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亓欽
文章由亓欽頭條首發
對於很多人來講,新疆無疑是個令人嚮往的旅遊勝地,不管是美麗的自然風光,還是多姿多彩的民族風情,都讓人深深為之著迷。
但就在這個民風淳樸之地,卻出現了一個備受爭議之物“切糕”,讓廣大消費者們對新疆望而卻步,聞“糕”色變。
2012年,湖南省岳陽警方在網路上釋出了一則警情通報,稱一個切糕商販與一個村民發生了爭執衝突,從而引發了一起鬥毆事件,雙方均輕傷。
因爭執鬥毆,在全國各地都是一個見怪不怪的事了,只要雙方沒有造成重大後果,彼此平安就好。
但關鍵就在於,在鬥毆過程中,村民損壞了商販的切糕一份,需要賠償其核桃仁糖果約16萬元!
“一刀馬雲落淚,兩刀建林心碎,三刀化騰下跪,四刀強東認罪。”即便現在文明規範價格,很多人在購買切糕時仍舊遭到了不小的心靈衝擊。
切糕究竟給消費者們帶來了多大的心理陰影?為何遭到全網抵制,沒啥生意的切糕仍舊在全國“亂竄”,天價切糕背後有著怎樣的故事?
切糕?瑪仁糖!
在新疆,切糕有著自己的名字,從古至今,當地人都稱呼它為瑪仁糖,是一種由核桃仁、葡萄乾、巴丹杏、紅棗、玉米、蜂蜜等高糖高熱量天然食物製成的民族特色食物。
眾所周知的是,新疆日照時間長,非常適合瓜果成長、積累糖分,這裡的西瓜、葡萄、哈密瓜與大棗都是一等一的質高價美,不僅口感好,也能為切糕提供充沛的能量。
不過由於其“一刀傾家蕩產”的特性,很多人疆外人因為不知道它的真名,便稱呼它為“切糕”、“新疆切糕”,久而久之便成為了瑪仁糖的新名字。
這是一種歷史悠久的食物,古代中國絲路時期,新疆是國內外商隊們歇息補給的重要中轉站,因為路上資源匱乏,要求食物必須高熱耐飢、且容易儲存,於是便誕生了這種取料天然,但又好比“士力架”一般存在的食物。
而關於核桃瑪仁糖的誕生還有一個美好傳說,相傳很久以前,有一對老夫老妻,男的年老多病,女的面容醜陋,兩人的生活過得非常將就,且無法生育,膝下無兒。
某天夜裡,兩人夢見一位神仙,告訴他們一直向南走便會遇到一棵聖樹,拿到聖果以後和金谷同食,便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
一路上經歷了無數艱辛,終於在三年後,夫妻倆找到了和田的核桃,混合著玉米同食以後,丈夫變得身強力壯,妻子變得年輕貌美,甚至還生下一個兒子考中狀元,可謂神奇。
雖然很多人都知道這樣的神奇功效只存在於傳說之中,但是很多人都非常喜歡其中的美好寓意,喜歡吃這樣酥脆香醇的食物。
製作切糕的流程其實非常簡單,只需準備好所需的所有原材料,蒸熟以後趁熱放進結實的木槽當中,然後壓實壓緊,等到水分隨著細縫流出,切糕冷卻以後就可以切塊食用了。
這樣製成的切糕又硬又重,看上去就好像“壓縮餅乾版士力架”,很小的一塊就可能有一斤重,再加上部分人故意切多,導致一小份切糕的價格昂貴萬分。
據說在過去,切糕這種高糖食物一直存在於上層階級或是富商手中,後來古代中國生活富裕以後才漸漸流傳到民間,成為民族特色。
這塊小小硬硬的糕糖,承載了歷史的記憶,也承載了新疆維族的文化溫情。在過去的幾十年時間裡,切糕其實一直都過著雲淡風輕的安逸生活,知名度不高,但一切都在2012年那個網路時代蓬勃發展的時間改變了。
天價切糕
2012年12月3日,岳陽公安局官方微博“岳陽公安警事”在微博上釋出了一則通告,講述岳陽市村民凌先生在購買新疆切糕時,因為溝通問題產生爭執,爭吵漸漸升級為肢體衝突,引發群毆事件。
但打架鬥毆並未造成二人身體健康出現什麼重要問題,令所有網友震驚不已的是,打架鬥毆造成了約16萬元的切糕損失和4萬元的摩托車損失、醫療損失,共計20萬元。
啥糖果16萬元?這則通告震驚了微博上無數網友,大家也不管什麼當事人受不受傷了,紛紛討論起這天價切糕的事情。
一石激起千層浪,同時也有許多網友開始分享自己的血淚歷史,紛紛表示自己購買切糕時被“坑”,一小袋切糕就花了幾百塊,切糕商販更是欺負他們聽不懂地方話,上手就是一大塊切糕,不想買還不行。
