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淄博燒烤火爆出圈,博山也借淄博燒烤的熱度迅速紅火起來,一時間,品優價廉的博山陶瓷、琉璃、美食受到各地遊客的青睞。人們在賞美景、品美食的同時,也為博山優美的風景所吸引,紛紛到各景區景點遊覽參觀、打卡留念。
博山地處淄博市南端,境內多山,“博山”地名即由此而來。提到博山,人們很自然地會想到境內那一座座連綿不絕的山嶺。博山境內分佈著1300多個山頭,其中海拔800米以上的山峰有47個,500-800米的山峰81個。由山區構成的博山,地勢南高北低,水系大致從南往北流,東、西、南三面環山,往北漸為平原。在這樣的一塊土地上,經過幾千年的孕育和積澱,形成了獨特的自然風光。早在2002年,博山就被國務院命名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森林覆蓋率高達47.85%,生態旅遊景區面積佔到了全區總面積的三分之二以上,集“山、水、林、泉、洞”之勝,全區擁有景區景點200餘處,是山東省A級景區最多、旅遊資源最豐富的區縣之一。景區內山清水秀、洞奇谷幽,有4A級原山國家森林公園和3A級魯山國家森林公園,有中國最古老的長城“齊長城”等一批鍾靈毓秀的景點,流連於此,讓人陶然忘歸。
博山”地名的由來還與古代傳說中的海上仙山“博山”有很大關係。據傳,漢武帝信奉道教,道家傳說東方海上有仙山,名曰“博山”。山上居仙人,有長生不老藥。漢武帝就讓人將傳說中的博山景象製作成“博山爐”,意在沾仙氣,求不老。“博山爐”爐體呈山形,其間雕有云紋、仙人、瑞獸等,於爐中焚香,輕煙飄出,有祥雲繚繞之效果,彷彿傳說中的仙山“博山”。自此之後,博山爐歷經多個朝代而傳承不衰,造型日漸複雜,工藝更加精湛,但其“仙山”的總體意象卻一直未有改變。
清雍正十二年(1734),顏神鎮撤鎮升縣,眾人有感該地山豐 水潤,物產豐饒,置身其中如臨仙境,又加上境內山頭眾多,遂將新設立的縣命名為“博山縣”,由此也可看出人們對博山風景的喜愛與推崇。
二山相對出奇峰
博山環山帶水,萬峰攢簇,從高空俯瞰,群山合抱中的博山,南峙魯山之雄,峻極平雲;西聳原山之秀,勢壘千盤;淄水東環而為帶,孕育泱泱齊風;孝水北折而為襟,造就魯中文明。而其中較為典型的自然景觀則當屬魯山和原山。
魯山是泰山山脈的一個支脈,整座山為綠植所覆,山上碧草如茵,佳木青秀,在博山的東南界上形成了一道綠色屏障。豐富的山林資源,為當地人民“靠山吃山”、砍柴採藥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在博山的傳說中,魯山的得名與魯班有關。此說於史無證,但卻折射出博山人民對民間能工巧匠的喜愛與推崇。
魯山不僅地理位置和自然環境優越,歷史積澱亦十分深厚,元明清三朝,此處都有養馬場,前後達600餘年。
民國《續修博山縣誌》記載,魯山頂上曾有一座天仙聖母祠,山頂北面有一塊巨石,遠望像極駱駝,故名臥駝峰。臥駝峰下有一座駝禪寺,據寺內碑文記載,它始建於南北朝梁武帝時期,明嘉靖年間進行大修,寺內除大雄寶殿外,還有志公廟和志公塔。此寺距今已有1400餘年,是魯山地區香火最旺的寺院。每年的農曆三月十五日是魯山廟會,屆時四方香客雲集,達數萬人之多。
