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橋是我國建成的連線香港、珠海、澳門三地的跨海大橋,該大橋於2009年12月動工,在2018年2月,歷時9年的時間建成的,在2018年10月正式開始通車。
要知道這座共通香港、珠海、澳門三地的大橋不僅耗時較長,更是我國投入了1200億元建成的雄偉工程。
大橋剛建成的時候,每天的通行量並不大,每天通車只有4000多輛,如果按照每輛車的過路費是150元計算,那麼一年的收益只有2億左右,這還不算大橋的養護費用,和巨大的建成成本相比,外界都在推測按照這個方式什麼時候才能回本呢?
正因為港珠澳大橋上額的客流量較少的情況,還引起了其他國家的媒體的嘲笑,他們覺得這個大橋明顯是一個面子工程,屬於中國打腫臉充胖子的行為。
當港珠澳大橋迎來堵車的那一天,雖然困在車內的人在焦急等待交通疏通,但是我們的國人卻“笑”了。
那麼為什麼港珠澳大橋堵車卻讓我們這麼開心呢,曾經國家斥巨資建成的大橋到底有什麼重要意義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關於港珠澳大橋的故事。
一、港珠澳大橋的修建
20世紀80年代,在香港、澳門還有大陸之間是沒有交通互通的,人們只能透過坐船或者飛機的方式才能去到對岸。
由於交通運輸的問題,導致很多的貨物不能及時地運送到對岸,或者就是運送的成本比較高。
隨著香港、澳門還有大陸地區的不斷發展,經濟也越來越繁榮,人們越來越覺得必須把香港和珠江的交通聯絡起來,這樣可以給三個地區的人們都帶來很多的方便。
於是就有人大膽提出能不能修建一座橋,連線香港、澳門和珠江三地,但是那個時候並沒有人把這個提議提上日程。
直到時間來到1997年,亞洲爆發經濟危機後,香港政府認為是時候把曾經被擱置的修橋的提案提上日程了。
香港政府工作人員根據香港、珠江以及澳門還有大陸的經濟形勢都進行了分析,並且詳細的大橋建成後帶來的好處等等方面的資料,整理好在2002年的時候向中央提交了這一大膽的提案。
要知道雖然中國的建橋大軍,已經建立過太多太多困難重重的大橋,但是港珠澳大橋確實面臨著很多問題。
首先在距離上,如果想要連通珠海、澳門、香港三地,那麼大橋的長度將達到55公里,如今建成將成為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
其次在建橋的用料方面也是一個問題,為了保證質量,大橋的用料一定要精良,而且用料非常大。
根據計算,這座大橋一共使用了108萬立方米的混凝土,橋樑主體的鋼材料用量就達到了42萬噸,說起來可能很多都沒有感覺,簡單地說這些用料相當於建成10個鳥巢、60座埃菲爾鐵塔。
最後,就是大橋的穩定問題也是重中之重。由於大橋地處於港珠澳地帶,是地震帶,所以大橋的抗震問題就顯得格外重要。
以上的問題都是可以看到的可以預判的問題,在施工和設計階段還遇到了很多不可預測的問題,讓港珠澳大橋的建成更是困難重重。
如果想要建成港珠澳大橋就必須橫跨伶仃洋,但是伶仃洋作為重要的海上交通要塞,每天都有很多的船舶經過。
由於船舶經過,讓大橋有個問題必須克服那就是限高問題,這說明有一段路是不能在海上修建的必須在海洋中完成。
本該在空中築起的橋樑現在必須進入水中一段,這就說明要修改海底隧道,那麼這些情況就必須克服海峽作業的困難。
地處在伶仃洋,伶仃洋的水深較大,最深的地方有40米,而且海下地勢複雜,地下到底是什麼情況根本沒人知道,海底的泥沙、砂石、黏土等等都是不可預知的情況。
在海底施工的話,還需要對水下的情況,比如海流還有潮汐等規律做出計算,這樣才能保證正常的施工。
在衡量了綜上所有的困難後,設計師們決定採用使用沉管隧道的方式,也就是將在陸地上製作好的沉管段放置到海底,將一段一段的沉管分別置於海底最後再連線起來,這樣一條平臺安全的海下隧道就形成了。
二、從被嘲笑到車流擁堵
從道橋開始設計到施工,再到建成完工,可以說一直充斥這個負面的聲音。
