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發頭條平臺,抄襲搬運必究!
(有看到抄襲搬運的讀者朋友也請幫忙舉報一下,首發和原創標籤只有在頭條平臺。感激不盡!)
這是熊貓貝貝的第2225篇原創文章
距離2024年龍年春節的正式到來,已經正式進入倒計時,不知道螢幕前看到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是已經回到心安家鄉,開啟過年模式,還是依然在回家的路上呢?
多的不說,有錢沒錢,回家過年,一切順利,一切平安,給大家提前送上真摯的祝福。
關於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有一個段子是很有意思的,開篇給大家分享一下:
“ 西方媒體預測恐將成真,中國會陷入他們預測的那樣:工廠停工,商店關門,政府停頓,股市無法交易,許多家庭更是在門口張貼標語表達訴求,街上充滿著爆炸物殘留的火藥味,人們大都無所事事,成天酗酒,打牌,青少年兒童成群結隊去討錢,整個國家彷彿陷入了崩潰之中……”
西方媒體總是喜歡進行一些博人眼球的預測,來渲染對中國經濟的悲觀情緒。他們把這稱為“中國崩潰論”。
比如,走在城市的街頭,你會發現原本熙熙攘攘的街道變得空曠無人,彷彿進入了鬼城。
原本擁堵的交通變得暢通無阻,車輛稀少。
到處都是炮火連天,硝煙瀰漫,彷彿世界末日即將來臨的景象。
但凡是個正常的,真正的中國人,對於這樣的說法只會嗤之以鼻:
老外管這叫經濟危機?呸!懂不懂東方文化,在中國這叫過年!
毫無疑問,一年一度繁忙熱鬧的春運,作為中國最為隆重的傳統節日春節的預熱訊號,已經成為了幾代中國人對過年這件事的深刻印象。
春運,即春節運輸,是中國在農曆春節前後發生的一種大規模的高交通運輸壓力的現象。以春節為中心,共40天左右,每年農曆臘月十五到次年正月廿五。由國家發改委統一發布,交通運輸部、民航局按此進行專門運輸安排的全國性交通運輸高峰叫做春運。一般意義上的春運,是指中國大陸的城際交通,不包括中國大陸與香港、澳門和臺灣之間的交通以及國際交通 。
“春運”一詞最早出現於1980年的《人民日報》。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對人員流動限制的放寬,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離鄉外出務工、求學。諸多人群集中在春節期間返鄉,形成了堪稱“全球罕見的人口流動”的春運。近30多年來,春運大軍從1億人次增長到2015年的37億人次,相當於讓非洲、歐洲、美洲、大洋洲的總人口搬一次家。2021年2月12日起,鐵路車票預售期調整為15天 。
2024年春運從2024年1月26日開始到3月5日,共計40天。全國鐵路預計傳送旅客4.8億人次,日均1200萬人次,同比2023年春運增長37.9%。
當然,春節假期因為人口流動,持續時間長,也成為了中國經濟環境中,各路商家一年一度的關鍵營銷階段。
對於房地產市場來說,隨著中國房地產經濟過去20幾年高速發展,“春節返鄉置業”,對於很多中小城市而言,也成為了至關重要的業績轉化的關鍵階段,同樣也持續了很多年。
但是,2024年的中國春節,一些微妙,但是明顯的變化訊號,已經開始出現。
這就引申出針對中國經濟領域兩個存在了很多年的傳統,是否會發生轉折的深度思考:
第一,一年一度的春運,是否會逐漸消失?
第二,“春節返鄉置業”的營銷旺季,是否能夠經受全國房地產經濟和樓市下行調整的考驗和挑戰?