原山又名飴山,俗稱馬耳山。因山上有禹王祠,又稱禹王山。原山也是泰山的支脈,主峰海拔800米,綿亙100千米,是汶水、孝水發祥地之一。“禹山積雪”為博山舊八景之一,博山繞城諸山皆為其餘脈。民間相傳,此山常被城中百姓視為晴雨表,如果山巔有帽雲,則大雨將至,雨收則散,很是神奇。
原山山脈的主峰之一是小頂山,也稱鳳凰山,(康熙)《顏神鎮志》記載:“鳳凰山……上建泰山碧霞行宮,俗因稱為‘小頂’。”泰山之頂被稱為“岱頂”,“小頂”的稱呼就是比附泰山而來,因此趙執信《原山考》中稱小頂山為“副嶽”,(康熙)《顏神鎮志》稱小頂山為“小泰山”,也是同樣的緣故。(康熙)《顏神鎮志》記載“碧霞元君廟在鳳凰山頂,各郡縣人民有香願不能至岱者,於此焚祝而去”在淄萊一帶信眾的心中,小頂山是可以替代泰山的。
歷史上,小頂山曾是春秋戰國兵家爭戰之地,也是重要的宗教活動場所。宋代玉皇宮、明代紅門和泰山行宮、清代呂祖廟等文物古蹟掩映於密林之中,碧綠如翡翠的山巒蜿蜒起伏,將山城包攬其中,形成一道天然的綠色屏障。
石海是小頂山上最有代表性的自然景觀,屬標準的喀斯特地貌,是我國北方罕見的自然奇觀。2億5000萬年前,這裡還是一片海洋,由於地殼運動、海陸變遷,此地石灰岩經過漫長地大陸抬升運動形成了石海。這片石海有三十多畝,放眼望去,大大小小的石塊如海洋中的波濤,滾滾湧起,團團簇擁。石海中間雜草叢生,藤蔓纏繞,人在其中,如泛舟碧波,有心曠神怡之感。
巍峨起伏、挺峻高拔的大山為當地百姓提供了取之不盡的資源,也造就了博山人堅忍不拔的性格。博山的先民憑藉優越的自然環境和不畏艱難險阻的毅力,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蹟。
紅葉柿岩層林盡染
紅葉柿巖位於博山區和尚房村,地處原始古老峽谷之中,群山懷抱,具有獨特原生態鄉村氣息。紅葉柿巖建築依山而建,青石砌房,紅瓦覆頂,有至今保留完好的清古建築。每年秋季時節,萬畝原生紅葉林競相爭豔,如紅霞一般盡染漫山層林,吸引大批遊人前往觀賞。
紅葉柿巖古時稱為鹿岑,它四面環山,群峰夾峙,溝壑相連,更有柿林千樹,高下扶疏,山泉水響,林木幽深,為不可多得的避暑盛地。清朝初年,本地人孫禹年為躲避兵亂,選擇在此築石樓避居。石樓地勢較高,“自下望之,欄杆戶牖,悉在雲中矣。”因該地清淨,又加上孫禹年比較好客,這裡也就成為附近文人墨客雅集的一處聖地。
坊間相傳,康熙年間的一個深秋時節,孫禹年與內閣大學士孫廷銓等人悠遊山林,見滿山柿林,紅果累累,金葉掩映,深谷生輝。孫禹年就對孫廷銓說:“鹿岑柿樹眾多,高山上下參差,與其稱之‘鹿岑’,倒不如叫‘柿巖’為妙。”孫廷銓連連稱讚,並賦詩《柿巖贈禹年》一首,其中有“嚖嚖初蟬靜處分,石門小築掩斜曛。山從屋上嵐煙合,水抱村流澗響聞”詩句,其中“石門小築”就是孫禹年的石樓宅院,而後兩句則將柿巖景色刻畫得入木三分,此後,“柿巖”便代替“鹿岑”之名,開始流行於世。
柿巖東邊多紅杏,西邊多海棠,春秋臨望,爛若雲霞,又加上樹木眾多,即使盛夏時節也是畟畟涼生,成為人們避暑納涼的好去處,柿巖也因此成為四方雅士的打卡之地。根據本地史料記載,清初著名文人王漁洋、高珩、孫廷鐸等都多次到柿巖遊覽,並留下大量詩作。短篇小說之王蒲松齡與孫禹年私交甚好,他也時常到柿巖拜謁孫禹年,雖然沒有詩作留世,但卻在傳世之作《聊齋志異》中將孫禹年定為《山市》《鴿異》兩篇的主角。蒲松齡的好友張篤慶在遊歷柿巖後,也曾發出“樹蔭孤巖留夏雪,人從眾壑辨晴陰”的感慨。
