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許昌別稱許都,是漢魏故都,位於河南省中部、黃淮平原的西部,地勢西高東低,潁河、北汝河穿境而過。下轄2個縣(鄢陵縣、襄城縣)2個區(魏都區、建安區)代管2個縣級市(禹州市、長葛市),總面積497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30多萬,2022年GDP總量3747.8億元。與鄭州市、開封市、周口市、漯河市、平頂山市交界。
許昌是華夏文化的重要發祥地,是大禹受封之地、是戰國七雄韓國的國都所在、中原城市群、中原經濟區核心城市之一,全國四大中藥材集散地之一,是鈞瓷發源地。這裡是謀聖張良故里,南楚開國之君馬殷故里,曹操首席謀士荀彧、郭嘉、徐庶故里,畫聖吳道子故里,還有諸如推行削藩的晁錯、樂舞始祖葛天氏、笑林始祖邯鄲淳等眾多歷史名人故居。這裡有漢魏古城、曹丞相府、春秋樓、晉楚鄢陵之戰發生地、唐雎不畏強暴敢於鬥爭的愛國精神發源地。
本文筆者將和大家一起領略漢魏故都許昌下面的兩縣兩區兩市,並作一定的概況,方便大家能更好的瞭解這裡的風土人情。
魏都區
許昌市府所在地,下轄13個街道,總面積9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0萬,2022年GDP總量462.6億元。魏都區位於許昌市的中心城區,清潩河、清泥河穿城而過地勢平坦,四周被建安區環繞。
過境交通線路:鐵路(京廣鐵路)公路(107/240國道)
魏都區在夏商時期是昆吾族居住地,西周初年封太嶽後裔姜文叔於許,稱許國。春秋戰國時期先後為鄭國、楚國、韓國、魏國所佔,秦置許縣屬潁川郡。兩漢時拆分為潁陰縣和許縣,曹魏改為許昌縣,南北朝時屬許州治所在長社縣。隋朝時改為潁川,北宋時許田縣併入長社縣仍為許州治所,明朝時裁撤長社縣,許州劃屬開封府。民國時期魏都區為許昌縣,1960年併入許昌市,1970年成為縣級市屬許昌專區,1986年許昌專區改為許昌市,原許昌縣級市改為魏都區。
主要景點:許昌霸陵橋、關帝廟、許昌春秋樓、曹丞相府、曹魏古城
特產和民俗:許昌胖東來
建安區
下轄4個街道,7個鎮、7個鄉,總面積1002平方公里,人口70多萬,2022年GDP總量614.4億元。建安區是10萬年前古人類頭蓋骨化石“許昌人”出土地、是全國商品糧生產基地、處在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區,位於許昌中部,地勢平坦多平原崗地,與禹州市、長葛市、鄢陵縣、臨潁縣(漯河市)、襄城縣、魏都區交界。
過境交通線路:鐵路(京廣鐵路、鄭阜高鐵、三洋鐵路)公路(京港澳高速、鹽洛高速、許信高速、蘭南高速、許廣高速、107/240/311國道)
因建安區在區位上環繞魏都區,兩地的歷史沿革近乎相同,轄區南部在解放初期為臨潁縣轄地,1948年臨潁縣的繁城、杜曲兩個區劃屬許昌縣隸屬許昌專區。1960年併入許昌市,蔣李集公社劃歸許昌專區農場。1961年至2016年稱許昌縣,2016年11月撤縣設建安區。
主要景點:楊水才紀念館、華佗墓、許昌白兔寺、天寶宮、靈井遺址
特產和民俗:鐵礦儲量2.63億噸、煤礦探明儲量1.36億噸、腐竹產量全國第一
禹州市
古稱陽翟,下轄5個街道、19個鎮、2個鄉,總面積1469平方公里,人口130萬,2022年GDP總量926.9億元。禹州市因大禹治水有功受封於此而得名,是戰國時期韓國的都城、是鈞瓷的唯一產地、明清時期全國四大中藥材集散地之一,地處許昌西北端是三市交匯地帶,屬伏牛山餘脈與豫東南平原過渡地帶,潁河穿境而過,形成了西北高東南低的地形,與長葛市、建安區、襄城縣、郟縣(平頂山市)、汝州市(平頂山市)、登封市(鄭州市)、新密市(鄭州市)、新鄭市(鄭州市)交界。
過境交通線路:鐵路(鄭萬高鐵、禹登鐵路、鳳鄲鐵路、平禹鐵路)公路(鹽洛高速、鄭欒高速、焦平高速、鄭南高速、234國道、103/231/235/237/319省道)
