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到大看過很多警匪或司法類的影視劇,但大多數時候是抱著看如何破案的獵奇心態,裡面的罪案也感覺離我們我百姓的生活很遠。
沒想到這回,卻讓張藝謀透過一部《第二十條》把情理法都給拍明白了,讓我懂了:法律是讓壞人犯罪的成本更高,而不是讓好人出手的代價更大。
《第二十條》這部電影,一共講了三個故事,每一個都與當今的社會緊密關聯,讓身為普通人的我特別感同身受,在電影院看這部電影的時候,代入感賊強!
說真的,電影裡隨便哪個事兒要攤我身上,我都想象不到自己會怎麼處理,會不會走極端的方式。
張藝謀厲害的地方就在於,雖然司法是一個很宏大的命題,但他卻精準找到一個大眾最關心的切面——《刑法》中的第二十條來講述,並用三個案件把枯燥的法條掰開揉碎了擺在觀眾面前,讓人真正地知法懂法。
“法律是讓壞人犯罪的成本更高,而不是讓好人出手的代價更大”,當這句臺詞從雷佳音的口中說出時,我真的有種心臟被猛猛撞擊的感覺,熱血沸騰,安全感爆炸!
影片以雷佳音飾演的掛職檢察官韓明為中心,講述了圍繞在他身邊的三起案件。
而這三起案件有一個共同的屬性:三起案件的被告人,起初都是受害者的身份,而後在抗爭過程中對對方造成了人身傷害,從而角色翻轉,成了被告。
聽著就替他們感覺冤得慌對不對?
其中甚至還包括了韓明的兒子,他在學校巧遇了同學被欺負,就行俠仗義把欺負人的混混給打了,結果被混混反咬一口,混混的家長還要把他扭送到派出所。
或許有些大人為了保護自己已經學會了冷漠,但是孩子常常懷著赤子之心,這樣的事說不定哪天就落在了我們自己家的孩子身上。
如果遇到這樣的情況,究竟該怎麼辦呢?難道批評孩子做好人好事還有錯不成?那以後還怎麼教育孩子,難道要告訴他們要學會做一個自私冷漠的人嗎?
關於見義勇為,我不禁想到,社會上有個案例非常的典型,2018年,東北小夥趙宇在一個夜裡突然聽到自家樓下有爭吵的聲音,甚至有女子的呼救聲。
作為一名退伍軍人,趙宇立刻選擇挺身而出,下樓檢視,結果發現時一名醉酒的男子在調戲陌生女子,女子反抗後反而遭到了該男子的毆打才發出了求救。
趙宇見狀立馬上前制止,並且和男子扭打在一起,結果這次見義勇為卻給趙宇惹上了事。
醉酒男子被打成了重傷,趙宇被立案調查,甚至被索賠60萬鉅款。
好在最後,此案檢察官以《刑法》第二十條規定為判據,判定趙宇的行為屬於為保護他人人身安全時採取的正當防衛,不予起訴。
而此處的第二十條,正是張藝謀這部春節檔電影片名的來源。
透過這部電影,導演想跟我們理清楚的是第二十條究竟是怎麼回事,更是我們可以如何運用第二十條保護好人、懲戒壞人。
雖然電影裡三個案件裡的三個好人都遭遇了一些磨難,但是最後他們的正義都得到了伸張,他們的公平都得到了法律的保障。
這部電影,就是告訴大家,遇事兒別猶豫,放心地當好人、做好事,法律會保護你。
不過任何的歲月靜好,都是有人在默默替我們負重前行。
在電影裡,我們只是看到他們經歷了兩個小時的鬥爭就已經覺得糟心透了,而在現實生活裡,為了伸張正義,有些人可能已經努力了幾個月,甚至幾年,十幾年。
《第二十條》是個縮影,不管是檢察官的努力,還是當事人的痛苦都應該被更多人看到,只有這樣,大家才會把第二十條記得更牢、用得更好。
令我感到意外的是,《第二十條》如此嚴肅的題材,竟然讓張藝謀拍得特別的輕鬆、有意思,看電影期間不僅不會覺得壓抑,電影院裡還笑聲不斷呢~
再有雷佳音和馬麗這兩張讓觀眾看了就想笑的喜劇臉加持,整部電影真的歡樂得不行,和春節檔的閤家歡氛圍鎖得緊緊的。
難怪張藝謀會把這部電影放在春節檔,因為它真的是既有意義,又適合春節的節日氛圍。
強烈推薦大家看《第二十條》,不僅能開開心心地打發假期時光,而且還能學到和生活息息相關的法律知識。
沒事不惹事,有事咱也不怕事,法律自會懲罰壞人,讓他們行事前更有忌憚,法律更會保護每一位好公民,讓我們可以安安心心地當一個有正義感的好人。
踏實生活,《第二十條》就是最好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