“十年前就被切糕傷害過一次,一刀下去一百多元,那可是零幾年的一百啊,當時想死的心都有了。”
原來早在這件事情發生以前,很多人都吃過切糕的虧,被迫支付天價切糕費用,苦哈哈地拿著切糕回家,不敢吱聲。
切糕這樣看似普通平凡的食物,一下子成為了初代“價格刺客”,導致無數人對新疆印象變差,認為他們故意利用語言差異傾銷天價切糕,並且成群結隊地以潛在暴力“威脅”著消費者不得不低頭購買。
“切了就要買。”
曾有消費者在得知切糕一兩10元以後準備“淺嘗”試試水,但卻沒想到最後結賬時卻花了上百元,一是商販口中的價格變了,二是誰能想到小小的一塊切糕竟像石頭一般重,一小塊就是一兩斤。
沒過多久,岳陽警方便刪除了該條微博,並稱工作人員釋出的資訊不準確,表示非常抱歉,後經重新統計,合計各類損失補償為15.2萬元。
並且事件最後的結果是當地村民凌先生被拘留,其他16名涉事人員得到賠償後返回新疆。
網路輿論認為,這次九分鐘顯然存在商業欺詐行為,對社會秩序造成了巨大損害,但是鬥毆對方的十餘名人卻得到賠償後直接被放走,顯然是非常不合理的。
此次事件後,天價切糕已經成為一個全民爭論的事情,且爭論方向驚人地一致:嘲諷切糕,抵制切糕。
不被大眾接受的商品
切糕本來在公眾視野中岌岌無名,誰曾想一出名就是絕殺,成為了無數人討伐抵制的物件,甚至讓很多人就此對新疆人產生了偏見。
針對個別切糕商販帶來的不良影響,為了一挽新疆形象,很多商販都開始明碼標價,拒絕因為習慣差異或是語言問題造成誤會,甚至還將切糕切好小塊單獨售賣。
在很多新疆人的齊心協力下,切糕的口碑這才有所好轉,網路上漸漸沒了嘲諷的聲音。
然而總有一些壞傢伙忍不住地想發財,打著明碼標價的招牌卻故意切多、抓多,讓網路上斷斷續續還是會出現天價切糕的故事。
所以即便切糕的香氣再怎麼誘人,色澤再怎麼透亮明豔,如今消費者在街頭看見切糕以後,都會選擇默默離開,因為沒有人想要“傾家蕩產”,更沒有人想要一輩子受到親戚朋友的嘲笑,做那個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蠢人”。
並且更重要的是,除了價格以外,現在的切糕更面臨著更加嚴峻的質量挑戰。
最近幾年,網路上流傳出無數“切糕存在隱藏變質食材”的醜聞,甚至有人吃後覺得頭暈不舒服。
有人透過樣品檢驗以後稱,切糕的菌落總數嚴重超標,現在不需要帶著一塊乾糧走上千裡行商,切糕是否也應該順應食品衛生標準,保障消費者的食品安全呢?
同時也有很多專家指出,現在有部分黑心商家為了節約成本,會使用大量劣質、過期的食物參與制作,並且新增大量的香精色素掩蓋真相,從而獲得更高利潤。
有記者曾不遠萬里跑到新疆調查此事,結果發現使用劣質食材和新增劑的情況比網友們想象中來得嚴重許多。
有商家稱,現在各項成本都很高,但是他們也不敢把切糕賣得太貴,並且不新增新增劑的話,切糕的保質期遠遠達不到運輸標準,他們會因此賠得很慘。
而在有些商家制作切糕的過程中,酸臭變質的葡萄乾、堅果等隨處可見,甚至還有不少蚊蟲在上邊爬。
“糖醃入味了也吃不出來,如果發黴了就切掉,好的地方還能吃。”
商家無奈道,而面對健康問題的質疑,他們無一例外地都保持了沉默。他們表示,這些事情幾乎已經成為行業共識,不然他們也很難生存下去。
而除了價格、質量、衛生原因外,最近這些年,人們也漸漸將心思放在了健康飲食上,不愛吃高油高糖的食品。
切糕的製作過程中離不開大量的糖分,在很多人看來,他們並不認可切糕中所謂的營養成分,如果真的需要補充那些維生素、微量元素和蛋白質,他們可以選擇更加健康、便宜的食材,而非切糕。
因此,健康問題也成了切糕漸漸賣不出去的原因之一。政府部門曾多次嘗試整頓切糕行業,推銷切糕但切糕的銷量卻年年下滑,甚至在電商行業的推廣之下也難以開啟銷路,生意慘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