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direct Team 1 Portable USB-DAC - TDS REVIEW
エーユーダイレクト Team 1 ポータブル DAC 搭載アンプ - TDS レビュー
TDS REVIEW 與 TDS 無心快語全部基於 TDS Studio 評分標準以及內容說明 V202402 進行。
本文所涉及型號在當時市場背景下的 KT MARK:
Audirect Team 1: V (Excellent)
Audirect T-2: V (Excellent)
Audirect AUD-BT: V (Excellent)
這是奧迪萊特 Audirect 品牌在 TDS Hearroom 正式出現的第六個產品。
跟當年對於 Beam 3 系列的大橫評一樣,寫 Team 1 也是個工作量相當大的過程,如果不是這東西足夠好,恐怕這其中幾十款耳機的搭配結果是不會做的。希望各位讀完。
包裝、配件與設計 | Package, Accessories & Design
包裝體積控制在較小的程度,設計相對簡單,預設單機購買的配件包含一條 USB-C to USB-C 的解碼線材(和過去 Beam 系列用的那根外觀一致)和一個新款的 Audirect USB-C 母轉 Lightning 公的 OTG 轉接頭。當然,你也可以選擇幾種不同的方案進行購買。
Team 1 在大體上延續了 Beam 4 的設計元素,可以看到機身正面標誌性的四道稜。機身體積控制在相當小的程度,甚至不比 Beam 4、Beam 3 Plus 等更大。五軸 CNC 鋯砂陽極氧化處理的金屬外殼也足夠結實,做工細節優秀。3.5mm 單端和 4.4mm 平衡介面位於底部,右側是四個物理按鍵,分別負責電源開關和增益切換、音量控制和播放控制。
頂部的介面為負責 DAC 的 USB-C、負責充電的 USB-C 和 3.5mm AUX IN。所以你可以直接將 Team 1 作為獨立的耳放來工作。當然,這個 AUX IN 的設計初衷其實是為了搭配藍芽模組來使用,具體會在後面進行介紹。
正面是一個液晶螢幕,用來顯示實時的解碼規格、電池狀態和增益/濾波選項。相對於大部分便攜解碼耳放來說,這塊螢幕的顯示都算是全面、易懂了。只是這個螢幕形狀……總讓我想到 Moto 360。
功能配置與輸出效能 | Features & Output Specs
作為一個我個人認為不能再叫做“小尾巴”的解碼耳放,Team 1 內建了 1300mAh 的電池,在預設狀態下均以內部電池供電工作。這也是它與小尾巴們不算同一個賽道的核心原因之一。所以 Team 1 也內建了一套專利 iPS 電源管理系統,在使用包裝自帶的 USB-C 線材時,會在預設狀態下全部使用 Team 1 機內自帶電池進行供電,僅在電池餘量小於5%時才開始從轉盤取電,實現一定程度的智慧化。
雖然表面上 Team 1 還是採用了 ESS 的 ES9281 AC Pro 作為解碼晶片,但實際上並不像很多人認為的“吃老本”,Team 1 上的9281是第一次能夠“超頻”的9281方案。在經過專門最佳化之後,Team 1 的潛力上限也能夠更好挖掘。支援 DSD512、768kHz / 32bit Wave PCM 的解碼規格。
類比電路方面,Team 1 採用了三級放大的方案。一顆 OPA1612 雙運放加上四顆 RT6863C。高電壓的設計可以讓它對於高阻抗耳機的輸出功率比起過去的裝置要好上不少。具體在三種不同負載下的輸出引數可以詳見 Audirect 提供的引數表。三檔增益和三種數字濾波也都延續了下來。
