,豐鎬房的事情基本上是蔣經國當家。他在向當時帳房唐瑞福交代任務時說:“我們不在家,人客來去要簡便,但是葛竹舅公來一定要客氣。他們要用錢,你儘管在豐鎬房帳內支取。”
王氏信佛,早晚誦經。據蔣母墓莊碑刻《先妣王太夫人事略》記載:“先妣於楞嚴、維摩、金剛、觀音諸經皆能背誦註釋”。武嶺墩原有一座小庵,位於現武嶺門北側,是她常去拜佛唸經之處。從豐鎬房到庵嶺墩,過去是一條崎嶇山路,現為寬闊的水泥馬路,王氏小腳,晚年行走不便,適蔣經國就讀於武山小學,每天上學必經武嶺庵,就順路攙著祖母到庵內拜佛。據蔣經國的堂兄蔣元通說:“那時,我與經國同在武山小學讀書,兩人坐前後桌,上學時經常看到經國扶著祖母,揹著書包,提著唸佛籃,一老一少,往武嶺庵走去。有時經國不在,我們這些小同學也樂於代替。因為到了庵門口,阿婆總要從唸佛籃裡拿出兩個鹹光餅給我們。”
(四)蔣介石一家
蔣介石的父親蔣肅庵,娶過三房妻子,原配徐氏,娶自離溪口鎮五華里的上白村。她生下一女一子,女名瑞春,子名錫侯,又名介卿。瑞春生於一八七四年,卒於一九四六年。嫁給離溪口五華里的任宋村宋周運為妻。宋周運是個老實農民,非常節儉。他曾對人說:“買一雙布鞋只要大洋四角,從溪口到寧波買汽車票來回要一元多,可買四雙布鞋,趁車太不上算”。所以他到寧波經常是步行往返。三十年代末期被蔣經國接到江西,死於贛南,一生沒有做過什麼事業。瑞春生三子一女。據她的長媳張小翠說:“舅公(指蔣介石)和 婆婆感情 很好,每次回鄉,總要來我家看望婆姿。有一次兩人在溪口到任宋路上對遇,舅公即忙下轎,請婆婆上座,自己步行隨轎到我家。路上的人看到都很驚奇。”一九四六年蔣瑞春在任宋逝世,蔣介石特派蔣經國趕來奔喪。蔣介石對蔣錫侯的感情一般。因為蔣父死後,錫侯為家產事對王氏不敬,感情受影響。蔣介石上臺後,為了宣揚孝悌忠信,還是讓錫侯當過一任廣東英德縣長,浙江省府委員,寧波海關監督。因此溪口人常稱為監督。錫侯生於一八七七年,死於一九三六年農曆十二月廿七日。據說,“西安事變”那天,錫侯正好在武山廟看戲,電報拍來,大吃一驚,高血壓發作,不久就一命鳴呼。錫侯有一子一女,子名國炳,曾留日本學軍事,回國後向其叔父要官,蔣介石只給了他一個連長,非常不滿,加上婚姻刺激,精神失常,此後即無法做事。一九八二年死於臺灣,蔣經國為其舉行了隆重的追悼會。女名華秀,嫁於白崇禧的外明廣西人韋永成,韋曾任安徽省財政廳長、立法委員,亦系桂系中要人,解放前夕全家去臺。
徐氏死後,蔣肇聰繼娶離溪口約二十華里的肖王廟鎮孫氏。不久,因溪口時疫流行,染病死去。孫氏雖無所出,但其兄弟孫琴風卻與蔣介石有不尋常的關係,走動很勤。孫琴風在寧波開了一隻新順木行,小有資本,蔣介石外出讀書和謀職,頗得這位舅父的資助。來往信件電報也由新順木行傳遞。癸丑討袁之役失敗後,蔣曾躲到肖王廟舅父家裡,得到舅母的掩護。以後,這位舅母又賣掉二十畝田,給外甥出國。這些事,蔣介石自然銘記不忘,後來就託這位孃舅當手重建豐鎬房,而且每次回鄉,必到肖鎮探望,其尊敬和親熱程度,不亞於他的兩位親孃舅。也因為這個緣故,連從未見過二祖母的蔣經國,也十分崇敬肖鎮的舅婆。據原蔣家帳房唐瑞福說,他曾陪同蔣經國步行二十里,到肖鎮看望這位舅婆。當時老人端出桂園湯招待了這兩位不速之客。
