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經在抗美援朝的戰場上立下過赫赫戰功,他也曾身居我軍副師長之職,曾經的他是家人的驕傲與眾人眼中的英雄,可就是這樣一位為人民的解放事業奉獻過青春與熱血的戰士,卻在1957年背離了自己的信仰與忠誠而叛逃至臺灣,更令人沒有想到的是,這位叛逃者僅僅在不到一年後就被臺灣當局執行了槍決!這樣一位令人唏噓與充滿矛盾的人是誰呢?又是什麼令他走向末路的呢?
生而貧弱
1920年河北保定一戶姓張的貧苦農民家庭之中迎來了一位嬰兒的降生,那是個充滿動盪與不安的時代,軍閥割據早已讓底層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嬰兒的父母為孩子取名“清榮”,他們希望這位初降生的嬰兒能清白平安又光榮的度過他的一生。
希望是美好的,但現實確實殘酷的,幼年的張清榮是在地主的欺壓下長大的,每天辛苦的勞動可卻連一頓飽飯都吃不上,也許就要這樣過完一生了吧,就像自己的父母那樣,好死不如賴活著,就這樣吧,張清榮這樣想著,眼中也被磨滅了光彩。
可這樣的日子也沒持續多久,日本人又來了,而如張清榮一家這樣的農民不僅要給地主家交糧,自己的房屋還被日本人給搶奪了過去,此時的日子已經不是吃不飽飯了,活著成為了一種奢求。
初遇光明
直到那一天,18歲的張清榮遇到了改變他命運的一群人,他們是一群叫做八路軍的部隊,他們扶危濟困,抗擊日寇,少年的心也隨之激揚了起來,他毅然決然地加入了他們。
此時的張清榮,胸懷坦蕩滿腔熱血,他在戰場上奮勇殺敵,從不退縮,勇敢而正直的少年眼中重現了光芒。
這之後一路的浴血奮戰,少年已愈發地成長,1949年所有人心心念的國家成立了,這是一個人民當家做主的新中國,而曾經的少年也已成長為了部隊的團長。
此時的張清榮終於沒有辱沒父母給自己取的名字,他清白而平安的成為了家中的光榮!
1950年,他繼續為祖國為人民奉獻著自己的熱血,在抗美援朝的戰場上,張清榮依然奮勇殺敵,不負初心。
戰爭勝利了,張清榮也隨之晉升為副師長之職,可隨著職位的升遷,他的心卻漸漸發生了變化。
驟起異心
1953年,為解決當時新中國糧食緊張的問題,國家實行糧食統購統銷政策,這一為解決人民糧食緊缺而產生的政策,卻遭到了一些投機分子的強烈反對,其中張清榮家鄉的一些鄉親便找到了他,面對著昔日鄉親的恭維和請求,張清榮從小便壓抑的虛榮心得到了極大的滿足,而他也給地方政府施加了壓力,使政策在家鄉難以施行,面對張清榮這樣的軍隊高層,地方政府自然無計可施,無奈之下只好找到了張青榮所在的部隊,當張清榮的領導得知此事後,也是大為震驚,那個出身貧苦的正直少年怎麼會變成這樣呢?很快,領導們找到了張清榮對他進行了深刻的批評,而因為這件事,張清榮也被記大過一次。
也正是因為這一次的違紀事故,影響到了張清榮的前途,在1955年授銜的時候,張清榮的軍銜是中校,這比他預想的要低了不少。
此後,張清榮心中的怨憤情緒愈演愈烈,他不但沒有反省自己,反而認為自己立功無數,不應該只是中校軍銜,他開始對工作越來越不上心。
叛逃者
也就在此時,臺灣當局每日也都在做著反攻大陸的計劃,他們在電臺裡24小時不間斷的播放著策反廣播,廣播內開出了優厚的條件,意圖讓大陸內的軍人投奔臺灣。
張清榮也聽到了這些廣播,那些許以重金的優厚條件,讓他心動不已,他的內心開始慢慢動搖。
當一個人的內心產生了想法,便很難動搖,曾經的張清榮毅然決然地加入八路軍如此,如今他一心想要投奔臺灣也是如此。
他開始暗中聯絡臺灣地區的聯絡人,終於在一個周圍無人的時候,他駕駛著小船逃往了臺灣。
面對這位副師長的來投,蔣介石喜出望外,他要拿張清榮作為策反的典型,吸引更多的軍人投奔臺灣,於是他對張清榮格外大方,直接就送給張清榮500兩黃金並對他許以很多特權。面對金錢與特權張清榮的心理得到了極大的滿足,他行事也愈發囂張,開始頻繁出入風月場所,此時金錢與女人已經讓張清榮徹底丟掉了信仰,他成了曾經自己最討厭的人。
張清榮在當時的臺灣報紙上發表了數量眾多的攻擊我黨和我國的言論,以此來討好臺灣當局,此時的他已經從為人民服務的英雄徹底墮落成人民的恥辱。
自取滅亡
正所謂“天要使其滅亡,畢先預其瘋狂”張清榮的囂張做派,很快引來了臺灣島內政治人士的不滿,很快他們便在張清榮發表過的兩篇文章中找出了破綻,並以此作為打擊張清榮的把柄,而張清榮的叛徒行為自然也不會真正受到蔣介石的真正尊重,他早就對張清榮在島內的惡劣行為深感不滿,而且張清榮確實也沒有什麼實際價值,於是蔣介石也便趁此機會暗下殺手。
1958年12月的一天,張清榮在臺灣被執行槍決。
結語
也許當張清榮被臺灣當局帶至刑場的一瞬間,張清榮的眼前會浮現出曾經年少的模樣,可一切卻已無法挽回,人總是在失去時才懂得珍貴,而勿忘初心卻是如此難以做到,張清榮的叛逃更凸顯出那些真心為我們而流血犧牲的先烈們的珍貴,讓我們向他們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