在建橋的時候,由於中國沒有在海下建築隧道的經驗,於是找到荷蘭的團隊諮詢,他們當時就給我們開出了1500億的價格,單單諮詢就需要這個價格,如果想要技術轉讓就更貴了。
而且還公然地說對於這個工程要給我們唱祈禱歌,這擺明了就是在嘲諷我們,後來又是我們又找到幾個可以學習的單位,但是收穫的結果都是一樣。
但是倔強的中國人從不會屈服,不會因為困難就放棄大橋的建設,於是我們開始利用國內的設計團隊,開始不分晝夜地研究和嘗試。建模、推敲,終於為國家和人們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2003年到2018年曆經15年,花費12億元,但是在建成之後車流量並不多,這又成為外國媒體的談資。
很多人評價港珠澳大橋是一個面子工程,更有有心人為我國算了一筆賬,如果想要港珠澳大橋的支出和收入達到平衡,那麼需要547年。
實際上,由於香港、澳門和內地的很多方面確實存在著差異,比如貨幣不統一,這就導致人們在交易的時候非常不方便。
在交通規則上三地的交通法也不盡相同,如果到了對方的地區就會帶來很多駕駛的麻煩,所以就讓這座大橋上的車流比較少。
不過在未來的日子中針對這些問題,相信相關人士一定會想到解決的方式,讓更多的人能夠往返於兩地之間。
三、港珠澳大橋的重要意義
2024年的清明節對於港珠澳大橋是一個不一樣的節日,在這期間這座大橋上擠滿了汽車,據統計4月1日當天的車流就達到了19500輛,是建成以來車流最多的一天。
實際上,對於港珠澳大橋來說,他不僅僅是我國耗費巨大建成的一座橋,更是溝通內地和港澳地區的橋樑。
對於香港人來說如果能夠來到內地的話,首先可以帶動內地的旅遊產業,也會讓香港人有更多的機會了解中國的文化和歷史;
反之如果大陸人民到香港也可以支援香港的經濟,而且也能拉動香港的旅遊行業,這是一個雙向的發展過程。
對於內地人來說,香港有著更好的教育資源吸引著很多的大陸家庭,如果有學生的家庭選擇去香港讀書也可以拉動香港的房地產行業。
對於香港人來說,尤其是青年人,內地有更多的就業機會,他們可以在這裡找到更心儀的工作。
同時香港和澳門的年輕人也可以來到大陸當兵,也是對我國國防事業的一種支援。
隨著這座大橋上的車流越來越多,我們可以大膽地預測,在未來的日子裡,會有更多的內地人到香港、澳門旅遊、工作、學習。
也會有更多的香港人,澳門人來到大陸,感受這裡的人文、歷史、購物、文化等等多當方面的大陸生活。
在不久的將來關於大陸和港澳地區很多不一樣的制度可能也會出臺相應的政策,讓更多的人能有更多的機會到彼此的城市。
港珠澳大橋無疑是溝通港澳地區和大陸地區友誼的一條紐帶,更是連線三地經濟的重要交通要塞。
總結
港珠澳大橋的建成不僅僅是一座簡單的大橋,更是溝通香港、珠海、澳門三地經濟、文化、社會等諸多方面,更是連線著香港人民和內地居民的友誼之橋,對於兩岸三地的和平統一有著重要的意義。
儘管在大橋建立之初有很多嘲笑和諷刺的聲音,由於車流量較少,投入和收入不成比例,讓我國的港珠澳大橋成為他國人的談資。
然而,在時間的見證下,港珠澳大橋在世介面前“扳回一局”,事實證明了這座大橋的存在是非常有用的。
港珠澳大橋現在已經出現了“堵塞”的情況,這恰恰說明經過這座橋的車流在不斷變多,香港和內地的聯絡在不斷加深,而這座大橋剛好可以讓更多的人往返於香港、珠海、澳門之間。
事實也證明了,國家的決策完全沒錯,他們有著深遠的眼光和堅定的信念,由於國家在很多年前就看到了港珠澳大橋將為兩岸三地的繁榮添磚加瓦,即使在眾多困難面前還是建成了港珠澳大橋。
在車流量較少的這幾年更是頂著很大的壓力,很多人只能看到是一座沒有車流大橋,卻不能理解國家背後的深意以及對這座大橋給予的“厚望”。
可以說港珠澳大橋見證了國家的發展和繁榮,未來的生活中我們期待臺灣跨海大橋的建成,期待國家的經濟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