蔣介石的生母王採玉生育過四個子女。長子介石,下面依次為長女瑞蓮、次女瑞菊、幼子瑞青。瑞蓮生於一八九〇年陰曆六月初六,死於一九三七年。一九〇五年,嫁與後竺村的竺芝珊為妻。竺芝珊原來是玉泰鹽鋪學徒,與瑞蓮青梅竹馬,結成夫妻。以後靠蔣介石的關係,曾任國民黨中國農民銀行常務董事。一九七一年死於臺灣。瑞菊生於一八九二年,瑞青生於一八九四年,均在幼年天亡。瑞青小時比較聰明,王氏十分鐘愛,死後給他找了一個王姓天折的幼女,作為冥配,以後並以經國為嗣子。蔣介石也曾親自寫了祭文,辭頗哀切。
蔣介石有兩個兒子,蔣經國為其元配毛氏所。蔣緯國由其側室姚冶誠撫養長大。緯國小時活潑天真,頗得蔣介石的鐘愛,母子曾一度住在奉化縣城西門,蔣經常讓緯國驕在自己頸部,帶進帶出,口稱“囡囡”,十分親妮。以後列了廣州執長黃埔軍校,姚冶成只要信中一提到緯國想念爸爸。蔣就迅速回信,或叫母子同法廣州小住。
(五)“瑞元無賴”
蔣介石是溪口鎮上有名的頑童,因他生下來後其祖父為其取名瑞元,故溪口人稱他為“瑞元無賴”。
奉化舊習,陰曆正月初一那天,一族人都塑到出常參拜祖宗,拜後每人可分到芝麻糖餅數只,溪口蔣家也有此價。一次,蔣介石參拜祖宗後去領糖餅,別人都按照次序在領,他卻非要搶先領取,別人加以阻止,他即躺倒在地,弄得灣“泥汙,往人縫裡亂擠,別人只得讓開,由他先領。從此被人稱為“瑞元無賴”。此事解放初期溪口的許多老人都曾談起。
現年八十一歲居住在豐鎬房鄰近的蔣玉英,其父蔣周蘭,幼時與蔣介石同在溪口鎮上讀書,解放後曾任縣人民代表,一九六四年去世。生前曾對她說過:蔣介石在私塾不守分,有一次犯了塾規、塾師舉起戒尺,要打他手心,不料還未打著,蔣即自動倒地,邊滾邊哭邊鬧,說“打傷了,要你賠”。弄得塾師沒有辦法,以後同學都不敢惹他。
蔣介石結婚那年才十五歲,見禮之後,就將紅纓帽扔在地上,奔向天井與一群看熱鬧的村童搶爆竹頭。訊息傳到巖頭,其岳父母很感惱火,以為“爆仗拾蒂頭,夫妻難到頭”。後來蔣與毛氏夫妻不和,這是一個預兆。此事毛氏兄嫂張定根曾多次聽巖頭長輩講過。
奉化風俗,每年春節,元宵都要舞龍燈、跑馬燈,蔣介石喜歡趕熱鬧,也經常參與其事。有一年,他領了一幫人去巖頭串花燈、唱灘簧,本想請岳家招待一頓。他的岳父認為這是下賤人乾的行當,有損他的鄉紳面子,不僅不歡迎,反而加以責備。蔣因此見恨,後來飛黃騰達,當了國府主席,在妙高臺造了別墅,岳父去看他,竟閉門不納。
