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古城開城儀式(資料圖)。石榴雲/新疆日報記者 韓沁言攝
天山網/新疆日報記者 韓沁言
晨光熹微時,長號響亮、鼓點飄揚、絲竹悅耳,喀什古城開城儀式準時上演。
在這裡,漢代的“班超”與清朝的“香妃”共迎八方來客,騎毛驢的“阿凡提”和穿著艾德萊斯綢彩裙的時尚少女翩翩起舞。
2000多年前,絲綢之路駝鈴聲響起,喀什便在華夏文明的滋養中生長。
上下千年,風煙萬里。走進喀什,如同閱讀一部厚重的文獻,如同在現代與歷史中往返穿越。這裡高樓林立,古巷幽深,繁華熱鬧的街區裡,有著絲路古道的千年遺韻。喀什,面向未來而又緊連著歷史的根系。
歷史文脈延綿不絕,文化遺存璀璨豐富,自然人文交相輝映。龍年除夕,在中央廣播電視總檯《2024年春節聯歡晚會》 喀什分會場的歌聲裡、笑臉中,人們將看到古老與現代、傳統與時尚在喀什的和諧共生。
時代潮流湧動,城市拔節生長。喀什,這座昔日的絲路名城正在煥發新的蓬勃活力。
歷史之城,蝶變新生
立春,登上耿恭祠俯瞰喀什古城,如同開啟一幅新疆版的“清明上河圖”:街巷曲徑通幽,民居錯落有致,手工藝作坊的敲打聲清脆悅耳,百年茶館和咖啡店顧客盈門……
“花”豔喀什古城(資料圖)。阿布來提·玉素甫攝
歷經千年,喀什古城生機勃勃。
喀什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次第展開。
喀什,古稱“疏勒”,古絲綢之路中西交通的咽喉和樞紐,堪稱我國西部最早的國際市場和門戶之地。
馬可·波羅曾描述喀什:“有不少商人由此地出發,經行世界貿易商貨。”
清乾隆時期,在喀什噶爾舊城旁新修徠寧城,再度帶動喀什成為興盛之地。《新疆回部志》記載:“徠寧城仰瞻宮廟之輝煌,憑臨城池之壯麗,居然新疆一都會矣!”
馬可·波羅與清人相隔數百年,對喀什城評價如一,可見喀什城長期以來就是絲綢之路上的一座重要商埠。
喀什城始建於何時,已無可考。《漢書·西域傳》中記載:“疏勒國,王治疏勒城……”,這是2100餘年前張騫對喀什的最早文字記錄。
從古都西安到古城喀什,古絲綢之路串起了無數座城池,喀什便是其中之一。
“喀什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修繕加固後的喀什古城成為新疆第一個國家5A級歷史人文景區。”喀什古城景區管理委員會對外宣傳科科長阿地力江·阿不都卡德爾說。
傳統與現代在喀什和諧共生(資料圖)。武勇攝
“不到喀什,就不算到新疆”。這句話被印在了喀什古城的牆上。而當地還有一句話:“不到古城,就不算來過喀什”。
千百年來,喀什古城演繹著無數歷史的傳奇。在這裡,來來往往的有剽悍的騎士、揚鞭的牧民、跋涉萬里的商人、信仰虔誠的僧侶、承擔使命的使者……在遊牧文明向現代文明轉型的過程中,喀什古城積澱下了豐厚的歷史與人文遺產。
新時代到來,國家賦予喀什更重要的使命。
2010年,一項投資70.49億元,涉及約22萬人口的喀什古城區改造工程全面啟動。按照“修舊如舊”原則,49083戶具有歷史文化價值的傳統民居在保留原有空間格局的基礎上得到修繕加固,一條條古巷相繼打通翻建,一個個獨具特色的街區漸次規劃落成;分佈在古城各處的遺址故居、亭臺樓閣或新建、或重修、或裝飾,展現出新的面貌。
花盆巴扎、鐵匠巴扎、帽子巴扎、手工藝品巴扎、汗巴扎文化街區、古城印象一條街、九龍泉特色商業街……整潔的道路、漂亮的店鋪、絢麗的彩燈、火紅的燈籠、絡繹不絕的人流。
喀什古城印象一條街。石榴雲/新疆日報記者 韓沁言攝
今月曾經照古人,古城繁華今勝昔。
以喀什古城改造為契機,喀什城舊貌煥新顏,成為國家向西開放的橋頭堡。在這裡,千年來的駝鈴聲依舊悅耳動聽,但城市前進的步伐之快卻亙古罕見。
發展之城,於斯為盛
金融貿易區、綜合保稅區、臨空經濟區、深圳產業園,一棟棟建築拔地而起,一個個專案競相入駐,一條條道路寬闊平坦,一排排廠房躍然眼前……喀什,每天都有新的變化、新的發展、新的進步。
