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50年代末,一件怪事發生在中南大學的校園裡。
礦產專業最優秀的畢業生王明健,在畢業典禮即將到來之際,突然被幾名身穿軍裝的人開車帶走,從此以後再也沒有回到校園裡。
此後三十年的時間,王明健幾乎人間蒸發一般,在所有親朋好友的世界裡完全銷聲匿跡,母親傷心哭泣,父親黯然神傷,他們始終不知道自己的孩子究竟去了哪裡。
直到30年之後,王明健突然回來了,從當初年輕的小夥,已經變成了頭髮花白的老人,面龐消瘦,身體虛弱,無論親朋好友怎麼問他,他都對自己這30多年的經歷隻字不提。
又過了20多年,央視上映了一部紀錄片,親人突然在裡面看到了他的身影,頓時明白了一切,不禁感動得痛哭流涕。
那麼王明健在這30年的時間裡都經歷了什麼呢?
從大學裡消失
在大學畢業典禮的前一天,成績優異的王明健突然被校長叫了過去,他發現在校長身邊竟然還有幾名穿軍裝的軍人,正當他納悶之時,其中一名軍人向他表明了來意:
“國家有一個專案需要你這樣的人才,希望你能夠加入,為國家的發展做出貢獻。”
王明健學習知識本來就是為了參與社會主義建設,聽到這話後十分高興,沒想到軍隊會派人來請他去工作,這是令他感到榮耀的事情。
但是接下來的情況就令王明健又陷入忐忑,當他詢問是什麼專案時,對方竟然保密,說只能請他到現場去,在現場為他講解,因為這個專案的內容都需要保密。
於是王明健就跟著軍人來到了專案現場,聽了工作人員講解的工作內容之後,他十分驚訝,這竟然是國家研製原子彈的專案,需要他負責其中原子彈原料的加工提取。
當時中蘇關係已經惡化,中國在遭遇西方國家的核威脅的同時,還時常受到來自蘇聯的威懾,國家研製原子彈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並且還需要高度保密。
王明健聽後十分激動,沒想到能夠受邀加入到如此機密而偉大的專案中,一股自豪之感油然而生。
工作人員還告訴他,如果從事這項工作的話,就要簽訂保密協議,對外要絕對保密,平時也很少有機會能夠與外界相處,問他是否能夠做好這方面的準備。
王明健自從上大學就立志要報效祖國,這一天正是他所期盼的。
但與此同時,他也是有父母、有感情的人,作為兒子,如果從此以後要與父母減少聯絡,而且不能告訴他們自己在幹什麼,那對於他來說也是一種心裡負擔。
一時之間王明健陷入了沉思,在這兩難的抉擇中,他的內心經歷著嚴重的撕扯,從前只在書裡讀到過“忠孝不能兩全”這句話,沒想到這種情況會如此突然地出現在自己身上,而且顯得如此沉重。
他靜下心來仔細思考,家裡面如果沒有了自己,還有其他兄弟姐妹可以孝敬父母,而對於國家來說,他身上的學識是無比重要的,否則國家也不會專門派人來找到自己。
自己的盡孝事關他們這一個小家庭的幸福,而對國家的貢獻則關係到千家萬戶的幸福和安危。
於是王明健最終經過心理鬥爭之後,做出決定,要留下來,全力以赴參與祖國的國防建設。
他從此作為一名高階工程師被編入部隊,這支部隊對外宣稱是基建工程兵第二十五支隊。
對於部隊來說,此後有了他這樣的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原子彈原料相關問題的研究開始有條不紊地推進,而對於外界的親朋好友來說,王明健彷彿人間蒸發了一般,從他們的世界裡消失。
漫漫人生路
家裡的父母能夠獲得的有關王明健的唯一音信,就是每年王明健寄回來的幾封信。
信中往往僅用簡短的話向家裡報個平安,但從來不提及他在外面做什麼工作,更不曾透露他生活在哪裡,現狀如何。
每當看到信的時候,家裡人都會充滿疑惑,他們無論如何也想不通王明健怎麼就突然像變了一個人似的,為什麼會對家裡表現得如此奇怪,如此冷漠。
父母甚至懷疑,這些信是不是有人偽造的,是不是兒子出了什麼事,遭遇了某種困境,他們越想越不安,因為不知道兒子在哪,但他們時常感到揮之不去的憂慮。
父親想去城市裡找一找兒子,但是僅憑這幾封神秘簡短的信件,根本就找不到任何線索,他們找到寄信的單位,對方也說對任何有關資訊都無可奉告。
父親整日唉聲嘆氣,母親時常以淚洗面,十幾年養大的一個孩子,就這樣說不回來就不回來了,彷彿在這個家裡從來就沒有存在過一般。
