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廣東人,今年我應熱情的朋友邀請,前往黑龍江體驗了一次別樣的春節。其實,我之前曾在東北生活過九年,東北這個地方和熱情的東北人對我來說有著深厚的感情。
黑龍江,作為東北三省之一,有著獨特的文化和風味,說時候,其實一直以來我都對它的過年習俗和美食充滿了好奇和期待。
這一次,我不僅感受到了北方獨特的節日氛圍,還深入瞭解了黑龍江的餐桌文化,尤其是他們獨特的年夜飯習俗。
黑龍江的過年習俗和美食,是我此行最為期待的部分。據我所知,東北菜雖然整體風味相近,但各個省份之間還是有所細分的。遼寧和黑龍江的菜餚就有一些不同,而吉林的菜系則介於兩者之間。在黑龍江,過年的餐桌上總是少不了小雞燉蘑菇、紅燜排骨、烀肘子、紅燒鯽魚、醬豬蹄、皮凍等傳統佳餚。這些菜餚都充滿了東北的味道,讓我實在回味無窮。
除了這些傳統的美食,冷盤和花生米也是必不可少的。而在青菜方面,蒜薹和家常冷盤則是黑龍江人餐桌上的常客。這些青菜不僅口感清爽,而且富含營養,為過年期間的豐盛菜餚增添了一抹綠色。
當然,我從朋友口中也瞭解到黑龍江的年夜飯並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時代的變遷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傳統的菜餚已經逐漸被淘汰。以前過年時,很多東北家庭都會炸丸子、炸帶魚、酥白肉、炸蝦片、掛漿地瓜等菜餚。然而現在,這些菜餚已經很少出現在年夜飯的餐桌上了。取而代之的是更加健康、營養的菜品,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東北人飲食觀念的轉變。
聽黑龍江的朋友分享,黃桃這種水果在九十年代後期才開始在餐桌上流行起來,之前幾乎很難看到它的身影。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魚在黑龍江的年夜飯中一直佔據著重要的地位。這不僅僅是因為魚的美味,更是因為在黑龍江地區,魚被視為一種吉祥的食物,寓意著年年有餘,寄託著人們對新一年的美好期望。
在與其他幾位黑龍江朋友的交流中,我得知他們普遍認為,一頓正宗的黑龍江年夜飯必須包括炸帶魚、紅燒鯉魚、小雞燉蘑菇和烀肘子肉,當然還有拌冷盤。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同屬東北菜系,但我認為黑龍江的菜餚在口味和風格上與其他省份相比有著獨特之處。黑龍江的菜品注重顏色的搭配,高蛋白和營養均衡,唯一的遺憾是新鮮海鮮相對較少。在我看來,黑龍江的菜餚更能代表東北菜的特點,地方風味更加濃郁。
在品嚐了黑龍江、吉林和遼寧三省的東北菜後,我發現雖然三者在口味和風格上有所相似,但各有千秋。與遼寧相比,黑龍江的山珍海味更為豐富,而遼寧則更擅長利用海洋資源,海味菜品更為多樣。這樣的地域差異使得東北菜系更加豐富多彩,也為食客們提供了更多不同的美食體驗。
其實,之前我就在遼寧待過將近半年,當時我就發現遼寧人對海魚的喜愛程度遠高於淡水魚。在遼寧的菜市場裡,淡水魚的價格相對較低,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當地淡水資源相對豐富,捕獲和養殖的成本較低。
除了對魚類的偏好,我還發現遼寧地區的海邊菜系與黑龍江、吉林等地的菜系存在明顯差異。在遼寧的一些海邊城市,生吃茄子竟然是一種受歡迎的吃法。這讓我頗感意外,因為在廣東,茄子通常是經過烹飪後才能食用的。這種生吃茄子的做法讓我對遼寧地區的飲食習慣有了更深入的瞭解。
在黑龍江過年期間,我發現,不只是在黑龍江,幾乎在東北家庭的年夜飯上,蘸醬菜都是必不可少的一道菜。無論是大魚大肉還是其他菜餚,蘸醬菜都能起到很好的解膩作用。此外,豬爪子也是年夜飯上的一道重要菜品,而且必須是前蹄的。在東北人的觀念中,前蹄的豬爪子象徵著好運和財富,寓意著新的一年能夠步步高昇、財源滾滾。皮凍則是另一道必備的菜品,它是由豬皮經過長時間熬製而成,口感滑嫩,富含膠原蛋白,深受東北人的喜愛。
值得一提的是,在我所瞭解的東北地區的年夜飯中,很少出現酸菜的身影,包括餃子餡也是如此。我們廣東人喜歡在年夜飯放一疊酸菜,可以解膩開胃。
在黑龍江的這段時間裡,我還深入觀察了當地人的性格特點。我發現,黑龍江人普遍具有實在、心直口快、豪爽、幽默和顧家的特點。我認為,這些性格特點很大程度上與他們的飲食習慣有關。在東北地區的飲食中,人們注重的是真實和實在,不追求過多的華麗和虛偽。這種實在的飲食風格也反映在了當地人的性格上,使得他們更加直率和真誠。同時,東北地區的飲食文化也鼓勵人們放開心態、享受美食和生活的樂趣,這也使得當地人更加豪爽和幽默。最後,東北地區的家庭文化也非常重視親情和團聚,這也體現在了當地人的顧家特點上。
這就是我此次的黑龍江之行所觀察到的現象,不知道大家認為是否客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