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選一下“關注”按鈕,方便以後持續為您推送此類文章,同時也便於您進行討論與分享,您的支援是我們堅持創作的動力~
文|陳碩
編輯|t
引言
“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
1898年,9月28日,“為中國流血第一士” 的譚嗣同,被斬於四九城宣武門外菜市口。
有心殺賊無力迴天的譚公,三十三歲便為維新捐軀先去一步,未有親生骨肉存世,但早年間曾過繼過其二哥一子。
這一脈相承,譚公這種敢於擔當、勇於奉獻的愛國精神從未斷過,直至今日還被他的後輩兒孫謹記著。
一、人丁不旺
譚嗣同死後,他的遺骸被運回原籍,就葬在湖南瀏陽城外的石山下。
正值壯年的譚嗣同,為近代中國改革變法獻出了他自己的一切,甚至他連親生子嗣都沒有留下。
其實早年間,譚嗣同曾和妻子李閏生下過一個孩子,因為在蘭州出生,所以取名字蘭生,譚蘭生。很可惜的是,譚蘭生尚未滿週歲,就因病早夭。
在此之後,譚嗣同忙於學習與改革變法,直到自己死於變法,也再未誕下子嗣。這冥冥之中,似乎就是譚家的天命,家族人丁一直都不興旺。
譚家興於譚嗣同的父親譚繼洵,譚繼詢生有四子,老大譚嗣貽、老二譚嗣襄、老三譚嗣同、老么譚嗣囧。
雖說生有四子,可到了只餘一兒。早年間,老三譚嗣同與大哥譚嗣貽、母親還有二姐在北京生活,但命運多舛,母子四人,都感染上了名叫“白喉”的傳染病。
大哥譚嗣貽與母親、二姐皆因傳染病過世,譚嗣同也是整整昏迷了三天才醒來,這也是譚嗣同字“復生”的由來。
二哥譚嗣襄1889年也在臺灣病逝,比1898年被問斬的譚嗣同,尚還早亡近十年,這譚家就剩下老么譚嗣囧。
但所幸的是,雖然譚嗣同臨死之前,未曾留下子嗣,但大哥二哥等人,皆有血肉留存。
二、一子二祧
譚嗣同雖英年早逝,生前沒有子嗣,但是他還是有後代傳承的。
因為當初譚嗣同二哥譚嗣襄離世,尚留下一子,作為家主的譚繼洵便有意把這個幼年喪父的孩子,過繼給正好沒有子嗣譚嗣同撫養。
而譚嗣同的夫人李閏,其父戶部主事、江漢關道及蕪湖道道臺李壽蓉文采斐然,著有諸多文章,李閏也是深受薰陶,讓她來輔導孩子,自然合適。
不過譚嗣襄也僅有這一個兒子,要是過繼給譚嗣同,豈不是讓譚嗣襄斷了後。所以經過商量,決定採用“兼祧”的方式來進行過繼。
這個“兼祧”也就是“一子二祧”,一子兩家養,一子孝兩家。
也算是上行下效,清末最後一位皇帝溥儀,就是一子二祧,溥儀並不是光緒帝兒子,而是攝政王載灃的長子。
於是這譚嗣襄的兒子譚傳煒便入了譚嗣同門下,由譚嗣同夫婦撫養。在譚嗣同過世之後,李閏便把譚傳煒視如己出,自己一人全全撫養。
可是萬萬沒想到,譚傳煒三十歲時,選擇自我了結性命。
譚傳煒所留兩子,正好為譚嗣同與譚嗣襄傳續香火。長子譚恆銊算作譚嗣襄的孫子,而次子譚恆銳便算作譚嗣同的孫子。
但譚恆銊年少體弱多病,也是英年早逝。譚恆銳又擔起了“一子二祧”的責任。
三、後輩兒孫
譚恆銳生居在瀏陽,畢業於湖南私立群治法政專門學校,曾赴南京任職於中央政治委員會秘書處。
在抗日戰爭爆發期間,他便隨著隨南京國民政府南遷重慶,轉崗至國民政府的國防最高委員會。
直至1940年夏天,譚恆銳感念生母楊氏病重,火線辭職返回瀏陽,在瀏陽的兩所學校當了個教書先生。而在抗日戰爭勝利之後,他又被推任為縣政府的參議員。
等到瀏陽和平解放之後,他因恐時局變化生變,先是逃至臺灣,又匆匆孤身赴臺,拋下了妻子劉萍軍和兒子譚志浩。
赴臺以後,譚恆銳在臺以教書為業,日夜思念故土與妻兒。但苦於時局動盪,無法歸國。直至1979年在臺病逝,也未有家鄉妻兒音訊。
幸得劉萍軍也是飽讀詩書,不僅僅習得四書五經,還通曉英文,深受祖母李閏的歡喜。她一力支撐起整個家庭,撫養譚志浩長大。
譚志浩與他的兒子,也是譚嗣同的五世玄孫譚士愷,先後入政和經商,也算沒有辱沒家風。
在2015年時,譚士愷在採訪中提及自己的兩個女兒,大女兒出國留學,在留學歸來之後,在上海工作,小女兒正在長沙理工大學唸書。
譚士愷說道:“她們讀書時,上歷史課看到譚嗣同的內容,都覺得特別自豪,可和我們一樣,從不宣揚自己是譚嗣同的後人。”
譚家既為自己祖輩,願以頸血刷汙政,視死如歸的精神而自豪,又從不以自己的身份而倨傲。
他們從未忘記譚嗣同當年留下的家書中,對家庭與後輩兒孫們的囑託,並以此為最珍貴的傳家寶。
“視榮華為夢幻,視死辱為常事,無喜無悲,聽其自然。惟必須節儉,免得人說嫌話,至要至要。”
參考資料
人民網.譚嗣同玄孫譚士愷:從不宣揚自己是譚嗣同的後人.[OL].2015.03.11.
新湖南.譚嗣同與仲兄譚嗣襄的生死離別.[OL].2020.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