蔣介石小時喜歡舞龍、掌龍頭,以後得志回鄉,也很喜歡看舞龍。溪口老人都記得,一九三四年陰曆九月,紅軍長征北上,蔣自以為勝利,在他四十八歲生日之際,曾專程回家鄉祝壽。九月十五日晚上,溪口街上燈火通明,蔣和宋美齡站在武嶺文昌閣樓上(該處原系蔣居住、藏書之處,一九三九年毀於日機轟炸之下),躊曙滿志,居高臨下,喜孜孜地觀賞附近村莊趕來祝壽的舞龍隊表演,興之所至,給每一條龍發了二十元賞錢。
一九四九年的二月,蔣介石已經從南京“引退”,在溪口度過最後一個春節。當時他已面臨日暮途窮,即將離鄉出走。但就在這樣的情勢下,還是最後一次欣賞了家鄉的龍燈。據一位五十餘歲的肖王廟鎮農民回憶:那年正月初頭,他們進豐鎬房舞龍,正好碰到蔣介石前呼後擁地從家裡出來,看到舞龍隊,馬上回了進去,站在庭中“報本堂”前,仔細地看舞龍的每一個動作。其愛好龍舞,可謂到了入迷程度。
據蔣介石自己在《先妣王太夫人事略》中說:“中正自幼多病,且常危篤,及愈則又嬉戲跳躍,凡水火刀格之災,遭害非一,以此倍增慈母之勞。及六歲就學,頑劣益甚,而先妣訓迪不倦,或夏楚頻施,不稍姑息。”“頑劣益甚”,並非虛話,他上學前後,曾經闖過兩次禍,幾乎喪命。據他的老師毛思誠記載:“公幼好嬉,尤樂水,門臨清溪,時出遊泳,山洪暴至,險遭滅頂者再;去冬見簷前缸水凍冰,圓明如鏡,喜極,撲取之,用力過猛,致身倒植缸中,久之乃得出,氣息僅屬。”
(六)故鄉之情
蔣介石在大陸時,富貴還鄉、葉落歸根的思想十分濃厚。他到其他地方去都是行動詭秘、警衛森嚴,唯獨回溪口,總要使更多人看到他衣錦榮歸。他經常長袍馬掛招搖過街。有時鄉人聚觀,警衛人員前來干涉,他都加以阻止。今年八十七歲仍住在街上的老太太陳蓮菊,有段時間在“玉泰鹽鋪”對面擺小攤。一次蔣從豐鎬房步行到玉泰鹽鋪看看,走近陳蓮菊小排時,陳端起小椅子意欲迴避,蔣誤以為起立讓坐,摘下禮帽點頭施禮,使陳蓮菊不知所措。這在其他地方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據現仍健在的蔣家帳房唐瑞福說:凡遇送年過節,蔣介石如在家裡,必在豐鎬房的報本堂邀集小時好友飲送年酒、吃年夜飯,並請本縣縣長、家庭帳房作陪。這也算是他對本鄉父老表示的一種敬意。
蔣介石很早就為自己在家鄉選擇墓地。開始他打算安葬於親生母親身旁。以後看到奉化城北響鈴崗地勢高爽,景物幽美,風水頗佳,就改變主意,選定崗上的仁湖作為自己葬身之地,並且派人在周圍修了一條公路,現在仁湖已戌了水稻田,這條公路仍在。
蔣介石一九四九年去臺前,曾到奉化各地的蔣家堂拜祖認親;到溪口的石鱔岙、魚鱗岙、桃坑山告別祖墳,然後遍訪往昔好友,直到五月二十三日寧波解放之日,才依依不捨地借別故土,乘船遠走。臨行,頻頻語慰親友,不久就會回來。但他沒有預料到最後竟會死在臺灣,魂羈異鄉。聽說不久之前,蔣經國曾在其父靈前默默祈禱:切望父靈能回到家園與先人同在!溪口的人民正在等著蔣經國送父靈返回故里,實現蔣介石的生前遺願!
資料來源:
《奉化文史資料》第一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