信噪比 SNR 為 -118dB,THD+N 低至 0.0004%,失真控制是沒什麼問題的。底噪的主觀感知上也沒有什麼問題,即使是使用低阻高靈敏度的“底噪探測器”們,也基本聽不到底噪的存在,背景的純淨度相當高。
T-2 線材的工作邏輯 | How T-2 Works
作為套裝售賣的 Team 1 有一個包含 T-2 線材的選項,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條線材搭配下的 Team 1 才是完整形態的 Team 1。
T-2 線材的本質其實是把過去的 T-1 線材加強遮蔽的特性和 Y 線增強供電的設計“融合進化”。它的一端是連線轉盤的 USB-C 公頭,中間的模組上有一個 USB-C 母口用於連線外部電源,另一端則是分離供電與資料的兩個 USB-C 公頭。材質為 6N 單晶銅與 5N 單晶銅鍍銀,兩條固定在一起的線材分別負責供電和音訊訊號傳輸,並且加強了遮蔽。
那麼 T-2 線為什麼對於 Team 1 這麼重要呢?這就要解釋一下看似設計怪異的背後為了實現怎樣的功能。在一般的 USB DAC 連線安卓手機、播放器等的時候,系統會對於所連線的裝置預設進行供電,小尾巴產品也正是利用了這一項特性來整合取電、音訊傳輸於一個介面。但是由於 Team 1 這類內建電池的裝置在常規工作狀態下不需要從手機取電,那麼怎樣能夠避免系統的預設對外供電呢?首先,T-2 分離出來用於音訊傳輸的那條線相當於斷掉了手機透過這條線對外供電的可能。同時,另一條線的存在來負責電源的問題,利用中間模組的 USB-C 母口連線外部電源負責給手機和 Team 1 同時充電。這樣一來,既解決了解碼器有自己電池的情況下徒耗手機電量的問題,還解決了訊號遮蔽的問題,在外接電源的情況下幫助兩個裝置都實現了更長時間的使用,甚至還能讓 Team 1 實現更穩定的大功率輸出。本質上,這就是一個把 Team 1 玩成臺式電源分立裝置的一個設計。
說實話,這條線的形態讓 Team 1 似乎沒法在路上方便地聆聽了,但得益於機器本身優秀的表現,在隨停隨聽的場景中,你可以把它作為進一步提升的可能,實現更多的玩法和更好地效能釋放。其實在預設狀態下,你完全可以以類似捆綁的形態來一線連線使用,但畢竟儘可能實現更多玩法還是很好的。
耳機搭配 | Capability
和過去我們體驗很多前端類產品一樣,Team 1 的耳機搭配,也有一個適應性實際測試主觀感知列表。從耳塞到耳機,從低阻到高阻,從封閉到開放,從單端到平衡,我們粗略地嘗試了90款耳機在 Team 1 下的驅動功率能否滿足、風格搭配是否合適。請參見以下表格。品牌和型號無先後之分。
聲音主觀描述 | Sound Description
聲音描述均按照 T-2 線材連線外部電源、F1 預設濾波模式進行。
低頻量感適中,厚度和飽滿度不會特別突出,是比較剋制的狀態,下潛相當不錯,極低頻的響應良好。收放速度適中,但是殘響保留得少一些,中下盤聽上去很乾淨但不會出現過分快速凌厲的情況。氛圍烘托不是濃郁、高暈染感的路線,還是在有一定烘托基礎上儘可能地保持背景的黑暗程度。基音位於中下盤的樂器不會有著重強調的調整,位置合適。Team 1 的中低頻聽上去是紮實、有力、剋制、乾淨的,這給它搭配各類耳機時引入了更少的低頻渲染,使得它的忠實程度足夠高。
中頻,人聲的厚度適中,位置會稍微靠前一點,相對精緻程度比較高。對於人聲的質感和線條重視程度基本相當,男女聲之間的偏向性也不會明顯。Team 1 引入的中頻音染也非常少,對於人聲的音色有著良好的反映,且相對合適的厚度以及顆粒感保留會對於一些聲線過粗過厚的男聲有相當的友好程度。對於一些錄音質量較差的人聲,Team 1 可以反映錄音的不足,但是並不不會完全犧牲掉包容性。在保留有一定顆粒感的同時,順滑程度是不缺乏的。人聲頻段的通透程度非常高,即使搭配一些稍悶的耳機,也不會讓人聲的悶感加重。不過也需要指出的是,在搭配一些人聲偏乾的耳機時,Team 1 也不會有所找補。喉音的位置基本正確,有一定氣聲比例,但是不會過多,齒音有所打磨。
