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君一席話:“家之模樣,父具大智慧,母過小日子。”
然,現實常非如此。有的母親過於強勢,不單主宰父親一切,更以自認為最佳之法,管教子女,子女卻難以抗拒。
古人云:“有圓無方則不立,有方無圓則碰壁。”
母親之“方”,化作一堵牆,只育出處處碰壁之子女,實需反思。
一、“忙忙忙”之母,顧事業而忘子女
心理諮詢師、作家林紫曾述一女孩,其母乃植物學家,一心撲於工作,處處不落。
於女孩而言,母親總忙,無暇顧家庭瑣事。當其有所需,甫開口,母親便回:“我很忙,你要懂事。”
一日,女孩至母親辦公室,見其專注觀察花草,眼神中滿是愛。而女孩,再也無法抑制,淚流滿面——其真渴望,自己便是那些花草。
母親欲成事業之強者,自然少了對家庭之關愛。子女因之受冷落。
吾有一女同事,為求業績更優,得提拔之機,幾乎每日僅攜外賣歸家;對兒女之作業,從不視之;單位之應酬,女同事必參加,致深夜方歸。
不顧家人如何抱怨,女同事不以為然,曰:“若非我如此拼命,汝等何來前程?”
於職場,有“仙人掌效應”,言一人稜角分明,勇為己發聲,可免職場霸凌,薪資待遇較普通員工高 15%。
然人皆有利弊。女人慾上班,欲賺錢,然不可顧職場而忘家庭。
忙碌至忘卻子女,自身雖成功,若子女無所成,家業亦難接續,終為遺憾。
二、“爭爭爭”之母,壓制他人,物極必反
與鄰里爭,得一寸土,一徑,一樹等。
與兄弟姐妹爭,妯娌亦爭高下,皆欲自大家庭得更多錢財。尤父母過世後,皆欲盡得遺產,女子發揮“蠻不講理”之作用。
曾有“女子不讓 6 歲男童上女廁遭痛罵”之話題,引無數網友關注。
於哈爾濱地鐵中,一母親攜六歲男童,入女廁。另一女士表,女廁,男童不可入。
母親聞女士言,即反駁:“孰言此齡孩童不可入女廁?”
繼而,開啟唇槍舌戰之模式。
孩子母親強調:“道歉,吾無他求,僅需向孩子道歉,否則吾等皆不許走。”
離譜之至,眾人皆言,此母無理取鬧,太喜爭高下。
於物理學,吾知“作用力與反作用力”,但凡汝所發之力,皆將歸汝身。
女人對外人強勢,即引家庭與外界之矛盾;女人對家人咄咄逼人,即引家庭矛盾。若將丈夫逼急,致離婚,傷害最大者,乃子女。
勿將他人讓汝,當作“汝即天下第一”之幻想。
稍有不慎,母親所爭,即為子女所失。上一代之禍害,留予下一代,不奇。
三、“管管管”之母,控制子女,越俎代庖
子女之第一步路,由母親扶之;子女之首句話,由母親教之;子女上學首日,由母親送之;子女跌倒,亦由母親扶之......
母親愛如水,無時無刻不在。觀之似偉大之愛,然母親操控子女之人生,即異也。
作家徐亞輝,言一事:一小女孩,欲食巧克力,見同伴皆購之。母親卻厲曰“沒錢買”。
繼之,母親拉扯女孩離去,並諸多關於巧克力害身之理。母親之理,皆一廂情願,然絲毫未覺。
子女讀何書,依母親安排之序;子女覓物件,諸條件,皆由母親定之;子女欲成婚,彩禮亦由母親要之;子女上大學,專業亦由母親定之。思之,有此母,子女何來出息?
好母,必捨己之控制慾,懂及時放手。
四、好母,外圓內方
老祖宗制銅錢,內方外圓。
清代學者紀曉嵐釋銅錢曰:“處世圓滑,內心中正,不與流俗同汙而為人謙和。”
母親們當記之,“有圓無方則不立;有方無圓,亦然”。
太方,傷子女;太圓,縱子女,唯把握尺度,方為最佳。
具體如何操作“方圓定律”?
其一,子女幼時,母親宜學會愛子女,護子女。事業上稍偏弱,專注家庭多些。
其二,與外人相處,宜和睦,為子女立好榜樣,使子女知進退,講禮貌。
其三,愛己家人,對兄弟姐妹友善,亦包容丈夫之難處與缺點,助丈夫創業致富,成溫暖之家氛圍。
其四,子女長大,母親宜學會放手,勿求子女依己之定位為之。尊重子女之選擇,提建議,而非提硬性要求。
女子本弱,為母則剛。
母親剛強,方圓得當。
母之方圓,子女出息之關鍵,家庭幸福之基石。把握方圓,成就美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