雖然傷心難過,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二老也漸漸接受了這樣的現狀,雖然很難與兒子見上一面,但至少每年寄回家的信件對於他們來說還是個安慰。
但是令他們一直都感到難受的是,來自親朋好友、父老鄉鄰的非議,每次逢年過節,別人家的孩子都從外地趕回來團聚,他們家的王明健卻一直都不見回來,每當有人問起來的時候二老甚至都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連他們自己都不知道兒子究竟是否還在人世,他們只能搪塞地說兒子在外面忙,沒有時間回來。
但是當大家問起來王明健在哪裡工作以及幹什麼的時候,二老又張口結舌,不知道如何回答,只能支支吾吾說他們也不清楚。
老兩口的反應讓親朋好友多多少少感到有些奇怪,於是大家就開始有了一些議論。
有的人猜想王明健可能是在外面有了出息不想回來了,有的人猜想王明健可能是坐牢了,以及其他各種猜想都相繼傳到二老的耳朵裡,對此他們也只能忍受,只能當沒有聽到,但是心裡卻十分不是滋味。
他們忍受這種煎熬不是短短几年,而是一下子忍受了30年,在這30年的時間裡他們遭受親朋好友的議論,一想起來就心情煩悶,而與此同時,他們的兒子王明健在工作崗位上也絲毫沒有輕鬆過。
英雄的黎明
王明健負責帶頭進行原子彈原料的研製工作,當時我國在這方面的技術幾乎是空白,又沒有了蘇聯的援助,只能自己不斷去摸索。
王明健每天所做的事情幾乎就是進行各種試驗,提取礦物質中的有效成分,其中最為困難的是提取重鈾酸銨,這種物質具有極強的放射性,因為保護設施有限,王明健和同事只能冒著遭受輻射的風險,在一些無人的地方做試驗。
試驗物質不僅僅存在輻射,而且試驗中隨時可能有爆炸的風險。
王明健為了能夠早一天試驗成功,和同事從早到晚地忙碌著,顧不上風險,只想儘快克服困難。
最終王明健用幾年的時間,終於發明出了一種提取方法,徹底解決了技術困難,為原子彈原料的研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然而在做出如此巨大功績的同時,王明健也默默忍受了許多痛苦,除了有家不能回的心靈之痛以外,還有身體上遭受的種種折磨。
在試驗中,他遭受了慢性的輻射,身體加速衰老,並且有一次其身體還被放射性物質嚴重燒傷,時常會病痛發作而感到痛苦。
到90年代王明健退休的時候,他的身體已經非常虛弱,家裡人再見到他的時候,他早已經不是當初的那個年輕的大學生,而是一位面容瘦削,身體虛弱的老年人。
老年的他依然時常會出現病痛發作,但是他只能默默忍受,因為他依然在遵循著部隊的保密條例,避免和家裡人提及過去工作的內容。
此後許多年,王明健就像一名普通農民一樣過著沉寂的晚年生活,有所不同的是晚年的他依然在不斷閱讀量子化學書籍,希望能夠找出一些對國家更有用的內容,為國家鞠躬盡瘁已經成為了他骨子裡的本能。
身邊的人都只覺得他是一名怪老頭,平時寡言少語,從來不和人提及自己的過去,只默默地待在自己的屋子裡,周圍沒有幾個人主動關注他,而直到多年以後,突然有一天他就成為了人們心目中的英雄。
2019年央視上映了一部紀錄片,其中專門講述了王明健等人隱姓埋名幾十年如一日研究原子彈原料的事情。
有人從裡面隱隱約約看到了王明健的身影,震驚之餘發現,上面的資訊和王明健完全匹配,於是在王明健家鄉當地一下子炸開了鍋。
一傳十十傳百,人們都知道了,原來一直都顯得十分奇怪的王明健,竟然是為國家造原子彈的功臣,是國防英雄。
王明健落了淚,自己這麼多年的付出被更多人看到,他心裡感到了十足的暖意,親朋好友紛紛向他投來讚歎甚至敬仰的目光,再也沒有人覺得他奇怪。
結語
在新中國國防事業的發展中,湧現出了成千上萬的無名英雄,他們學富五車,卻甘願隱姓埋名,在背後默默為國防事業的進步而付出心血甚至生命。
他們每個人的工作經歷都像是一本永遠都讀不盡的書,向我們展現著國家蒸蒸日上的光輝歲月,為我們展望著更加繁榮富強的美好前景。
- 作者:魯道夫
- 編輯:魯道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