2020年10月,柿巖在經過重新包裝後,以“紅葉柿巖”面世,利用“長城、琉璃、紅葉、山水、古村”五大資源優勢,打造了七彩玻璃棧道、鋼格懸空棧道、柿巖古村、齊長城文化長廊、中國國家地理營地等24 個專案和產品。同年,隨著電視連續劇《綠水青山帶笑顏》的拍攝和在全國播出,作為景區拍攝原場地,紅葉柿巖迅速出圈,成為人們的遊覽聖地。每年秋季的萬畝紅葉,則更是讓紅葉柿巖成為魯中地區著名的旅遊景點,並在全國迅速走紅,成為千萬粉絲爭相觀光遊覽的網紅打卡地。從開業至今,短短3年時間,紅葉柿巖已接待遊客300餘萬人,成為鄉村振興示範專案的典範。
顏神古鎮窯火千年
宋朝時期,博山陶瓷生產進入全盛;金元時期,博山地區已經成為魯中的陶瓷生產中心,方圓二十里範圍內即有十餘家大型窯場,尤其是博山山頭一帶,更是匠人云集,三步一窯,五步一鋪,幾乎家家戶戶都以陶瓷為業。這一時期,山頭地區不僅開始燒製“雨點釉”“茶葉末釉”陶瓷產品,其他陶瓷器物如碗、盤、杯、罐、枕、盞等各類日用品造型樸實厚重、富有變化,充分展現了宋代博山山頭地區較高的陶瓷製作技藝。
從那時起,熊熊燃燒的窯火就伴隨著窯工的吆喝和市井的煙火,穿越千年,造就了瓷窯比街、作坊同鄰的古窯村,更曾經誕生了亞洲最大的陶瓷廠。
顏神古鎮就坐落在山頭古窯村中。據史籍記載,明清時期,這裡有圓窯170餘座,窯工更以千數,幾乎家家戶戶都燒窯製陶,為人們日用生活提供了數不清的陶瓷製品。今天的古鎮仍然儲存著13座古窯,這些古窯連同深邃厚重的青石巷、燒痕斑駁的匣缽牆,展現了滄桑的歷史,也留下了沉澱的歲月。
2018年,顏神古鎮專案開始開發,以古窯村為主體,對13座古窯、老廠房和傳統歷史街區升級開發,將方正的廠房、高聳的煙囟、長長的隧道窯都進行重整修葺,保護性開發讓一座穿越千年的歷史文化名村,成為了集觀光遊覽、休閒度假、商務會展、創意文化等旅遊業態為一體的綜合性旅遊度假小鎮。
讓每一個歷史場景與當代生活接軌,讓當代審美與古代匠人智慧結合,是顏神古鎮開發者的最高要求,他們尊重這塊土地所有的過往,也嘗試用現代的方式來表達敬意。在這樣的理念加持下,他們又先後開發建設了度假酒店、民宿,地方特色民俗、美食街區,陶琉精品展示、交易市場,民間地方藝術品收藏博物館群,全國大專藝術院校學生實習培訓基地,陶琉文化為主題的少年兒童藝術教育研學基地,以及北方區域的藝術家聚叢集落等眾多附屬設施,顏神古鎮也因此成為魯中地區參與度和體驗感極高的旅遊度假目的地。
作者簡介:李福源,現任博山文化研究院副院長,多年來致力於地域文化研究與挖掘,著有地方文史專著《因園史話》,合著《博山歷史編圖錄》,主編《文化淄博·博山卷》《淄博地名史話》等書籍,先後在《》《春秋》《作家文摘》《文史天地》等發表文章70餘篇,現為山東省古典文學學會會員、淄博市民俗文化研究會理事、齊文化研究院特邀研究員、博山區新時代文學藝術家協會文化顧問。
壹點號 文學博山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尋微信小程式“齊魯壹點”,全省800位記者線上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