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被稱為“工業味精”,21世紀其價值越來越重要。世界稀土資源分佈不均衡,擁有成熟開採技術的國家也寥寥無幾。
正因為如此,當馬來西亞的稀土含量,從幾萬噸突然變成上千萬噸後,反倒成了一種“幸福的煩惱”。
1610萬噸的新發現
2019年的資料是,馬來西亞探明的稀土儲量在3萬噸左右,跟我國4400萬噸的規模比起來是天壤之別。到了2023年,趨勢發生了改變。
根據2023年6月新探明的結果顯示,馬來西亞的稀土含量達到了1610萬噸,這一龐大的規模,分佈在該國的29個地區。
具體來看,新探明的稀土資源分佈在柔佛、吉打、吉蘭丹、馬六甲等10個州。稀土的突然增多,將所有的開採壓力都壓在了該國的環境和資源等部門。
因為,稀土開採的過程,也是對環境巨大的傷害過程。根據國際再生能源署的資料顯示,每生產1噸稀土,將會產生75立方米的廢水和1噸放射性物質,加起來一共會形成2000噸有毒有害物質。
馬來西亞沒有成熟的開採技術,所以貿然開採對環境和人類帶來的影響將是破壞性的。
2012年時,世界知名的稀土企業,澳大利亞的萊納斯就在馬來西亞建造了工廠。只不過該企業不在馬來西亞開採,是從國外進口稀土,而後在馬來西亞提煉加工。
也就是說,這一企業將開採的風險轉嫁到了馬來西亞,所以圍繞該工廠多年來爭議不斷。按照此前的合同,這個工廠到2023年7月就該終止停產。
但為確保全球的稀土供應市場不受影響,馬來西亞政府此前已經把最後的期限延長到了今年1月,企業的運營執照也延長到了2026年。
可由於萊納斯是從國外買礦提煉,跟馬來西亞本國的資源關係不大,所以未來的稀土如何開採和利用,還是讓馬政府很頭疼。
因為根據礦物委員會的統計,全國至少已發生過60起的非法開採稀土事件了。
在馬來西亞的一些偏遠地帶,由於人口稀少再加上稀土的可觀收益,有人不惜鋌而走險專門做起了這門生意。
根據馬政府此前的初步調查,從吉打再到森美蘭,多個地區的森林保留地都發現了稀土的非法開採活動。
除了非法開採外,馬來西亞的地方政府也躍躍欲試,希望能儘快把稀土變成經濟效益。霹靂州還在2022年10月,就批准了該州境內的一個試點開採地。
此外,霹靂州另外又向中央政府申請了其他兩個開採點。當地希望下一步建立起最大的稀土加工中心,進而就能創造更高的經濟價值。
其他發現了稀土儲量的州,也在等待馬中央政府的批准,尤其是統一標準的作業程式,對下一步確保開採安全至關重要。
馬來西亞的環保和資源等部門此前也表示,相關的作業程式已在制定中,如何開採以及哪些地方不能開採,未來都將進一步明確。比如像森林保留地、環境敏感等區域,未來是不允許開採稀土資源的。
就目前的情況看,因為去年發現了數量更大的稀土資源,馬來西亞下一步已不僅僅只想賣稀土了,還想轉型成為加工產品的出口大國。
也正因為如此,馬來西亞才想在相關技術上得到我國的支援。
技術請求會得到我國的支援嗎
根據3月18日的訊息報道,馬來西亞科技部門的負責人將在4月底訪問中國,此訪是為了尋找一家中方企業,能在馬來西亞投資建立精煉廠。
之所以尋求我國的技術支援,是因為我國是世界上唯一一個擁有17種稀土產能的國家,開採和提煉技術都很成熟。而且在此之前,我國的精煉廠也已在精煉來自馬來西亞的礦產了。
但是,馬來西亞想要從我國尋求技術支援,卻面臨著來自國內外的諸多難點。
首先從馬國內的情況看,主要面臨的是商業和技術上的難點。馬來西亞此前沒有稀土精煉技術,他們的稀土開採後都被出口了。
沒有技術,就意味著缺少相關的基礎和配套設施。從外部投資的角度看,如果是在沒有任何基礎的地方的建立精煉廠,前期需要做更多的事情,這對於企業的經營來說將非常不利。
企業在市場上不會有競爭力,而且為了打下基礎投入的成本又很高。更為關鍵的是,從零開始經營,生產出來的產品品質不會高,市場競爭力會進一步受限。
這樣一來,對投資企業來說就是一個填不滿的無底洞,勢必會出現虧損。在業內人士看來,國際上多數稀土和其他礦產原料的出口國,之所以沒辦法轉型成為加工國,最大的因素就是建立不起有競爭力的企業,未來的運營大機率會虧損。
所以從商業和技術的角度看,在馬來西亞投資建廠也不是不可以,但任何一家企業包括我國的企業在內,都希望廠子建好後能持續盈利。如果未來的專案經營不好,那麼合作也就失去了原來的意義。
這還僅僅是商業上的不確定性,而國際政治的複雜,更會放大這種不確定性。
