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特丹面向大西洋,是歐洲第一大港所在地、荷蘭第二大城市,素來有“歐洲門戶”之稱。
我們一行人拜訪這個“歐洲門戶”,其實有些臨時起意,主要是為了看那座可以像大門一樣開啟和關閉的特殊防洪大壩——馬仕朗攔海長堤(荷蘭語:Maeslantkering)。聽同行嚮導介紹,工程共花費超過9億美元,大家都很好奇。
馬仕朗攔海長堤是20世紀90年代歐洲最大的水壩工程。它的長度合計有300多米,與埃菲爾鐵塔的高度基本一致,而鋼結構重量卻是後者的4倍。“攔海長堤的非凡之處在於利用兩個球形轉軸,分別水平和垂直移動兩個巨大的白色鋼構閘門,使大壩成為浮動式建築。”嚮導自豪地介紹。
我們都知道荷蘭是低地國家,有2/3的土地面積低於海平面。千百年來荷蘭人一直奮鬥在對抗海上風暴潮的第一線,在1953年毀滅性洪災重創荷蘭西南部之後,他們下定決心啟動“三角洲工程”並耗時近半個世紀得以完成。而馬仕朗攔海長堤正是“三角洲工程”的最後一項,其建造目的就是保護鹿特丹,並守衛荷蘭南部超過百萬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我們駕車到達長堤旁訪客中心時已是下午。剛開啟車門,就感到來自大西洋的海上橫風直直打到身上,稍稍定神後向西北遙望,是著名的荷蘭角港,與北海水天一色;往東南,順著河道遠眺,鹿特丹城的西南岸線若隱若現。
當然,近在眼前的攔海長堤,才是此時此刻的主角。從東方人的視角看,一邊一個的巨大白色鋼構閘門如同兩把巨型摺扇,被荷蘭人小心翼翼地安放在通向鹿特丹的河道兩側。對此,在訪客中心工作的兩位荷蘭小夥介紹起來如數家珍:“當水位正常時,兩扇閘門全開,這時船隻可以自由進出鹿特丹港;當大潮來臨時,兩扇閘門將浮起,並被驅動至河中,兩扇閘門將剛好攔截全部河道,隨後,垂直的閘板將會沉入水中,與河道底部的地基完全結合。”
“整個工程的關鍵是兩個直徑達10米,重達680噸的球形轉軸。而這一切,是由計算機決策系統自主實現的。閘門的控制執行完全取決於系統所採集到的氣象資訊,沒有任何個人有權決定何時、是否關閉閘門,從而杜絕了出現人為錯誤的可能,可以說是排除了一切感情色彩……”
今天回想起來,這個系統就很有點《流浪地球2》中的高階人工智慧系統MOSS的味道。
其實,比較難能可貴的是,馬仕朗攔海長堤的兩扇鋼構閘門不僅有實用功能,它們的顏值也確實很高,由於被設計成極具現代感的白色鏤空結構,加上平時大部分時間靜靜停靠在河道兩岸,它們彷彿一道敞開的鹿特丹港的白色大門,不時有一條條巨型貨輪穿行而過,繁忙而有序。
參訪全程結束時,已近傍晚。接下來是去離大海更近的荷蘭角港,還是到鹿特丹去看“歐洲之桅”和伊拉斯謨橋,我們一時拿不定主意。最終大家一致決定車覽鹿特丹的市容,看完了堤,去看看“桅”。
沿著運河從西向東進入市區,就能遠遠地看到這座129米高、造型如同桅杆般的鹿特丹地標性建築了。建於1960年的它,在當時對大部分民眾來說是一個現代化、代表未來希望的象徵。這“歐洲之桅”與擁有風帆造型的伊拉斯謨橋遙遙相望,組合起來呼應著鹿特丹“歐洲第一港”的聲名,不禁讓人想起這“桅杆”之下,多少遠行的海船終於回到港灣,遠洋的疲憊一掃而空。
這一刻殘陽西沉,天色漸暗,鹿特丹華燈初上,這個世界聞名的航運中心積澱數百年風華,始終向領先時代的前沿技術、向人類對超大型工程的暢想敞開懷抱。這或許正是其幾度興衰依然不倒的原因之一。
(作者繫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工商管理學院副教授)
欄目主編:伍斌 曹靜 文字編輯:彭德倩
來源:作者:張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