這篇文章,就將基於2024年中國春節到來以前的春運實際情況和各地針對“返鄉置業”的行動詳細梳理,結合現實,挖掘深層次的本質和邏輯,並對後續,“春運盛況”和“返鄉置業”,這兩個中國經濟領域存在了很多年的傳統可能的後續走向和變化,進行一次有深度,有態度,有依有據的專題討論和分析研判。
關注動向,把握本質,看清主線,研判趨勢,指導行動。
本文已反覆自查合規,不碰紅線,語言平和公允,不帶價值導向。
內容有依有據,分析理性客觀。
硬核內容,錯過不再。
以微見著,洞察先機,把握趨勢,指導決策。
PS:
- 文章略長,內容的閱讀需要一定的時間和耐心,並且需要進行思考。
- 內容不求討好所有讀者,寫作分享也是一個閱讀群體和寫作群體互相選擇的過程。
- 每個人的認知層次不同,不做強求,這篇文章的內容不是什麼大路貨,也不是什麼看完能夠帶來輕鬆愉悅精神滿足的爽文,請結合自身需要和認知需求理性看待。
(如果這篇文章在其它資訊平臺被看到,不用懷疑,就是抄襲搬運,厚顏無恥)
1
基於2024年幾個春運現實來看,未來中國的“春運盛況”,是否可能消失?
過去三年,因為疫情的原因,春運在慢慢從人們的記憶中消散。
先來看一組資料:
2018年春運全國旅客傳送量約29.7億人次;
2019年春運收官 近30億人次出行;
2020春運共傳送旅客14.76億人次;
2021年春運全國共傳送旅客8.7億人次;
2022年春運全國共傳送旅客10.60億人次;
春運人數自2020年開始呈現斷崖式下降。首要原因大家都知道。
這三年的下降,背後是巨大的經濟損失
平時大家經常會吐槽鐵公基過剩,帶動經濟增長緩慢。
殊不知許多無形收益,是無法計算價值的,就比如杭州至溫州的高鐵只需1小時,個人出行的意願也會大大增加。
除了高鐵,還有飛機、高速以及城市地鐵的普及,國內老百姓之間的聯絡更加緊密。
經濟增長就是在這無限的聯絡中產生的。
經濟增長需要人與人之間的緊密聯絡,大家彼此疏遠,自然消費變少,消費少了,整個社會都變得沒有生意可做,於是成為一潭死水。
但是這種突發原因總是短暫的,如果2024年再不改變,未來可能真的就沒有“春運”這個詞語了。
嚴格意義上來說,2024年龍年春節,是疫情管控放開以後,屬於所有中國人第一個真正意義上不受限制的正常春節。意義非凡。
所以,2024年春運盛況再現,符合預期,符合需求,也符合時代環境。
當然,國家層面,各個維度,也為2024年的春運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各路媒體和資料,也充分對2024年的春運盛況進行了報道。
國家在近十年時間內,一旦到了春節當頭,就需要組織大量的人力物力提前做好準備,免得春運出了亂子。
經常看新聞聯播的朋友們也應該會看到,一旦春運結束以後,在新聞聯播上就會公佈一些與春運相關的訊息。
但是,2024年的中國春運,有一些細節微妙的變化,是值得重視的:
2024年1月份,龐大的回家過年的摩托車隊“盛況不再”的訊息衝上了熱搜。
自上世紀80年代初開始,地處改革開放前沿的廣東有巨大的用工需求,吸引了數以千萬計的外來人員遠赴珠三角地區務工。因此,多年來每逢春運,從廣東發往全國各地的旅客人數屢創新高。那時,“回家難”是務工者每個年終歲末都會遇到的難題。也就是在這時,約上老鄉們騎摩托車回家,成了一種新的選擇。據廣東省交通部門統計,最高峰時返回各省區的摩托大軍規模超過100萬人。
2013年央視春節聯歡晚會上,一則講述摩托大軍返鄉的公益短片,令除夕夜電視機前的億萬國人潸然落淚。故事的主人公是在廣東肇慶務工的汪正年和他的妻子。汪正年說,2008年他買了第一輛摩托車,此後的三年他們夫妻倆和幾名老鄉都是騎摩托車回老家。選擇騎行回鄉,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春運期間火車票一票難求;二是如果坐大巴回家,春運期間票價比較貴。
體面的說,日漸消失的摩托大軍在當下成為熱門話題,在於這支特殊的隊伍曾令無數人感動,它是春運這場規模巨大的人口遷徙中“特別的存在”,承載了一代人的春運記憶。
