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咸陽生活工作幾十年,現在說重新認識咸陽,多少有些難為情啊,不識咸陽真面目,只緣身在忙碌中……
咸陽,中華第一帝都,兩千多年來它是如何變遷的呢?從安國寺出來,走進鳳凰臺景區,這裡讓我重新認識了咸陽,看到了我們腳底下這片土地上咸陽城的變遷之旅……
鳳凰臺,始建於明洪武四年,也就是1371年,咸陽縣城遷來這裡的渭水驛,在舊城北門城牆基礎上建臺立廟,其所有能叫鳳凰臺,源於一個古老的傳說:秦穆公的幼女弄玉和他心愛的丈夫蕭史,在此吹簫引來鳳凰。這使我想起了咸陽北門口鳳凰廣場上那座“弄玉吹簫”的雕塑,原來這些都是有歷史故事的啊……
進入景區,鳳凰臺的西側和北側,陳列的都是老城區遺留下來的一些石碑,古人漂亮的書法和秀美的鐫刻,告訴人們這裡曾經發生的故事……
鳳凰臺呈鳳凰展翅狀,臺上有大殿四座,現在都是展覽館,西殿介紹著“乘龍快婿”弄玉和蕭史的歷史傳說,中間兩座展示的是“咸陽的變遷史”,東殿是解放前中共西安第五秘密電臺的故事……
走進中間兩座大殿,使我對咸陽有了重新的認識,彷彿走進了咸陽的歷史歲月中……
公元前1066年,西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灃河東岸的鎬京,咸陽這片熱土就是京畿之地。戰國時期,秦孝公定都咸陽,一直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實行郡縣制,定都咸陽,從此咸陽就名揚天下……
咸陽,地處九嵕山之南,渭水以北,山水俱陽,故曰咸陽。秦時的咸陽在渭城區窯店鎮周圍,地跨渭河兩岸,秦末農民起義,項羽軍隊攻破咸陽城,大火燒了三個月,繁華的大秦國都從此衰落……
劉邦建立漢朝以後,恢復被項羽焚燬的咸陽城,更名為新城,漢武帝時期,因瀕臨渭水而改名為渭城,近鄰漢朝京城長安的咸陽,從此再也難恢復曾經國都的輝煌……
歲月更迭,歷史變遷,直到大唐武德元年(618年),重設咸陽縣,屬京兆府管轄,縣治也多次變化,這樣一直延續到明朝洪武年間,縣治由距此4公里的杜郵館(渭城任家嘴村)遷移到渭水驛,才算穩定了下來,也就是現在的咸陽老城區……
看著明清時期的咸陽城區模型圖,回味著秦咸陽城,經過一千多年曆史歲月,西移二十公里,從渭城窯店鎮,落腳到當年的渭水驛,感覺總在有慢慢遠離都城的味道……
再看看這張1946年的咸陽城關地圖,解放前的咸陽城竟然這麼狹小,西安到蘭州的西蘭公路,在咸陽北城牆以外,好像是現在人民東路的位置,怎麼也不能和我們印象中的西蘭公路相重合……
從鳳凰臺出來,出儀鳳南街來到中山街,看到一家乾縣豆腐腦店,這裡可以滿足我久違了的關中人的味蕾……
吃完豆腐腦,帶著滿滿的幸福感,給老婆買了四個乾州餷酥幸福的回家……
回來時路過廊橋,站在廊橋上回望咸陽古渡,古渡岸上,恢復重建的南陽門樓,巍峨輝煌的清渭樓,貌似依然在訴說著咸陽歷史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