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人,他們並未經歷過那個時期,卻好像比誰都懂得那段歷史,開口就是那年月多麼的窮、怎麼地餓肚子,連飯都吃不上,常以樹皮草根充飢。
事實到底是怎樣的呢?是真的就是那些人說的那樣嗎?對一個時代的認識,我們不能只拿它跟幾十年後來相比,同時也要拿它跟它的幾十年前比,只有前後不同時期的對比,才能客觀公正反映一個時期真正的發展與否、進步與否,才能更全面更準確地認識過往的那個時期與鑑別那段歷史。
拿前三十年跟現在比,自然是貧窮與落後的,這是一種自然的發展所體現的前窮後富,不必爭議。但我們更要拿前三十年跟它的前三十年比,才知道它的發展與進步。它的前三十年是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兵荒馬亂的戰亂時期。那些要抹黑前三十年、詆譭前三十年的人們,你們要捫著良心說一說,七十年代比三十年代是進步了、還是倒退了?
顯然,三十年代,正在遭受日本侵略者的蹂躪,兵荒馬亂,90%以上的人住無定所,時刻在躲兵荒。即便是還有的那不窮的10%,他們能夠安居樂業,過著安逸的幸福生活嗎?
而真正的七十年代,教育普及,基本消滅文盲;醫療覆蓋基層,曾經被人們談虎色變的肺結核、天花、小兒麻痺症、瘧疾、血吸蟲病、腦膜炎均在六七十年代攻克。這些是在舊社會想都不敢想的奇蹟。人民在集體所有制下安家樂業,眾志成城地建設社會主義祖國。
難道,這些,比它的三十年前的三十年代差麼?當然,它的後三十年是在它的基礎上又建設發展的三十年,肯定要比它更好啊!可是,我們就有那麼一群人,就是不拿前三十年跟它之前比,卻故意只拿它來跟它的後三十比,進行有意的攻擊與抹黑,用心多明瞭。
可悲的是,我們一批又一批的年輕人,被迷惑,跟著起鬨,被人完全利用,還以為他們懂歷史,瞭解那個時期。
前三十年跟它的前三十年比,那可以說是一個是天上,一個是地下,兩重社會兩重天。那個變化已經不是經濟發展上的變化,而是社會的鉅變,翻天覆地的,其變化的本質不僅僅是自然發展的、經濟與物質層面的好與差了。
時間如梭,想想經歷過前三十年的人們已經到了垂暮之年,而且數量上只有兩億人了。我們作為經歷過前三十年最後時期的最年輕的一代人,有必要對眾說紛紜的前三十年稱之為物質匱乏,糧食不夠吃,常常鬧饑荒,甚至有時吃樹皮草根的那一段歷史來一次公正地澄清,用以還原歷史真相,讓其客觀再現。目的是為了讓後人對那一段歷史有一個全面、客觀與公正的瞭解。
目前尚有人在,已經被說得面目全非;再往後呢?當經歷過那個時期的人們完全不在了的時候,在有些人有目的地吆喝中,曾經那個火紅的年代,激情澎湃的歲月也許就成了冰冷的時代,消沉的歲月,顛覆得面目全非了。
一旦歷史被有意操控,並非給後人的就是準確的真實;一旦歷史被有意抹黑,留給後人的就是黑白的顛倒,好與壞的錯位。
曾經,在歷史的轉折時期,各種思潮湧現,對過去眾說紛紜,很多說法與表述都因個人立場不同而與歷史並非相符。由此讓歷史虛無主義氾濫,造成許多後生對那段歷史感到疑惑,不瞭解客觀真相。久而久之,不免造成一部分不明真相的年輕人跟著起鬨,誤認為那個時期非常貧窮,餓著肚子,鬧著饑荒。
為了避免忌諱,不談政治,本文只針對那個時期被稱之為的貧窮與吃不飽飯進行客觀真實描述,力求做到客觀真實,目的是讓年輕的一代又一代能夠客觀正確地瞭解那段歷史,公正地看待與評價那個時期。
前三十年到底窮不窮?窮是肯定的!說不窮是不客觀的。當然談到窮,我們首先要了解歷史,搞清楚窮的原因。那段時期,窮的背景是,新中國成立時是舊中國留下的一個亂攤子,千瘡百孔,一窮二白。總而言之,各行各業百廢待興。既要鎮反除惡、消滅毒賭黃,又要進行社會主義基本改造。同時要迅速恢復與發展工農業,還要大興教育與發展醫療救治。工作繁重複雜,千絲萬縷都得從頭開始。
大家可以想象,在建國初期複雜而尖銳的階段鬥爭面前、在千瘡百孔的一窮二白的狀態面前,能夠迅速做到從戰亂中安家樂業,大辦工業與大興水利促進農業生產的發展,已是十分不易的了。要想徹底改變與提高廣大勞動人民的生存環境與全面解決糧食問題,讓人民群眾吃飽吃好,毫無疑問,得有一個艱辛創業的過程,要透過奮鬥與努力創造才能實現,不是神仙上帝能夠突然給予的。