樂器方面,同樣是質感與線條都有所照顧。絃樂器中的小提琴和豎琴表現尤其出色,在有一定的紮實程度同時,拉撥絃的細節豐富、稍有突出。中提琴、鋼琴、吉他等的表現也比較良好。大提琴的形體感不會有所缺乏,但是會有一點收得快。銅管類的氣勢感適中,不會特別突出,但是該有的資訊量都有。需要亮感的小號等不會缺乏亮度。木管類普遍在合適的厚度基礎上注重了所謂“空氣感”,整體聽上去沒有堵塞的感覺,音色準確性也基本沒毛病。樂器的泛音量不會過多,但是自然度很好。打擊樂器的存在感合適,有輕微的刺激感。
高頻亮度適中,總體的平滑程度很好,在通透的同時不會有尖銳、影響自然度的尖峰突出。極高頻的資訊量也不會有所缺乏,延伸不錯。
Team 1 的聲場相對是比較寬鬆的,橫縱都能拉出較遠的空間感,邊界感不會很清晰,輕度的彌散感保持了自然度。人聲與樂器之間的分離度做得很好,也沒有犧牲掉整體感。解析能力在小體積解碼耳放裡非常突出,資訊量基本是小機器(包含各類尾巴和小型一體機)下的最高一檔,且不會有特別突出的“解析感”溢位問題。動態和瞬態均有著良好的表現。
藍芽模組的工作邏輯 | How AUD-BT Works
現在來講一講這個藍芽模組吧,其實某種意義上來說,AUD-BT 自己其實可以成為一個單獨的產品,很多經銷商也是這麼賣的,但是它的設計起初就是為了 Team 1 而生的。
這個東西起初其實來自於工程機時期一個只有轉接頭大小的東西,經過多半年的最佳化逐漸變成現在這個樣子。如果你對於 Mojo + Poly 這套東西有了解的話,其實 Team 1 + AUD-BT 組成的形態也有點類似那一組。不過要說起來,其實 Beam 3 Plus 就是個整合的設計,只是這次為了 Team 1 的分立和體積做成了模組化設計。
AUD-BT 的本體和 Team 1 一樣也是鋁合金為主的外殼,只是背部使用了一塊磨砂表面的有機玻璃,有一點過去 Beam 系列的意思。體積控制得很小,是一個與 Team 1 主機等寬等厚的方塊兒。做工挑不出什麼毛病來,左側為三鍵式操作區域,右側是整合式麥克風和 USB-C 充電口。底部是 USB-C 公頭和 3.5mm TRS 三極公頭。
在與 Team 1 合體工作的狀態下,AUD-BT 的兩個公頭與 Team 1 主機的孔位嚴格對應,插入後這一套是一個完整的藍芽解碼耳放方案;在獨立工作的狀態下,AUD-BT 其實也可以作為一個藍芽解碼耳放來使用,只是需要搭配一個公頭轉換器(包裝內包含)。
在合體狀態下,你可以把這一套的邏輯理解為 AUD-BT 機內的方案負責無線訊號的接收、解碼以及 DSP,並進行一次放大。隨後透過 3.5mm 的公頭 Line Out 給 Team 1 主機來呼叫主機內的放大電路,實現二次放大。這個過程是不使用 Team 1 機內的 ES9281 AC Pro 解碼的。同時,由於兩個部分之間的連線還有一個 USB-C,這個 USB-C 所起的作用是充電。畢竟就像前面提到 Mojo + Poly 那樣,很多人是直接長期固定著來使用的,那麼透過 AUD-BT 機身的 USB-C 母口,可以實現給一組兩機同時充電。
在獨立狀態下,這個工作過程就更加簡化一些,AUD-BT 機內方案負責無線訊號的接收、解碼和 DSP 以及放大。3.5mm 的公頭連線一個轉換器切換為母座形態,這樣直接插上耳機即可。
藍芽模組的配置與聲音 | Specs & Sound Description of AUD-BT
