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的《新媒體藍皮書:中國新媒體發展報告》中有一個結論,微信已成為廣大網民生活的“時間黑洞”,90%的人每天都會使用微信。
微信極大限度地改變了人與人的社交,想了解一個人的近況,比起直接詢問,更多人會先去刷一下對方的朋友圈。
來百度APP暢享高畫質圖片
有的人頻繁進行自我展示,每天更新五條,有的人時常活躍在評論區,點贊、評論成了溝通感情的訊號······
相較於展示存在感的人而言,有那麼一些人,朋友圈只有一條橫線,再加一個自我介紹。
其實,微信上從來不發朋友圈的人,不一定是平淡無從展示,也不一定是內向、自卑、心有堅壁的疏離,更多的是屬於這三種人。
1.拒絕虛榮,能承載真實的自己
朋友圈是一個半真實的社交空間,大多數人發朋友圈都是報喜不報憂,習慣於美化自己。
很少有人會把沒美顏和P圖的照片發到朋友圈,設定朋友圈分組也是一種常態,生活中各種抱怨,朋友圈卻是一片歲月靜好。
這種朋友圈的“假精緻”“假平和”打造出了全新虛擬的形象,帶著虛榮和攀比的意味。
倩倩是個家境極為普通的女孩,一個偶然她看到了同學小璐寒假出國旅遊發的朋友圈,海邊風景很漂亮,紅酒燭光很精緻,倩倩忍不住存了幾張,轉發到了自己朋友圈,還小心翼翼地遮蔽了小璐和自己的父母。
倩倩收穫了從未有過的大量點贊和評論,就連不敢主動接近的男神都主動問自己去哪兒了,玩得怎麼樣······
在班上一向是個背景板的她,有了強烈的自我滿足感。於是,她多次借用小璐的朋友圈內容,價格不菲的護膚品、精緻的下午茶、各種景點的打卡,沒有素材的時候,她還會在網上買素材。
圖文並茂的內容看似豐富,其實只是為了充面子,但凡被恭維幾句,就愈發失了分寸,忘乎所以。
然而假的終究是假的,她們共同的朋友看到了倆人高度相似的朋友圈,小璐得知了真相,要求倩倩立刻刪除並發表道歉宣告。
倩倩知道自己錯了,刪掉了朋友圈,身邊的同學朋友紛紛疏遠了她,巨大的失落感和愧疚感讓她沒臉見人。
不可否認,人都向往更好的生活,當物質優越時廣而告之,看似虛假繁榮,是騙了朋友,實則是自欺欺人,在空虛世界中越陷越深。
真實的生活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生活的路終究是自己走,不是發朋友圈出來給別人看,就能有所改變的。過得好不好,判斷標準不在別人手裡,而在自己心裡。
荒蕪的心靈就像一塊貧瘠的土地,長不出莊稼來。而有深度、有內涵,能正視和駕馭各種境遇的心靈,才更有與真實的自己共同成長的勇氣。
就如同三毛所說的那樣,“世間的人和事,來和去都有它們原本的理由,我們只需要把自己修煉成最好的樣子,靜靜地去等待和接受就好了。”
這就是承載力,是心靈對生活的駕馭能力,當一個人能夠駕馭一生,他們便不再覺得有在朋友圈裡展示生活的必要。如同李夢霽《允許一切發生》中展示的,真正的強大從來不是對抗,而是允許一切發生的自信與包容。
承載力越強的人,越尊重現實、接受現實。所謂的斷舍離,不光體現在物理空間,更應該體現在精神世界。
2.通曉人性,重視隱私安全
作為“三微”平臺,微信朋友圈相較於微博、微視而言,所展示出的幸福指數是最高的。因為其他兩個是虛擬化的網路空間,朋友圈是給“熟人”看的。
不少人習慣在朋友圈炫富、曬幸福、秀恩愛,收穫一眾點贊和評論後,越發驕傲。
殊不知,發者無意,看著有心,有時候無意的一條朋友圈,也會觸動看客別樣的心思。
哲學家伊曼紐爾·康德說過“人性是人類最複雜、最神秘的一面”,人性不止有向好向善的一面,也有另一面,那就是但丁在《神曲》中所描述的貪婪、嫉妒、傲慢。
也是電影《三傻大鬧寶萊塢》中“朋友不及格,你感覺很糟糕,朋友考第一,你感覺更糟”的微妙。
不發朋友圈的人通常更注重自己的隱私,對自己的生活保持嚴格控制,避免不必要的曝光和危險,注重保護個人和家庭的安全。
2023年3月,新餘市發生了一起入室搶劫案件,後來公安機關介入,判定為熟人作案,事後發現熟人並不算太熟,而是透過微信朋友圈“鎖定”了目標。
易女士頻繁釋出的朋友圈記錄了一家人的財務狀況和生活狀態,直到一家人去度假,有心人趁此機會實施入室搶劫,這也讓網上炫富、戒備心差的易女士後怕不已。
這不是個例,很多人才在朋友圈曬完,就遇到親戚開口借錢,同事想要蹭車,朋友態度忽冷忽熱,身邊多了風言風語的情況,不知道是哪裡得罪了人,殊不知這就是人性的顯化。
所以,不發朋友圈的人並不是不生活,相反,他們更在意的是如何過好朋友圈外的真實人生。
3.專注自身,悲歡並不相通
魯迅先生在《而已集》裡描述的“樓下一個男人病得要死,那間隔壁的一家唱著留聲機;對面是弄孩子。樓上有兩人狂笑;還有打牌聲。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著她死去的母親”。
寥寥幾筆,幾家歡樂幾家愁,這世上本就沒有那麼多的“設身處地”“感同身受”。
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專注自身的人,在朋友圈的分享欲沒有那麼強烈,自己喜或者悲,終究只能自己消化。讓別人透過朋友圈過度窺探自己的情緒,也很難獲得自己想要的反饋。
老餘的女兒考上了外地一所大學,老餘高興地拍了錄取通知書發到朋友圈,本以為大家會恭喜祝福,結果平添不少擔心和煩惱:
“怎麼不讓姑娘留在本地啊,年紀那麼小,就跑那麼遠——”
“怎麼還選這個專業啊,這專業不好就業,張老師早就說過,趁早轉專業吧!”
“也就是個普通學校啊,早聽說孩子學習挺好,是不是沒發揮好啊?”
“這麼快就發出來了,什麼時候辦升學宴啊,到時候得收不少紅包——”
就連女兒都問能不能不辦升學宴了,以後考上研究生再辦。老餘單純想分享的喜悅,被沖淡了不少。
作為當事人尚且如此,作為看客,過度關注他人的朋友圈,也難免會牽制精力、擾亂心緒。我們終究是凡人,達不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狀態。
《歡樂頌》第二季的邱瑩瑩和前男友應勤分手後,依然關注著對方的朋友圈,為對方的一舉一動患得患失。對著某段文字過度解讀,小心翼翼揣測許久;當看到應勤和新的相親物件秀恩愛時,整個人情緒崩潰······
樊勝美搶過手機要刪掉應勤,告誡她不要透過朋友圈沉溺於別人的生活。
別人展示的朋友圈未必真實,只是他們想讓你看到的一面;而看客讀取的朋友圈未必客觀,往往只是自己的解讀。
各自過好自己的人生,活在當下,把精力放在自己身上才是機智的選擇。
正如楊絳先生說的:“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後才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 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