根據現有的國際稀土市場份額,我國的佔有規模在60%到85%之間。所以外界分析,中國不可能幫助馬來西亞建立稀土生產和銷售產業鏈,因為那樣反過來會損傷自身利益。
更為關鍵的是,美國現在正透過各種方式,試圖遏制和削弱我國在稀土領域的國際地位。美國採取敵對性措施,從開採和提煉技術上來看,如果我國輸出了技術,下一步輸出國卻參與到了針對我國的陣營中,這就得不償失了。
對於這一點,馬拉西亞方面試圖採取一種更務實靈活的態度。這個月馬來西亞的總理訪問了澳大利亞,西方不應該將仇華的情緒強加給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和中國之間沒有任何問題,其他人不應阻止馬來西亞和鄰國發展友好關係。對於馬國總理的表態,國外的一些分析人士就表示,這是馬來西亞為了尋求在稀土領域和中國合作,而採取的務實主義策略。
近期,國內國際經貿領域的專家也表示,下一步要看馬來西亞的態度和誠意如何,關鍵還要看他們有沒有真正的能力去抵擋來自美國的壓力和誘惑。
值得一提的是,馬來西亞尋求合作的節點,正值我國去年底禁止了稀土技術領域的一些出口。這也給未來是否進行合作,增加了更多的不確定性。
被禁止出口的關鍵技術有哪些
去年12月,商務部連同科技部公佈了相關技術出口的禁止目錄。上一版本的目錄是2020年修訂的,相比上一版,新目錄中的技術禁令事實上還壓縮了,由原來的163項降低到了134項。
其中在稀土領域,提煉、加工、利用等技術屬於禁止出口,在其他技術環節,一些工藝則屬於限制出口。
圍繞稀土技術的相關禁令,在此前2008年的目錄中就有了,新修訂的目錄只是例行調整,不過西方的企業卻反應敏感,引申出了很多毫無關聯的臆測。
在業內人士看來,這是由於稀土越發成為戰略新興產業發展的基石,再加上我國在提煉加工領域掌握著巨大的優勢所引發的。
以美國為例,缺乏關鍵的冶煉裝置和技術,因此美國的需求產品是先出口到我國進行精煉,而後再進口回去。根據2022年的一項統計顯示,我國稀土進出口量最大的國家都是美國。
正因為這一點,美國近年來一直在該領域試圖擺脫對我國的依賴,並且採取了很多特意針對我國的措施。
可實際上,所有關鍵技術的出口禁令,在世界他國也都存在,這是保護本國技術和經濟利益的正常行為。尤其現在以西方為首,出現了強烈的逆全球化趨勢潮流,這種背景下我們更應該維護自身的產業。
反觀西方國家,他們在稀有和礦產資源的開採和技術上,同樣也出臺了相關的禁令。在這種國際大背景下,我們更應該規劃技術出口管理,做好技術的維護以適應國際形勢的變化。
也因此,馬來西亞現在想跟我國在稀土領域進行合作,這一時間節點相當的微妙。
未來要從三個方面考慮
馬來西亞的有關政府官員還未訪華,所以下一步是否會進行合作還不清楚。國內經貿領域的專家則認為,未來面對馬來西亞的請求,需要考慮清楚三個方面的問題。
首先,馬來西亞要想獲得我國的技術和投資支援,是否能接受我國在稀土領域做出的規定。
換言之,我國在稀土領域有一系列配套的措施規定,馬來西亞要想與我國合作,他們接下來要採取的措施,需跟我國的規定同步和配套才行。
其次在技術出口上,關鍵技術應該不會轉讓,畢竟我們不希望自身投資的產業,未來有可能會站在對立面。所以在這一點上,馬來西亞是否接受需要考慮清楚。
最後,稀土具備的特殊屬性,使得其產業鏈在國際政治中錯綜複雜。下一步,馬來西亞是否會加入到與我國的對立陣營中去,這一點我們也不得不進行考慮。
一句話,馬來西亞想尋求技術和商業支援,但必須得是在充分保障我國利益的前提下才能推進。如果做不到這一點,相關的合作也就無從談起。
結語
作為礦產資源,稀土是17種元素的總稱,因為其特殊屬性,在這個時代它成了稀缺的戰略資源。從軍工到航天,再到其他新興科技領域,都活躍著稀土的身影。
正因為特殊,從開採到技術精煉,各國都在想盡一切辦法想佔據優勢。我國是稀土領域的大國,充分保障自身的利益,這是絕對無可厚非的。
馬來西亞也想在這一領域擁有更大的話語權,接下來能否順利完成產業鏈的建設,關鍵就看他們自己的選擇了。
參考資料:
《馬來西亞希望中國投資其稀土產業》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2024年3月18日
《中國稀土技術出口調整引關注》 環球時報 2023年12月23日
《中國禁止部分稀土技術出口,牽制日美》 日經中文網 2023年12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