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在位六十年,是清朝執政時間最長的皇帝。他的統治時期,朝政腐敗、貪汙橫行,但也有許多忠心耿耿的大臣為國效力。其中最出色的要數張廷玉了。張廷玉自幼聰穎過人,曾在康熙、雍正兩朝建立過卓越功勳,被乾隆帝延續重用。
然而就在他高齡78歲時,竟遭到乾隆帝的猜忌,被抄家搜出了驚人的36萬兩白銀財富。乾隆帝本欲嚴懲,但最終卻將財物悉數還給張廷玉。這究竟是何原因?張廷玉這位三朝老臣到底經歷了怎樣的命運際遇?
一、少年英傑顯身手
張廷玉出生於康熙十一年的京師,父親張英乃是當朝大學士。自幼飽讀詩書,他天資聰穎,學識過人。年方十七,張廷玉便以俊逸秀髮,挺拔體態,獲康熙帝賞識。康熙四十三年,帝臨幸暢春園,張廷玉應制作對對聯以侍從。他用詩詞巧妙道出父親近況,詞藻華美,引來聖上歎賞。
康熙帝見張廷玉才思敏捷,當即將他留在南書房,著四品官服,命為庶吉士。自此張廷玉得以親近君王,侍讀經籍。他勤勉好學,孜孜不倦,很快便獲得康熙帝的器重。康熙六十年,張廷玉出任刑部右侍郎,奉命前往山東平定"聚眾劫掠屯莊"案件,處理圓滿,聲名大振。
康熙末年,張廷玉在朝為官,作風正直。當時貪汙腐化風氣盛行,他卻從未徇私舞弊。三任會試考官期間,張廷玉拒收重金賄賂,只收取些許薄酬,清正廉潔。他還親自編纂《大清會典》等重要文獻,為國家立下汗馬功勞。直至康熙帝駕崩,張廷玉已是文武百官中的佼佼者。
二、三朝功勳揚名天下
康熙帝駕崩後,九龍奪嫡一役爆發。雍正胤禛最終登基,張廷玉堅定支援,為其出謀劃策。雍正登基初期,政務繁重,張廷玉日夜侍奉在旁,處理國家大事。他不僅整頓吏治,肅清貪汙,還制定軍機處章程,提高行政效率,解決了流民等社會問題,立下赫赫戰功。
雍正十三年,病重的雍正帝將張廷玉等人封為顧命大臣,並擬下遺詔,讓張廷玉配享太廟。這是當時最高的榮譽,足見雍正帝對張廷玉的倚重有加。乾隆繼位後,也延續了這一安排,任命張廷玉為皇子師傅,託付重任。張廷玉勤勉盡責,每逢乾隆南巡,他都要留守京城,奉旨處理政務。
張廷玉不負眾望,完成了乾隆交付的每一項重任。他不僅通權達變,處理政務無往不利,還博覽群書,編纂了《明史》等重要典籍。乾隆帝對張廷玉的才能讚賞有加,破格將他封為三等伯爵,可謂是殊榮。直至乾隆十三年,張廷玉年屆古稀,乞求告老還鄉,乾隆仍舊不忍釋放這位國之重臣。
康熙帝駕崩後,九龍奪嫡一役爆發。雍正胤禛最終登基,張廷玉堅定支援,為其出謀劃策。雍正登基初期,政務繁重,張廷玉日夜侍奉在旁,處理國家大事。他不僅整頓吏治,肅清貪汙,還制定軍機處章程,提高行政效率,解決了流民等社會問題,立下赫赫戰功。
康熙末年,張廷玉已是文武百官中的佼佼者。九龍奪嫡之役,雍正胤禛力排眾議,最終登基為帝。張廷玉自一開始便堅定支援雍正,為其出謀劃策,成為雍正處理軍國大政的主要助手。雍正登基初期,政務繁重,每日能下旨十餘次,皆由張廷玉辦理。他日夜侍奉在雍正身旁,為國家大事出謀劃策。