而它的消失,則折射了十年來中國路網、高鐵等設施的不斷完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是最生動最鮮活的發展故事。
每年的春運,可謂經濟社會發展的一面鏡子。全國跨區域人員流動量預計將達到90億人次,公路網預計每天出行的日均車流量將達到3720萬輛,全國鐵路預計傳送旅客4.8億人次……2024春運資料的背後,流動著經久不衰的濃濃年味,也折射著厚積薄發的基建和交通運力。
一些蔚為壯觀的春運現象消失了,值得關注,但無需惆悵,因為新的力量在生長,新的發展在呈現,新的故事在書寫。
而從現實來看,三年疫情,疊加中國國內經濟結構調整,城鎮化程度見頂,當下依然對春運有清晰認知的90後和00後,很有可能,成為見證中國春運盛況的最後一代人了。
當然,春節回家,年夜團聚等等的習俗還會延續,但是千里奔波,回到故土的人潮,從現實來看,只會越來越少。
2
一年一度中小城市樓市搶收的“春節返鄉置業”,2024年,還能行嗎?
“新春返鄉購置車位立減52000元”“新年住新房,7088元/平起”“新春置業,買房送年豬”。春節臨近,不少城市開始預熱“樓市春節檔”,置業顧問、房產中介的朋友圈裡年味十足。
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除了房企賣力吆喝,各地主管部門也下場爭搶返鄉遊子。
返鄉遊子還在路上,各地的造勢活動已密集舉辦。
廣東清遠一專案則推出優惠“組合拳”,包括推出20套一口價房源、貸款利率低至3.5%、購置車位立減52000元。
廣東韶關的一專案主打低價策略,推出定製返鄉置業優惠,精裝現房單價最低4900元/平方米,首付最低5000元,“超低首付和最優惠價格助力外出遊子返鄉置業。”
萬科南方區域八城聯動,針對港澳居民推出2024新春安家特別企劃,優惠措施包括港澳居民專享限時特批折扣、認購享額外專屬禮包、成交抽年貨大禮包,參與城市包括廣州、深圳、東莞、中山、佛山、珠海、惠州、江門。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各地的主管部門、行業協會紛紛扮演了返鄉置業宣傳大使的角色。
1月15日,湖北省2024年春節返鄉置業迎春安居嘉年華活動在17個市州級所轄縣市的機場、火車站、高速路口、核心商圈等地同步開展,主會場活動由湖北省住建廳、宜昌市人民政府指導,湖北省房地產業協會、宜昌市房地產業協會主辦。活動從1月15日持續至2月26日,覆蓋湖北全省1150個樓盤、約24萬套房子。
此外,湖北各地還配套推出一系列優惠政策和安居服務。宜昌推出“10000元購房獎勵”“3000元裝修基金”“免費裝修設計”等;孝感推出“10000元購房代金券”“契稅全額獎補”等。襄陽襄投置業總經理袁淨表示,由住建局等七部門聯合釋出的“襄九條”已正式實施,各種補貼惠及返鄉安居,各在售專案拿出了十二萬分的誠意,各種優惠政策歡迎返鄉遊子。
1月13日,由重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指導、重慶市房地產業協會主辦的2024年重慶返鄉置業展示服務活動啟動,參展企業17家,商品房專案63個。根據中指研究院統計,龍湖一專案推出“首付最低20萬起”“10套特價房”等,萬科一專案推出“返鄉置業95折”,招商蛇口一專案限時85折。
南昌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紅谷灘區人民政府主辦了2024年南昌新春購房展銷會,彙集萬科、保利發展、中海、建發等30家房企的45個專案,另有買房送車、春節5天4晚親子三亞旅遊、送全屋家電10件套、最高享5.6萬元購房優惠等優惠。
春節臨近,又到了三四線城市搶收的時候了。
諸如此類,不勝列舉。此外,還有城市推出了“新春置業,買房送年豬”的活動,更加瘋狂的是,有開發商更是發動員工,直接去高速路口攬客。
2023年的春節返鄉置業,一度被市場寄予厚望。畢竟2022年底,全國的疫情防控政策放鬆,疫情後的第一個春節返鄉置業,表現究竟如何呢?
