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晚年,為了爭奪帝位,展開了激烈的皇子內鬥,史稱“九子奪嫡”。雍正繼位後,勵精圖治,駕崩前給了乾隆積攢了足夠的家業,才有了所謂的康雍乾盛世。但自乾隆以後,清朝皇帝是一代不如一代,西方在進行轟轟烈烈的工業革命,中國卻嚴格的閉關鎖國。
追究這個根源就在雍正身上,在康熙眾多皇子中,有一位文武雙全,精通西學,能領兵打仗,能力出眾,堪稱六邊形,可惜他沒有被康熙選為繼承人。以至於不少清史學家都感嘆:“如果是他繼承康熙的皇位,清朝就不會有閉關鎖國,而是積極引起西方技術,那麼清朝很可能會成為超級大國,也不會有所謂的八國聯軍,更不會有百年國恥。”
這個讓人惋惜的皇子究竟是誰?他究竟有何才能?如果他繼位真的能扭轉大清國運嗎?
備受寵愛
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年,康熙第13子,胤祥出生,就是後來在清宮戲中有很多次露面的十三阿哥,愛新覺羅·胤祥。
胤祥自小就備受康熙寵愛,主要是胤祥出生的時機很好,這一年康熙34歲,正值壯年,這幾年,康熙取得了清初幾位皇帝沒有得到的功業。平定了三番,消滅了鄭氏政權,收回臺灣,統一全國,清王朝實現了徹底的統一。這一年,清軍在東北雅克薩再次擊敗了沙俄,
這樣的功績自然讓康熙很是得意,胤祥這個時間點出生,也許是註定。從小胤祥就很聰明懂事,在一眾阿哥中算是鶴立雞群,12歲,就跟隨康熙去盛京謁陵,這種待遇可不是隨便一個阿哥都有的。
胤祥能得康熙喜愛,不是因為母親的緣故,他的母親祖上只是鑲黃旗包衣奴才出身,家族很一般,為康熙生下一子二女,也只是嬪位,直到死後才被追封為妃,至於皇貴妃尊位更是雍正時期追封的。所以,胤祥得寵靠的是自己。
康熙雍正喜歡西學,會西洋演算法,宮廷裡有很多西洋傳教士,雍正更是西洋cosplay熱愛者,懂西學,會西洋數學演算法,在這兩朝屬於加分項。胤祥的西洋演算法,就是胤禛,也就是雍正親自教的,二人關係可謂是親密無間,當然也是因為太子在位,二者沒有利害衝突。
胤祥天資聰穎,西洋演算法很快就遠超眾皇子,除此之外,還精通騎射,會寫詩,工書法,文化素養很高,堪稱文武雙全,最重要的是有幹才,能辦大事為皇帝分憂,還擅長處理人際關係,無論是滿漢大臣還有身邊侍衛奴僕都說他的好。既賢也能,這是朝野諸臣子對十三阿哥胤祥的總體評價。
就連康熙都這樣評價:諸阿哥聰慧者,首推胤祥。當康熙遇到搞不定的西洋算式時,會招來胤祥一同探討,這就讓諸阿哥嫉妒非常了。康熙對胤祥的寵愛到什麼地步?從12歲起,康熙出巡就一定會帶著胤祥。包括下江南,就連康熙接見西方時使節,都允許胤祥在場,聰慧的胤祥更是會說拉丁語,他對西學的喜愛算是眾皇子中第一。
皇位無緣
儘管康熙很寵愛胤祥,但親情和大清江山傳承面前,不值一文,更何況,對皇家來說,親情從來都是奢侈的。康熙眾皇子中,除了太子胤礽外,就屬胤禔、胤禛和胤祥最得寵,皇長子胤禔年長,多為康熙分憂,多次參贊軍務,隨軍出征,而胤禛和胤祥就純純是愛了。
胤祥13歲時,生母病逝,康熙命雍正生母撫養他,這也是為何胤禛和胤祥關係最好,甚至超過一奶同胞的親兄弟。1708年,太子胤礽被廢,為了不引起朝廷動盪,不讓眾皇子覬覦太子之位,康熙將胤禔、胤禛、胤祥三個圈進了起來。
因為按照一般邏輯,太子被廢,皇帝肯定會讓最寵愛的孩子當太子。但康熙畢竟不是一般的皇帝,江山朝堂穩固比任何東西都重要。幾個月後,胤礽復立太子,被圈進的三皇子被釋放。
但胤礽之事,也讓康熙對皇子不再那麼信任,那麼親近,為了防止皇子結黨營私,康熙開始在眾皇子中實行隨扈制度,就是每個皇子都有機會,不再是某幾個皇子的專屬待遇。但胤祥仍然是次數比較多的,然而康熙對他的寵愛卻減少了很多。
胤礽第二次當太子期間為了鞏固地位,做了不少過激的事情,再次觸怒康熙。1712年,再次被廢,之後康熙不再立太子,康熙晚年殘酷的九子奪嫡開始了。
不想當皇帝的皇子不是好阿哥,年長的皇子誰都想覬覦那張龍椅。但江湖不是打打殺殺,是人情世故,表現出挑的阿哥必然成為眾阿哥攻擊的物件,胤禛會韜光養晦,喜歡修道,給人一種無害的感覺,最後憑藉手腕心機能力獲勝。
按說胤祥曾經是康熙最喜愛的皇子,康熙曾多次對重臣說:老十三胤祥是千里駒。但胤祥為何無緣皇位,一是底蘊不足,二是身體有病,這是最重要的問題。史載,胤祥腿部長了毒瘡,經常流濃水,遍訪名醫也沒有治好,康熙經常詢問他的身體怎樣的,最後到胤祥死,都沒有治好,反而引發其他併發症。
康熙自然不會讓一個身體不好的皇子當接班人,而且胤祥對西學過於熱衷的態度,讓康熙很不喜歡,胤祥和西方使節傳教士的關係過於密切,雖然康熙懂西學,也明白西方技術對國家非常重要,但為了維護滿清統治,他還是不會允許西學在民間傳播,否則佔絕大多數的漢人學會了,滿清能坐穩江山嗎?
