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史無前例的舉動,在新加坡這樣一個國際航空展覽盛世中,中國商飛5架飛機組團參展,兩架C919,3架ARJ21,其中還包括即將交付使用者的成品機,以及正在進行飛行實驗任務的試驗平臺。在新加坡航展期間,這些飛機將進行地面靜態展示和空中的飛行演示,這就等於讓國際的公眾和潛在的使用者,零距離地去感受中國飛機。
其實這樣一個參展的行動,我覺得至少有3點意味是值得思考的:
第一是,它標誌著中國C919和ARJ21的研製工作順利完成,同時已經展開了交付與商業運營。尤其是C919,它的運營時間雖然還不是很長,但是已經取得了國內許多乘客的認可;
第二個意義是,組團參展,表明中國商飛對於自己的產品,它的技術性能、可靠性、執行的穩定性,是抱有充分的信心的;
第三個是,中國商用飛機在開拓海外市場,或者說國際市場的方面,具有非常強的意願。畢竟商用飛機,它的國際化是產品成功的一個重要特徵。
如果沒有國際大舞臺,那麼無論是波音也好,還是空客也罷,這樣的百年品牌,不會走到今天興旺發達的地步。對於中國飛機出現在新加坡航展上這樣一個舞臺這一時刻,西方媒體有很多聲音,但是我們也發現,其中有一些比較極端的態度。比如說,一類是唱衰,另外一類是渲染威脅。
(展館內,中國商飛展臺以“攜手同行 共創未來”為主題,展出了最新塗裝的1:20比例C919、ARJ21和C929基本型飛機模型)
比如說,渲染威脅地說,中國商飛的商用飛機是咄咄逼人的挑戰者。那麼這個意味,實際上有點跑偏。客觀地說,中國商用飛機在國際的商用飛機的市場上,是一個競爭的參與者,它還不能算是一個咄咄逼人的挑戰者,這也不是中國商用飛機所秉持的態度。
我們更多的是希望在競爭中,去提升自己的工業體系能力,拉動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為中國的工業化程序提供新的動力,這是我們真正的初衷。而競爭本身,實際上可以透過技術的進步、市場的合作,獲得更大的市場空間,把蛋糕越做越大,所以並不會因為競爭者的增加,會導致一個零和博弈的結果,這是一個非常僵化的思維。
那另外一種,就是唱衰中國飛機的。無非秉持這樣幾類說法:一個是,中國飛機它沒有歐洲或者說美國的適航認證;另外一個,就是說,中國飛機很多的關鍵系統,它並不是中國製造的。
其實這兩個說法已經持續了很久,那麼第一個適航證的問題,過去可能我們底氣沒那麼足,但今天中國商用飛機是擁有十足的底氣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我們民航局給ARJ21也好,給C919也罷,它頒發的適航認證,是依託完全符合國際標準的適航認證體系。
可以這麼理解,我們測試自己的飛機,所用的考題跟美歐用的是同樣的試卷,整個考題的難度,是沒有經過任何的調整和弱化。既然在這套考卷上我們能考出高分,那麼我們沒有理由不相信我們能透過美國和歐洲的適航認證。
拿到美歐的適航認證,其實這是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它要建立在雙方的一個互信和溝通的機制上。實際上,認證的過程可能會比較漫長,但其中可能起主要因素的,是雙方對於競爭與合作,乃至市場未來認知的差異,導致的一些困難。
在符合國際水準的商用飛機的安全技術體系,這樣一個框架下,中國的商用飛機,確實我們也需要去贏得美國和歐洲的適航認證。但是那一紙認證,可能會影響中國民用飛機走向國際市場程序的節奏,但是不會影響結果。因為民用飛機最終贏得市場的認可,它是建立在實際執行的資料和績效上的。
客觀地說,中國的商用飛機在投入國內市場運營的時候,我們開始表現出的執行數字並不是十分理想,跟國際同類水準的飛機是有一定的差異的。但這很正常,任何一款新產品投入市場的時候,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隨著執行時間的增加,航線的範圍的擴大,這些資料在快速地改進。數字的提升,標誌著中國的商用飛機在走向成熟。
那麼第二個問題,我們再來說幾句。確實,中國商用飛機有很多關鍵系統,它是透過供應鏈的國際合作獲得的。也就是它的廠商,主要技術的廠商是國外。但是要知道,包括髮動機在內這樣的關鍵系統,中國從來沒有放棄過這些關鍵能力的自主建設。我們的自主建設跟國際合作,它本身是相融的,並不彼此排斥。
在條件好的時候,我們就透過國際合作,來提升我們的供應鏈效率。那麼在與此同時,我們也要保有自身的能力建設,而這些能力,對於國家的工業體系的總體提升水準,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如果環境不好,那麼我們憑藉自身建設好的能力,也可以實現這些系統的國產化。
這裡面要注意就是,中國的航空工業已經能夠為這樣的能力建設,提供一個基礎支撐。因為在軍用裝備上,這類的產品我們是有自主能力的,只是要實現從軍工系統向商用飛機所需的技術標準的一次越界。
客觀地說,中國沒有理由放棄商用飛機這樣一個工業化的典型頂級產品。作為一個發展中的大國,只有這樣的工業品,才能夠成為中國工業技術能力提升的真正引擎。
西方社會對於中國產品的認知,可能有一定的滯後性,更多的只是完成了從鍋碗瓢盆服裝鞋帽,到中低端的工業品的進化。那麼作為代表人類工業文明頂級產品的商用飛機,“中國造”到底怎麼樣,我們是需要透過新加坡航展這樣的舞臺,去讓國際社會認知的。
更何況,包括新加坡在內的東南亞市場,對於中國的商用飛機是有合作經驗,或者說有使用經驗。這樣的市場,可能也是我們相對容易進入的。而東南亞市場本身對於我們以C919和ARJ21所打造的干支結合的這樣一個平臺體系,是有很好的相容性的。
比如說島嶼之間的航線網路,2000公里的幹線以及1000公里左右的支線,可以完美地覆蓋這一地區的航行需求。至於中國產品能不能進入這樣的市場,或者在這樣的市場求得一個很好的生存空間,實際上我個人認為沒有必要去強求。
我始終認為,中國商用飛機的國際化,實際上是國內市場充分執行,經驗豐富、產品成熟、技術體系完善建立之後的一個自然外溢,它是一個水到渠成的效果。
如果中國的商用飛機在中國國內的體系中,已經成為主角,把資料磨練得越來越好,有真實的經營績效展示給潛在的客戶,有完善的技術支援體系確保使用者能夠無憂執行,那麼國際使用者又怎樣去拒絕這樣一款效能優異、價格適中且執行無憂的產品,即使它是來自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