當時蒙古準噶爾來犯,清軍不敵,張廷玉便日日從早到晚陪伴在雍正左右,為其制定西北用兵的策略。雍正七年,為方便西北用兵,張廷玉擬定了軍機處的規則,提高了行政效率。他不僅整治吏治,肅清貪汙腐化之風,在穩定社會秩序上也建立了汗馬功勞。
當時廣州、浙江一帶出現了大批流民,他們聚集在深山老林,不願重新編入朝廷,成為地方之患。張廷玉提議區分流民,對有技能者准許參加考試,並將流民劃分為小組以便管理,有效緩解了邊疆不穩的局面。他還上奏朝廷對欠糧欠稅之人寬限一年,使一千四百多人免於牢獄之災。
在整頓刑律方面,張廷玉指出刑部濫權的弊端,提出改革意見,避免了無數冤案錯案的發生。他還編纂了《明史》等重要典籍,為國家立下了汗馬功勞。
雍正朝權傾朝野
雍正十三年,病重的雍正帝將張廷玉等人封為顧命大臣,並擬下遺詔,讓張廷玉配享太廟。這是當時最高的榮譽,足見雍正帝對張廷玉的倚重有加。乾隆繼位後,也延續了這一安排,任命張廷玉為皇子師傅,託付重任。
張廷玉勤勉盡責,每逢乾隆南巡,他都要留守京城,奉旨處理政務。乾隆將科舉考試、選拔人才、推薦官員等重任都交給了張廷玉。他不僅出色完成了乾隆的任務,還通權達變,處理政務無往不利,博覽群書,編纂了《大清會典》、《世宗實錄》等重要文獻。
乾隆帝對張廷玉的才能讚賞有加,破格將他封為三等伯爵,可謂是殊榮。直至乾隆十三年,張廷玉年屆古稀,乞求告老還鄉,乾隆仍舊不忍釋放這位國之重臣。
張廷玉在乾隆朝屢建奇功,他不僅在政治軍事上建樹卓著,更是以高尚的品德和清正廉明的作風贏得了乾隆的賞識。早在康熙朝,張廷玉就以拒絕賄賂、懲治貪官的作風著稱於朝野。他三任會試考官期間,在當時考官收取"紈敬"的風氣盛行下,張廷玉不僅在考前就規避送禮之人,在考後也只收取一點點薄酬,從不收取重金賄賂。
這種清正廉明的作風,使張廷玉在康熙、雍正兩朝就樹立了良好的聲譽。進入乾隆朝後,他依舊保持著自己的高尚品德,行得正、坐得端,贏得了乾隆的賞識和信任。正是憑藉著過人的才華和高尚的品德,張廷玉才能在三朝執政,一路青雲直上,最終被乾隆破格封為三等伯爵,可謂是殊榮非凡。
三、乾隆帝疑神疑鬼
乾隆三年,乾隆帝準備親臨國子監,行"三老五更"古禮。這項繁文縟節的禮儀,自宋朝便已簡化,到了元代更是不復存在。張廷玉勸阻乾隆,認為古禮需大量人力,目前情況不宜行此禮。乾隆雖未動怒,但張廷玉的直言已觸其黴頭。
乾隆八年,朝中有人上奏,建議改革科舉考試取士之法。張廷玉卻固執己見,主張沿襲舊制,並拒絕"均田限田"的建議,理由是改革過於困難。乾隆對張廷玉的頑固態度雖有不滿,但尚未對其加以懲處。
時至乾隆中期,張廷玉已年過古稀,言行舉止愈發激動,脾氣也變得固執暴躁。他三朝老臣的身份使他常常"倚老賣老",加之乾隆帝多疑的性格,兩人的嫌隙也就漸生。
乾隆登基後,朝中滿漢矛盾日益加劇。作為漢臣領袖的張廷玉,與滿臣領袖鄂爾泰的衝突也愈演愈烈。每當鄂爾泰有絲毫過錯,張廷玉便加以嘲諷,使鄂爾泰無地自容。這加劇了乾隆對漢臣的猜忌之心。
