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伍勇
3月3日,喜悅已經出院3天。看著懷裡的女兒,王女士很開心。剛出生時只有650克,在醫護人員112天精心呵護下,到如今已經3000多克健康成長,這位被醫護人員們稱為“巴掌妹妹”的新生兒,終於和媽媽一起回到了家裡。
喜悅是德陽市救治的體重最輕超早產兒,2月29日出院那天,德陽市人民醫院婦女兒童醫院的醫護人員,在會議室為喜悅一家播放了喜悅在醫院的成長影片,併為喜悅一家送上成長紀念手冊。
王女士和丈夫在現場給醫護人員們深深鞠了一躬,“如果我們給了孩子第一次生命,那你們就給予了她第二次生命。”接受封面新聞採訪時,王女士笑著說:“希望喜悅做一名兒科醫生,去接她‘臨時媽媽們’的班”。
喜悅的小手
出生時體重僅650克
高齡媽媽產下“巴掌妹妹”
2023年,37歲的王女士懷上自己的第一個孩子,這讓她十分開心。然而沒過多久,她就被檢查出胎盤前置。2023年11月9日,因胎盤前置,王女士出現出血症狀,夫妻倆連忙趕往德陽市人民醫院婦女兒童醫院。
據產科副主任何靜媛回憶,“孕婦當時情況非常緊急,出血量越來越大,必須馬上進行手術。手術的風險很高,最壞可能保不住孩子,且需要切除子宮。”
面對這樣的情況,王女士夫婦依然十分堅強與樂觀,給予了醫護人員充分的信任,這也讓大家有了更大的信心。
醫護人員精心呵護喜悅
為確保產婦和胎兒的安全,手術時,醫院啟動了MDT(多學科診療模式)給予全面的支撐和保障,兒科新生兒病房的醫生護士直接進入手術間協助搶救出生的小寶寶。2023年11月10日6時41分,王女士的女兒順利誕生,為了紀念這份驚喜,她給孩子取名喜悅。
在媽媽子宮裡只待了不到25周便匆匆降生,喜悅出生時體重僅有650克,只有成人巴掌大小,手臂僅有成人手指一般粗細。隨後,喜悅被送進了新生兒病區,住在118號病床保溫箱,開始了“人生第一場歷險記”。
王女士一家三口合照
一路“闖關”創造奇蹟
新生兒逐漸正常生長發育
“對於喜悅來說,一出生便面臨著敗血症、化膿性腦膜炎的威脅。敗血症、化膿性腦膜炎等併發症發生在普通嬰兒身上都是致命的,更何況是僅650克的早產兒。”兒科主任鄧全敏告訴記者。
為此,新生兒護理團隊組成“118精細化管理小組”,為她制定個性化護理計劃。
據醫護人員介紹,超早產兒大腦對外界刺激異常敏感,說話聲音稍微大一點,聽診器的輕輕觸碰,都會引起她心率和血氧飽和度的下降,於是護理團隊為她快速進行PICC置管,還特別隔離出一個相對封閉安靜的空間模擬子宮環境,嚴格控制光線明暗、溫溼度及噪音,集中護理,輕揉操作,最大程度減少對她的刺激。
經過不懈努力和精心照料,喜悅從出生後的顱內出血III級恢復到了正常狀態,成功闖過“出血關”。
超早產兒各臟器發育不成熟,免疫系統極其脆弱,喜悅一開始無法自己喝奶,為了增進孩子的免疫力,“精細化護理小組”遠端指導媽媽採來初乳,再用棉籤沾著一點點塗抹在她的嘴唇和口腔裡,為了讓她能達到全腸道餵養,康復治療護士每天都會對她進行吞嚥訓練。
經過精心餵養和訓練,2024年1月7日,63天的喜悅順利停掉了胃管,自行吃奶。1月18日,喜悅脫離呼吸機開始了自主呼吸。
“長大了,變白了。”2月19日那天,望著保溫箱裡剛滿100天的女兒,王女士和家人難掩興奮,眼眶裡閃爍著晶瑩的淚光。
一百個多個日日夜夜,護理團隊帶著喜悅一路披荊斬棘,成功度過呼吸關、迴圈關、感染關、出血關、黃疸關、消化關,創造了生命的奇蹟。
醫護人員精心呵護喜悅
112天后順利出院
媽媽希望她以後做一名醫生
從剛出生時只有650克,到如今健康成長,喜悅是兒科科室最牽掛的患者。“自從喜悅住進來以後,整個科裡幾乎每一個人上班後的第一件事就是來看看她,下班臨走前也一定要來看一看。”
每天看著喜悅的體重幾克、十幾克地慢慢增加,一點點微小的進步,比如哪天多吸吮了兩口奶,都能讓“臨時媽媽”們驚喜萬分,特地為她準備的日記本,用文字和照片記錄下了她“打怪升級”的每一個階段。
“真是太難為你們了。”望著一天天長大的女兒,王女士和家人不停地向醫生、護士們表示感謝。
王女士一家為醫院送來錦旗
2月29日上午,在德陽市人民醫院婦女兒童醫院新生兒病區,王女士抱著出生112天的女兒喜悅,和丈夫一起向醫護人員告別,“孩子能健康出院,我們心裡萬分感謝,是你們給了她第二次生命。”說完,王女士和丈夫給醫護人員深深鞠了一躬。
出院前,在會議室,醫院也為喜悅一家播放了喜悅在醫院的成長影片,併為喜悅一家送上成長紀念手冊。王女士表示,未來希望喜悅可以做一名兒科醫生,接她“臨時媽媽”們的班,去幫助更多嬰兒獲得新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