綜合保稅區裡,一家家企業熱火朝天抓生產。
喀什綜合保稅區一瞥。石榴雲/新疆日報記者 韓沁言攝
“我們公司主要生產‘兩頭在外’的產品,在喀什,我們不斷成長壯大,我們對未來充滿信心。”喀什安德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王衛斌說。
喀什歐利柯智慧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流水線上一臺臺冰箱、冰櫃川流不息。企業負責人說,產品主要向中亞、西亞、南亞等國家出口。
“喀什的產品在迅速走出去,我們與中亞、西亞、南亞國家在經貿方面有很強的互補性,在產能合作上前景廣闊。”喀什綜合保稅區園區服務中心主任趙春林說。
2023年11月11日,中國(新疆)自由貿易試驗區喀什片區揭牌,當天就迎來35家經營主體入駐,簽約專案資金超過176億元,涵蓋商貿物流、電子資訊、新材料、汽車加工等領域。
製造業如浪濤,猛烈奔湧潮頭;網際網路恰似雪,輕盈覆蓋萬物。依託自貿試驗區喀什片區和喀什經濟開發區兩大平臺,喀什不僅用足國內國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而且還全面拓展內聯外引的深度和廣度,實現更高水平開放和更高質量發展。
廣州資料交易所(喀什)服務基地、深圳國際仲裁院喀什分院、國際郵件互換局、喀什空天資訊產業園……對外開放、國際合作、產業升級,新的機構、基地、企業不斷落地,喀什的高質量發展之基越來越堅實。
時鐘撥回百年前。那時的喀什,沒有現代工業,只有傳統的手工業。而今天,喀什地區不僅擁有國家級的喀什經濟開發區,每個縣都有自己的工業園,空天資訊、跨境物流商貿、紡織服裝等特色產業叢集不斷發展壯大。
2023年底,喀什地區經營主體達到36.95萬戶、同比增長8.5%。一批500強企業、上市企業紛紛落戶喀什。
深厚人文貫通曆史,前沿產業塑造未來。喀什地委書記聶壯說,喀什將持續厚植實業之基,做大做強外向型經濟,積極培育國際物流、跨境電商等現代服務業,高水平打造“喀交會”2.0版,推進與周邊國家特別是中亞五國務實合作,不斷提升喀什開放發展的輻射力、影響力。
開放之城,黃金通道
每天,喀什綜合保稅區大門前,都有一輛輛滿載機械、電子裝置、新能源汽車等貨物的車輛徐徐駛出,貨物的目的地,是中亞、西亞、南亞國家。
隨著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深入推進,古老的喀什再次聽到時代的召喚。
從喀什古城向外眺望,現代化的城市群落與質樸的古城土房交相輝映,搭上“一帶一路”快車,喀什煥發出新的活力。
開啟世界地圖,喀什正好坐落在歐亞大陸中心的十字路口。漢代張騫“鑿空西域”打通絲綢之路,天山南北駝鈴叮噹,商隊連綿,使者相望於道,商旅不絕於途。喀什成為絲綢之路的交通樞紐、中外商賈雲集的商埠和東西方文化交流薈萃之地。
往事越千年。昔日的駝隊已被今天的“鋼鐵洪流”和航空快運所代替。1.5小時航空經濟圈覆蓋周邊8個國家的首都和主要經濟城市,鐵路、公路、航空連通疆內疆外,建成面向中亞南亞、延伸歐洲的國際物流體系……喀什文化經貿交流樞紐地位日益凸顯、國際大通道建設日新月異,在共建“一帶一路”中展現出蓬勃生機活力。
2023年9月5日,喀什——深圳首班生鮮冷鏈專列開行。石榴雲/新疆日報記者 韓沁言攝
2月4日,喀什至英國伯恩茅斯全貨機定期國際貨運航線正式開通。至此,喀什已開通飛往巴基斯坦卡拉奇、巴基斯坦伊斯蘭堡、巴基斯坦拉合爾、匈牙利布達佩斯、比利時列日、德國科隆、俄羅斯莫斯科的8條國際全貨運航線。
“喀什地區與周邊國家貿易規模持續擴大,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貨物貿易佔比超過9成。”喀什地委委員、行署常務副專員李宏琪說。