同理,雍正繼位後,本人喜愛西學,卻直接禁止了西學傳播,更是開啟了清朝的閉關鎖國。
能力出眾,如繼位能否讓大清避免衰落?
胤祥在康熙時期,經歷過輝煌,經歷過皇帝的寵愛,但也經歷了落寞,因為身體原因,他無緣帝位,但也因此避免了和胤禛直接競爭,他和胤禛的關係一直很好,等到胤禛當上皇帝后,胤祥得到了重用,被封為四位總理事務大臣之一,同日晉升為和碩怡親王。
相比康熙時期,雍正時,胤祥更加受皇帝信任,參與國家大事方針決策,康熙晚年,朝政混亂,軍備廢弛,國庫空虛,腐敗遍地,康熙給雍正留下了不算爛攤子的爛攤子。雍正一上臺就要處理這些棘手問題,而胤祥作為雍正最信任的大臣,理應挑起這些重擔。
首先就是處理康熙的喪事,這樁差事,不是皇帝心腹根本不可能幹這事。之後,胤祥又授命署理戶部,戶部歷年虧空太多,舊案爛賬太多,不僅牽扯滿漢大臣,還有不少宗室子弟,可以說是牽一髮而動全身。
胤祥對事不對人,沒有姑息這些宗室叔伯大爺們,成立國家審計部門,追查戶部虧空,對於一般官員,抄家,對於大臣重臣宗室,允許分期付款方式償還欠戶部的錢,在償還虧空之前,不能升官。正是這種認真務實的態度,讓雍正大為讚賞。
可以說雍正能夠實行改革,攤丁入畝,火耗歸公,官紳一體當差納稅,胤祥是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胤祥在督辦河工方面也展現了他廉潔的一面。黃河氾濫是宋元明清四朝都經歷的,每次黃河決口都會造成大量人員財產損失,重則流民遍地,動搖社稷江山。黃河修河款只要上報,朝廷再艱難,也必須解決,督辦河工絕對是肥差。基本上凡是督辦大臣,都要撈一筆,康熙晚年貪腐嚴重,不僅當官的貪,小吏也想刮一筆。
但胤祥督辦河工時,沒有官吏敢伸手,修河款第一次全款到位。僅這一點,雍正就再次高看胤祥不止一籌,雍正朝,胤祥在戶部,刑部,兵部等多部門多有作為,為雍正改革立下汗馬功勞,胤祥被封為鐵帽子王,而清朝一共才12位鐵帽子王,其中還有8位是清朝開國被封的,由此可見,胤祥的功勞有多大。
雍正八年,1730年,胤祥積勞成疾去世,享年44歲,他死後,雍正非常傷心,把他的名字從允祥重新改為胤祥,由此可見雍正對他的信任和器重。
胤祥雖然沒有登上皇位,但對西學的態度,以及文武雙全,最重要的是他和雍正一樣是務實主義者,且能力出眾,但卻充滿仁心,不像雍正一樣暴戾,而雍正和乾隆一樣,喜歡大興文字獄,喜歡禁錮思想愚民,喜歡閉關鎖國。
而胤祥則是抱著接受的態度,一次,胤祥當面向雍正建議:是不是把西學書籍翻譯成漢文,讓滿朝臣工都看一看?雍正當場變色,就連周圍大臣都捏了一把汗。這也就是胤祥這位親王和雍正關係匪淺,換成其他大臣,只怕早就人頭落地了。
清史稿載:“一日朝罷,雍正與幾重臣閒敘,怡親王稱要解開海禁,傳西方書籍。雍正聽罷,臉色立變。”
雍正駕崩後,給乾隆留下了幾千萬兩白銀的家底,這才讓乾隆敢於敗家,敢於敗壞江山,帝國的餘暉,也在下江南和十全老人的文治武功中斜下,至於乾隆之後的皇帝更是一代不如一代。道光20年,1840年,英國發動鴉片戰爭,用船艦利炮打開了中國的國門,開啟了近代中國百年國恥。
因此後代史學家會惋惜:如果胤祥登基,大興西學,也許清朝就不會走上閉關鎖國的老路,也就不會被西方吊打,也就不會有鴉片戰爭,八國聯軍侵華,和之後的百年國恥,清朝仍然是哪個超級大國。
但歷史沒有如果,清朝的衰落不僅僅是因為閉關鎖國,也不只是皇帝昏庸,而是因為封建制度的衰落,農耕文明對上工業文明,註定就要落後捱打。誰又能保證胤祥登基一定比雍正強呢?
你認為如果是胤祥當皇帝,能避免晚清危機百年國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