AUD-BT 採用了高通 QCC5125 作為藍芽方案,支援的編解碼器為 SBC / AAC / aptX / aptX HD / aptX Low Latency / aptX Adaptive / LDAC。由 QCC5125 預留的 I2S 介面橋接後,AK4331 負責解碼工作。組合狀態下可以續航約8小時。
訊號穩定性方面,對於 AAC 和 LDAC 下的連線進行了實際主觀測試。AAC 下連線 iPhone 14,在 WLAN 開啟和關閉狀態下均能夠穩定持續連線,此時的也不會出現丟包、卡頓等問題。LDAC 990kbps 下連線 Xperia XZ1C 同樣能夠有著穩定持續的連線,在開啟 WLAN 下也沒有明顯的丟包問題,卡頓也極偶爾發生;關閉 WLAN 之後則穩定性會更好一些。密集訊號場景僅在 990kbps 下偶爾出現卡頓。總體來說訊號表現是相當不錯的。
延遲表現上,AUD-BT 即使在 LDAC 990kbps 位元速率下也能做到相對較低的延遲感知。在連線延遲標準測試裝置 Xperia XZ1C 和 Xperia 5 II 時,瀏覽流媒體影片,延遲均在正常語速約半個字以內。
AUD-BT 單獨工作在 LDAC 990kbps 檔位時,自己預設的聲音是一個相對中性但是比較柔和的聲音,中頻厚度適中,不會特別突出人聲和樂器的線條感,對於一個藍芽模組來講,它的聲音風格適配性是相對比較廣的。至於驅動能力,AUD-BT 本身面對大部分低阻耳塞和低阻監聽頭戴,都還是能夠遊刃有餘的。只是如大尺寸動圈塞、高阻耳塞、中高阻抗頭戴等,還是建議與 Team 1 連線後以組合形式推動。
總結評價與玩法建議 | Summary & Recommendation
風格搭配方面的建議,儘管透過聲音描述和上面的表格,我們已經可以得出結論,即 Team 1 的聲音其實搭配絕大多數耳機都不會在風格層面出現衝突。然而,在實際搭配的時候我還是有一些建議給到。
首先是由於 Team 1 全頻通透、能量分佈均勻且染色偏少的特性,對於一些期望透過前端搭配來獲得風格上的明顯改變的燒友或許不是一個符合預期的選擇。對於一些氛圍濃郁的耳機、中頻密度非常高的耳塞等,會發現在搭配 Team 1 時不像一些國磚、膽機耳放那樣保持高厚度、高密度的聲音質感,而是會顯得透亮一些——這對於一些木振膜耳塞使用者以及中低頻有染色的耳機使用者來說,會缺點“味道”。
那麼我的建議會是,儘量搭配本身聲音中性程度較高的耳機,或者是透過調整其他環節來獲得期許的風格。事實上,對於這個方向的使用者,Team 1 後續也有 mod 計劃,透過調整內部的電容等部件來實現不同的聲音風格。這方面可以關注後續 Audirect 的公佈情況。同樣,要求較高的使用者也在搭配轉盤時可以注意一下,如果搭配一些風格比較幹、本身速度感已經比較快的轉盤,也會有一些不適應感。不過還好,大部分手機或者電腦的輸出是不會有這類問題的。
真正的總結性評價其實很簡單,我會認為 Team 1 這套套裝在聲音表現、創新性與可玩性、技術實現上都做得非常到位,甚至它現在已經成為了我的小型解碼耳放參考標準之一。考慮到所能夠實現的聲音素質和中性透明的聲音風格,無論是 Team 1 本身還是整個套裝,抑或是分拆下來可單獨使用的這些套件,我都認為是足夠令人滿意的產品。或許完整形態看上去比較複雜,也頗佔點地方,但這反倒更讓我期待 Audirect 真正的臺機作品能夠做成怎樣。
KingTsui, TDS Studio.
March 2024
Its a TDS production.
所有內容全部自主創作,請勿抄襲內容、套抄行文結構等,保留一切權利。
TDS REVIEW is now available on Zhihu, Toutiao, Weibo, WeChat, SMZDM and Bilibi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