共建“一帶一路”,喀什口岸經濟帶加速崛起。卡拉蘇、紅其拉甫口岸和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邊民互市、中巴邊民互市貿易區邊境貿易中心已成為我國緊密連線中亞、西亞的黃金通道,將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緊密連線。
對外交流“朋友圈”不斷擴大。一批又一批外國友人走進喀什,多層次多領域的人文交流活動,把喀什與世界的距離空前拉近。資訊、資金、技術、人才等要素流動更加暢通,經貿合作質效不斷提升。2023年,喀什地區外貿進出口總值首次突破800億元,達到836.8億元,在新疆排名第二,佔新疆外貿進出口總值的23.4%,同比增長71.2%。
五口通八國,一路連歐亞。喀什,不僅是“中巴經濟走廊”的起點城市,還是自治區高質量規劃建設的中心城市。“未來,喀什將進一步發揮‘東聯西出’‘西引東來’的區位優勢,成為亞歐黃金通道重要樞紐和向西開放的橋頭堡。”李宏琪說。
文化之城,聲動未來
城以文興,成就喀什的過往;以文興城,開創喀什的明天。
每天,喀什古城東門,都會響起高亢激越的嗩吶聲和動人心絃的納格拉鼓聲。在開城儀式的召喚下,喀什古城東門成了人的海洋,舞蹈的海洋。
喀什市小亞郎溼地公園一角。武勇攝
喀什享有“歌舞之鄉”美譽。1000多年前,來自喀什的西域歌舞就傳到了中原,譽滿長安。現在,喀什的民族歌舞更是獨放異彩,成為中華民族樂舞藝術的一朵奇葩。
走進喀什地區博物館,北朝三耳壓花陶罐引人駐足。“這陶罐的月形冠飾具有祆教的特徵,反映了魏晉南北朝時期喀什多元文化薈萃、多種宗教融合的歷史,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體現,”喀什地區博物館講解員艾孜買提·牙庫甫說。
喀什歷史文化厚重,出土文物眾多。這些文物,反映了歷史長河中新疆各民族文化紮根中華文明沃土相融共進的歷程。
“伽藍數百所,僧徒萬餘人。”唐代高僧玄奘描繪的疏勒(今喀什一帶),盛景杳然,留給世人無限遐思。
喀什莫爾寺是目前新疆發現最早的佛教遺址之一,始建於公元3世紀,公元10世紀後逐漸廢棄。
莫爾佛塔。鄒斌攝
走近莫爾寺遺址,一圓一方兩座佛塔巍然矗立,坡下的沙地上有一排古代坎兒井,蜿蜒排列約1公里。它們在靜謐中傳遞著久遠的資訊,用另一種靜默的語言講述千年以前的故事。
“喀什是歷史堆積而成,是多種文化養成的;這歷史,是多民族共同磨合、打製的;這文化,是多種文化碰撞、交匯的。”喀什市作協原主席茹軍風說。
作為古絲綢之路上一個開放名城,喀什歷來是中西方文化的薈萃之地,中原文化、技藝和印度、波斯的音樂、舞蹈都滋潤過這片綠洲。在漢代,琵琶、羌笛等樂器由西域或透過西域傳入中原,中原農業生產技術、禮儀制度、漢語書籍、音樂舞蹈等在西域廣泛傳播。
事實證明,喀什的歷史文化、各民族文化都是中華文化的組成部分,中華文化始終是喀什各民族的情感依託、心靈歸宿和精神家園,更是喀什各民族文化發展的動力源泉。
如今,徜徉喀什街頭,京劇與秦腔同臺競藝,二胡與手鼓和諧成趣。在這裡,你能看到維吾爾族的麥西來甫、藏族的鍋莊舞、塔吉克族的鷹舞,還有各族年輕人喜愛的動感時尚的街舞……
“在守護中開掘新深度,在創新中拓展新境界,讓喀什在現代文明的滋養下更好地奔流向前。”喀什地區文聯黨組書記、副主席張莉說。
山海不遠,同心則和。交往交流交融,持續涵養喀什兼收幷蓄的胸懷氣魄。古往今來,南北交融、古今熔鑄、人文經濟相生相融的淬鍊,造就了喀什獨特的文化氣韻。喀什,這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正展現出生機勃勃、交融共進、相容幷包的文化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