此外,張廷玉在朝中也屢屢與乾隆的親信發生矛盾。乾隆四年,張廷玉上疏直斥乾隆的心腹大學士阿桂的錯誤,遭到乾隆的不滿。乾隆十年,張廷玉又與軍機大臣索尼嚴重對立,雙方互相參劾,最終索尼被革職查辦。
隨著年歲漸長,張廷玉的脾氣越發暴躁,言行愈加放肆。乾隆十一年,張廷玉在上諭時直斥乾隆的決策有失公允,言辭激烈,乾隆勃然大怒,當場將其革職查辦。
乾隆十一年九月,乾隆帝下令對張廷玉私家財產進行蒐括。當時張廷玉已高齡七十八歲,乾隆對其嚴加盤問,並將其囚禁於北京西直門內。經過一番搜查,竟從張廷玉家中搜出白銀三十六萬兩之多,數目驚人。
對於這筆鉅款的來歷,張廷玉供稱均系自己多年儉樸積攢所得。然而,乾隆並不完全相信。他認為,即便張廷玉三朝為官,俸祿豐厚,但要積攢如此鉅款,其中定有貪汙受賄的嫌疑。
乾隆本欲嚴懲張廷玉,但最終還是從寬發落。原因有三:一是張廷玉確有多年儉樸節儉的好習慣;二是張廷玉畢竟是乾隆的老師,頗有師生情分;三是乾隆顧及先帝遺訓,不忍對張廷玉苛刻。
經過一番思慮,乾隆最終將蒐括的白銀悉數還給張廷玉,並將其釋放回家。不過,張廷玉的官職已被革去,從此退出朝政,過著普通生活,直至次年離世。
四、乾隆帝寬宥張廷玉
乾隆十一年九月,乾隆帝下令對張廷玉私家財產進行蒐括。當時張廷玉已高齡七十八歲,乾隆對其嚴加盤問,並將其囚禁於北京西直門內。經過一番搜查,竟從張廷玉家中搜出白銀三十六萬兩之多,數目驚人。
對於這筆鉅款的來歷,張廷玉供稱均系自己多年儉樸積攢所得。張廷玉自幼家教嚴格,勤儉持家,即便官運亨通,俸祿豐厚,他仍過著勤儉節約的生活作風。康熙、雍正兩朝,張廷玉屢次拒絕重金賄賂,僅收取些許薄酬,清正廉潔。乾隆朝時,他雖已年過古稀,但依舊保持著自己的高尚品德,行得正、坐得端,可謂是清流出汙泥而不染。
然而,乾隆並不完全相信張廷玉的解釋。他認為,即便張廷玉三朝為官,俸祿豐厚,但要積攢如此鉅款,其中定有貪汙受賄的嫌疑。乾隆本欲嚴懲張廷玉,但最終還是從寬發落。
原因有三:一是張廷玉確有多年儉樸節儉的好習慣,乾隆也曾親眼目睹過他的清正廉明;二是張廷玉畢竟是乾隆的老師,頗有師生情分;三是乾隆顧及先帝遺訓,不忍對張廷玉苛刻。
經過一番思慮,乾隆最終將蒐括的白銀悉數還給張廷玉,並將其釋放回家。不過,張廷玉的官職已被革去,從此退出朝政,過著普通生活。
乾隆十二年,張廷玉離世,享年八十歲。乾隆帝聞訊後,親自為張廷玉撰寫祭文,並命人將其安葬於陵園之內,可謂是給予了極高的禮遇。
張廷玉一生忠心為國,在康熙、雍正兩朝立下赫赫戰功,被乾隆帝延續重用,官拜總理事務大臣,封為三等伯爵。雖然晚年遭到乾隆的猜忌,被抄家蒐括,但最終乾隆還是寬宥了這位老臣。
張廷玉能獲此殊榮,不僅僅是因為他的才華出眾,更重要的是他一生行事清正廉明,忠心耿耿。正是這種高尚品德,贏得了三朝皇帝的賞識和信任。他的一生經歷,堪稱是清朝漢臣中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