很多自媒體和地產公司,大力宣傳2023年返鄉置業多麼景氣,但實際上2023年的返鄉置業,主打的並不是“返鄉”,而是在疫情管控放鬆後,銷售的正常復甦。
而只看春節期間的表現,可以說並沒有明顯的返鄉置業。
根據克而瑞資料,在2023年春節周(1月21日-1月27日),40個重點城市新房成交量僅為35.7萬平米,同比下降14%。且自年初二開始,日度成交基本創2019年以來同期新低。
2024年的春節,可能情況更加不容樂觀:
目前來看,三四線人口整體處於淨流出的狀態。而原本市場寄予厚望的“核心人口”外溢,並沒有體現出明顯的效果,反而是一線城市集中開始放鬆限購,並且降低落戶門檻。
整體上看,一線城市整體出現明顯老齡化狀態,急需從三四線補充青年勞動人口。
後續調控從週期化逐漸走向常態化,是可期的。
而未來即使一線城市不會很快全面放鬆限購,但是一線城市的落戶也會進一步開啟。
畢竟,一線城市的人口內生性增長,已經進入困局。
在這樣的情況下,核心城市進一步吸納人口,而核心城市周邊的三四線城市,不僅沒有成為外溢的受益者,反而成為人口流出的源頭地。
當超大特大核心城市的資源人口向三四線城市外溢時,形成輻射效應,有利於該三四線城市的地產市場。而當核心城市集聚人口,使得周邊三四線城市人口淨流出,就會形成虹吸效應。
相比於往年,2024年這一輪返鄉置業,可能更難,最終結果,難言樂觀。
在當下這種大環境下,三四線城市的風險明顯會比一二線城市更高。
這不是什麼需求和購買力的問題了,而是如今的苦果和壓力,是當時不計後果、不計成本上漲的結果。
自從疫情之後,全國各線城市房價普遍下降,而三四線的房價下跌最多,也是反映了市場的預期。畢竟自從棚改貨幣化之後,三四線樓市的根基不穩。而產業和人口的匯入,是個長期工程,除了個別自然資源、產業條件特殊的三四線城市,大部分普通三四線城市,很難找到提振樓市的關鍵抓手。
本質上來看,大城市工作的青年,回到三四線“返鄉置業”,一定是在收入增長、預期穩定的前提下。但是目前來看,整個居民收入預期不佳,潛在的就業壓力仍然很大,在一定程度上都會制約2024年的返鄉置業。
無論從現實,還是到經濟情況,2024年,很多中小城市給予厚望的返鄉置業熱潮,可能不會出現了。
3
趨勢研判:從2024年春節的幾個微妙變化中,能夠看到怎樣的本質和可能未來?