禹州市古城夏邑,夏禹始封於此。西周初期封武王之弟於康,春秋時期屬鄭國稱“櫟邑”。戰國時為韓國都城改為陽翟,秦漢時為潁川郡治所。魏晉時為陽翟縣,南北朝時稱郡,隋朝時劃屬汝州,唐時屬洛州,金國時更名鈞州,元代時將新鄭、密縣劃入鈞州屬開封府。明初撤銷陽翟縣,因避諱明朝萬曆帝改鈞州為禹州,清朝時從許州劃屬開封府。民國時更為禹縣,抗戰時期在神垕組建禹縣抗日民主政府,1948年9月獲得解放。1996年撤銷城關鎮,設立4個街道,2021年撤銷褚河鎮設立褚河街道,實行城市管理體制。
主要景點:神垕古鎮、大鴻寨國家森林公園、中國鈞瓷文化園、禹州鈞官窯址博物館、吳道子故里、後漢皇陵、周定王陵、陽翟古城牆、大禹像、懷幫會館、白沙湖
特產和民俗:鈞瓷、禹州藥會、順店刺繡、弓子鑼舞、禹州烙畫、順店打鐵花
長葛市
下轄4個街道、12個鎮,總面積650平方公里,人口70多萬,2022年GDP總量832.9億元。長葛市是千年古縣、是樂舞始祖葛天氏的故里、是全國商品糧生產基地、是全省最大的粗梳毛紡工業基地,地處許昌北部是三市交匯地帶,大多數是平原地帶,與新鄭市(鄭州市)、尉氏縣(開封市)、鄢陵縣、建安區、禹州市交界。
過境交通線路:鐵路(京廣鐵路、鄭萬高鐵、鄭合高鐵)公路(許昌繞城高速、京港澳高速、蘭南高速、鄭南高速、107/240國道)
長葛市古屬鄭國,戰國時期先後為韓、魏領地,改名長社。秦時開始置長社縣屬潁川郡,北魏時許昌城被毀,潁川郡治所遷至長社縣,後屬許州。隋朝改長社為潁川縣,後又拆分出長葛縣直至清末都是隸屬許州。民國時期劃屬開封,建國後劃入許昌專區,1993年成為縣級市,2016年增福廟鄉、官亭鄉撤銷改為鎮。
主要景點:中原大鐵佛寺、佛耳崗水庫、葛天氏故里、禪靜寺造像碑、十二連城
特產和民俗:老城蓮花燈舞、大周黃蠟、董村木杆秤、長葛絨、石固肘擱、常莊豆腐
鄢陵縣
下轄12個鎮,總面積866平方公里,人口50多萬,2022年GDP總量400.5億元。鄢陵縣是晉楚鄢陵之戰發生地、南楚國君馬殷故里、是我國北方最大的花卉產銷基地有中國花木之鄉美譽、是全國優質棉花種植基地、有中國長壽之鄉的美譽,地處許昌最東端是三市交匯地帶,屬黃河沖積平原地勢平坦,與尉氏縣(開封市)、扶溝縣(周口市)、西華縣(周口市)、臨潁縣(漯河市)、建安區、長葛市交界。
過境交通線路:鐵路(鄭阜高鐵)公路(鹽洛高速、蘭南高速、安羅高速、230/311國道、223/319/321省道)
鄢陵縣在西周初年為鄢國,春秋時為鄭國屬地改為鄢陵,公元前575年晉國與楚國爭奪中原霸主地位在此爆發鄢陵之戰,晉國稱霸中原,三家分晉後劃屬韓國後被魏國奪去,秦國時劃屬潁川郡。西漢始建鄢陵縣屬潁川郡,南北朝時改屬許昌郡,隋朝時劃屬許州後改屬洧州,五代十國至清末劃屬開封府。解放戰爭時期屬豫皖蘇邊區一專署,1949年劃入許昌。
主要景點:許由墓、乾明寺塔、尹宙碑、興國寺塔、花都溫泉度假區、五彩大地、鄢陵花博園、鶴鳴湖、曹彰墓、臘梅園
特產和民俗:臘梅、箱包皮具產業基地
襄城縣
下轄9個鎮、5個鄉、2個街道,總面積920平方公里,人口67.5萬,2022年GDP總量509.4億元。襄城縣是平煤集團的主要煤田、是中國菸草文化之鄉和中國菸草文化研究基地、是全國烤煙出口基地縣被偉人讚譽為“菸葉王國”、是生產豆製品的首選基地,位於許昌西南端是三市交匯地帶,多平原丘陵地形整體西高東低,與禹州市、建安區、臨潁縣(漯河市)、郾城區(漯河市)、舞陽縣(漯河市)、葉縣(平頂山市)、衛東區(平頂山市)、郟縣(平頂山市)交界。
過境交通線路:鐵路(平禹鐵路、孟寶鐵路)公路(焦平高速、許廣高速、234/311/344國道、103/238/322/325省道)
襄城縣古為春秋時期鄭國的氾地後被楚國所佔,楚靈王時在氾之西北隅築新城,因周襄王曾居此,故名“襄城”。秦置襄城縣屬三川郡,魏晉時為襄城郡,北周時劃屬汝州,隋朝時劃屬潁川郡。唐朝時劃屬許州,五代十國後期屬汝州,元朝時劃屬許州隸屬開封,明清沿用。1947年12月襄城縣獲得解放,1949年劃屬許昌,1986年為平頂山市轄縣,1997年劃屬許昌市。
主要景點:古城牆、百寧崗五嶽廟、紫雲山、乾明寺、文廟
特產和民俗:礓石豐富、“襄城烤煙”、“襄城紅薯”
注:參考2022年經濟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