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朋友認為,國外那些品牌不行了,未來肯定要完蛋。沒那樣的話,人家沒動手呢!人家在觀望,在找最佳時機,就像新勢力前赴後繼去做電動車,為什麼傳統車企它不動,明明知道你前面是坑,我為什麼不讓你去趟?”
這是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在前些日子舉行的2024長安汽車全球夥伴大會上說的話,很快在社交媒體和短影片平臺引發持續討論,其中贊成者和反對者各執一詞,雙方無法達成共識。
朱華榮繼續說道:我和福特、馬自達這些高層交流之後,就問一個問題,為什麼虧損你還要去做?(跨國車企)一旦做的時候,從它的資源、擁有的全球市場等等,會迅速地崛起。
誠然,新能源汽車時代的主導權掌握在中國汽車品牌手中,諸如豐田、大眾、通用、福特等跨國車企還是配角,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基本上沒什麼大的存在感。朱華榮的這一席話很容易被網友噴,因為在網友看來有點“胳膊肘往外拐”的嫌疑。
然而,作為中國汽車行業的風雲人物,以朱華榮的見識和視野,其所說的又何嘗不是一席“警世箴言”呢?因為近期福特這樣的全球巨頭車企已經露出了“獠牙”?我們的中國品牌該有所警惕了。
快科技2月7日訊息,據外媒報道,福特執行長吉姆·法利在當地時間週二表示:在過去的兩年裡,福特一直在研發低成本的電動汽車平臺。
據悉,福特此次研發的低成本平臺十分靈活,不僅可以部署到多個種類的車輛之上,還可以為軟體和其他服務提供強大的安裝基礎。
用吉姆·法利的話說,福特之所以要研發更低成本的電動車平臺,是因為當前阻礙消費者購買電動車最大的阻力就是高昂售價。比如Mustang Mach-E SUV這款車,它的起售價約為43000美元,而基本的F-150 Lightning皮卡,起售價也超過了55000美元。
去年的上海車展,很多海外媒體和汽車行業從業者前來參加這場全球汽車盛宴,一位外國友人在接受採訪時提到了中國電動車的價格之低讓他十分驚訝,他表示比亞迪海豚是他認為最好的車,因為這麼好的電動車價格卻給的這麼低,站在汽車行業從業者的角度來看,這是很有難度的一件事情。
問大家一個問題,當這些全球巨頭車企的電動車售價和我們的自主品牌一致,它們的銷量會好起來嗎?
答案似乎是肯定的。比如說上汽大眾生產的ID.3,在國內售價降到了12萬多,而德國卻賣到了4萬歐元,換算成人民幣的話售價超30萬。結果我們看到了ID.3累計銷量破了10萬輛,ID.3也順利拿下2023年度“合資純電車銷冠”。
典型代表還有寶馬i3,三十多萬的它被網友怒噴工業垃圾,但二十多萬的情況下卻讓網友直呼真香,誰能想象到寶馬i3去年居然賣了116541輛,換算下來基本上每個月實現了銷量破萬,秒殺絕大多數售價二十多萬的國產電動車。
所以,當2024年及未來的幾年越來越多低價合資電動車入場,當曾經具有品牌溢價能力的合資車放下身段,像國產電動車那樣高舉低價格和高配置大旗,你覺得消費者會不會買單?歡迎在文末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