無論是“春運盛況”走向衰弱消失的明顯趨勢,還是“返鄉置業”浪潮的風平浪靜,實際上,要看到表象表現背後深層次的一些經濟本質。
中國過去20多年轟轟烈烈的城市化程序,隨著房產市場的崛起,已經把超過60%以上的人口送進了城市。
他們已經根植於城市,甚至把家鄉的父母也一併接回了城市。
鄉村的故土情結,可能再過十年,隨著老一輩故土難離的老人逝去,就要消失殆盡。
沒有長輩的地方,也就談不上什麼家鄉和故土情懷了。
但這是一件好事,交通的發展,經濟的持續增長,根本目的是提高大家的生活水平。
春運本質,其實是過去中國的落後交通,以及城鄉差距拉大,年輕人不得已背井離鄉外出打工的產物。春運這種情況本身就是在特殊的歷史時期所出現的一種相當特殊的社會現象,而這種社會現象遲早會在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之下被消除。
當城市化發展完成,春運一詞,也就註定要面對退出歷史舞臺的命運,這沒有懸念。
著社會發展水平的逐漸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過上了好日子,春運也是會逐漸消失的。
而對於直接關聯中國經濟的房地產和樓市來說,也在這樣的時代趨勢浪潮中,要經歷挑戰和考驗。
上一輩,背井離鄉,用自己的青春為經濟發展做出貢獻的群體已經老去,這一輩,該紮根的已經紮根,留不下來的,對於經濟放緩導致的極致內卷的大城市也沒有多少眷戀,人生分水嶺其實已經分道揚鑣。
這就是時代和經濟發展必然帶來的板結和固化,任何年代其實都一樣,規律和因果邏輯永遠存在,並且持續發揮影響力量。
人口流動和房地產經濟的旺盛和發達,在這一輪經濟週期和大環境中,已經正式走向尾聲。
未來,只有大城市有房地產;未來,春運將退出歷史舞臺。
至於說這個未來有多久,有一個很重要的訊號節點,那就是中國城鎮化程度達到停滯的那一天。
而從當下的現實來看,這一天的到來,已經不遠了。
當然,理性邏輯和趨勢訊號是一回事,個人認知那就是另一回事了,傳統故土情懷薰陶之下,還是有很多人,對於自己的故鄉和家鄉,有深厚情懷。
寫在最後:
從個體和家庭的角度,如何抓住本質,看清趨勢?
關於2024年中國春節以前,在中國經濟領域兩個存在了很多年的傳統的轉折分析,差不多該說的也說到位了。
更重要的是,這樣的經濟觀察和分析研究,能夠給個體和家庭帶來哪些有意義的啟發?
文章最後,分享幾點個人的思考和觀點,不一定對,權當拋磚引玉,供大家進行一個交流和分享:
1,隨著中國城市化程序趨於結束,城鄉之間的差距壁壘,會愈發明顯,這意味著,留給很多希望透過遷徙改變個體和家族命運的群體的時間和視窗期,已經不多了。
父母輩人生的終點,就是下一輩人的起點,但是城市化完成以後,從同樣的起點想要改變命運的難度,是完全不一樣的。
2,隨著越來越多的一線城市陸續加入限購放鬆的隊伍,中國接下來同樣有越來越多的中小城市,將面臨房產的資產和金融屬性加速剝離的考驗。
實際上過去幾年的行情已經能說明很多問題,未來中國絕大多數普通中小城市,房子就是純消費品,而且是使用率沒有多少現實討論意義的無效消費品。
3,爛尾和質量問題風險,在中小城市,比大城市更高,這一點值得警惕。
如果處於鄉情,父母養老需求考慮返鄉置業,千萬不要有新房情結和輕易相信期房信譽,純消費市場,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中小城市房地產行業沒有任何信譽可言。
這個觀點,恐怕是同行和了解中小城市一些做派的朋友,才能理解和有共鳴。
4,條件允許,還是要往大城市去,往一線去,往省會去,往經濟發達的地區和城市去。
相信全國經濟一盤棋,鄉村振興這樣的宏觀佈局沒錯,但是不能用自己和家庭的前途和發展去賭,任何東西都是一樣,賭徒心態和思維,都是沒有想象力的。
合適的時代,做適合的事,道理不救人,適應是王道。
以上,就是基於對2024年春節期間,中國經濟領域過去長期存在的兩個傳統微妙變化的梳理和分析,進行的一次專題討論和分析研究內容,和各位頭條的讀者朋友們,進行一個交流和分享。
(根據國家有關部門的最新規定,本文內容和意見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關於置業,投資等行為的明確建議,入市風險自擔。)
以上正文,來自@熊貓貝貝小可愛
交個敢說真話,會說實話,善於觀察的年輕人朋友,可好?
原創寫作分享不易,如果覺得文章不錯,歡迎轉發點贊。關注本人
實力原創,頭條獨家,如有抄襲搬運侵權行為,必究!
有問題歡迎留言,再不行就私信也行,文明交流,有問必答,謝謝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