透過一代人的艱苦創業,一代人的努力奮鬥,形勢已得到本質的改變與提高。第一個、第二個五年計劃以及緊跟的若干個五年計劃得到超預期的完成,工業產值迅猛提高。舊社會遺留的醜惡現象被迅速清肅,經過土收,廣大人民分得田地;透過社會主義基本改造,建立農業合作社;透過大興水利建設,徹底解決乾旱與洪澇災害,提升農田的豐產能力。
工業得到迅猛發展,迅速從完全的手工業發展到機械工業,從民生工業發展重工業。曾經的“洋火”、“洋油”已不復存在。
舊中國縣以下只有私塾,98%的人是文盲。新中國誕生後,注重全民教育,學校辦到基層,迅速興起得到普及。做到人人都上得起學、人人都必須上學的大好局面。即便因為舊社會無學可上已成人的男女文盲,也透過夜校掃盲的方式進行成人的文化學習。
醫療辦到基層,普及覆蓋全民,惠及廣大人民。舊社會遺留的肺結核、天花、瘧疾、小兒麻痺症、血吸蟲病、腦膜炎等嚴重危害廣大人民生命安全的頑症得到迅速攻克,大大改變了人民的生活環境與提高全民的預期壽命。
上世紀七十年代,中國實行的是計劃經濟,糧食按農村人口和城鎮居民進行分配和供應。
筆者出生於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完整地經歷了那一段歷史。由於高中畢業趕上上山下鄉的時代,和千千萬萬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經歷了農村艱苦歲月的鍛鍊。因此,筆者對那個時期的城市與農村都非常的瞭解與熟悉。針對人們傳說的那個時期吃樹皮草根,餓死不少人的說法,我進行客觀澄清,到底是咋回事。
先講述農村的口糧問題。我下放在江漢平原的北部水鄉湖區,離山區不遠,那裡是種水稻的,一年兩季,暑天正熱的時候由於是“雙搶”特別的忙、特別的累。水稻區,農村分口糧自然是稻穀,沒有雜糧。
現身說法,以江漢平原一帶為例,談農村的口糧分配製度。農村分配糧食是兩種分配製度。一種是按人頭定額,稱為“死口糧”,江漢平原一帶的人頭定額不分大人小孩,人均30斤稻穀。還有一種是按工分分配,稱為“活口糧”,所謂活口糧是按所爭的工分分配,不固定的。一個工分一斤稻穀。那時候不忙的時候是男勞力一天一個工,女勞力是8分。
我們具體算算吧!那時一般家庭四個孩子,加父母六人,死口糧為180斤稻穀。不考慮孩子出工,僅父母一個月是54個工,分54斤稻穀,共234斤稻穀,可以打米164斤大米(100斤打米70斤),6口之家,人均27.5斤。夠不夠吃,基本吧,因為其中有一兩歲的和四五歲的小孩,他們的飯量並不大。如果孩子大一點了,可以出工爭工分了,分的糧食就會更多一點。要說很寬裕,肯定不是的,緊緊巴巴的過日子,決不是傳說的吃樹皮草根。
即便是區域性或大部地區出現乾旱或水災,造成減產,在生產隊口糧不夠的情況下,生產隊不僅不交公糧,相反國家會為這些地方的生產隊劃撥糧食,稱為返銷糧。經歷過六七十年代的老哥老姊妹們,還記得“返銷糧”嗎?記得的出來說說,證實一下吧!
現在還有很多5、60年代出生的人健在。你們可以隨便問,看誰在六七十年代吃過樹皮草根了的!
我們不能昧著良心說瞎話,事實就是事實。有在六七十年代吃過樹皮草根的站出來說說,也用以證實六七十年代到底是不是吃樹皮草根的年代。
當然,我們知道不能以點帶面,之前就已闡明,我下放江漢平原,以那裡的農村論事。不過後來我也進行過很多社會調查,各個地方的分配方案大同小異,只是非水稻區的大米少、雜糧多。
那麼非農業人口的糧食呢?事實上,他們比農村人要穩定有保障。不同年齡段,不同職業所供應的糧食是不一樣的。幹部是27斤,工人是30多斤,體力重的(如拖拉機手)45斤。中學生的指標比較高,主要是照顧學生正是成長階段。
總體上講,那個年代,從一窮二白中起步,由於積弱難返,條件較差,物質比較匱乏,糧食不寬餘,這是真實寫照。但六七十年代比舊社會已好一萬倍,人們早已安家樂業,齊心協力建設社會主義。絕無吃樹皮草根的事在六七十年代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