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劉國樑在接受採訪時笑稱:“對於國乒來講,拿冠軍得獎金很正常,但無論是輸場球還是丟了金牌都會成大新聞。”這也側面反映了球迷對國乒的高度認可與持續期待。
近些年,國乒也是不負眾望,在國際大小賽事中屢屢斬獲大獎,但偶爾也會出現小瑕疵,在外戰中輸球,很多球迷就會不適應、不理解、不答應,認為明明實力高一截怎麼會輸球,對此類看法,小編只想說,國乒球員也是平常人,他們的持續領跑與勝利都是源於背後超出常人的努力與付出,看了馬龍的膝蓋、許昕的腰、孫穎莎的手,可能會對他們有不一樣的認知。
馬龍:膝蓋回來了,球感沒有了!
都知道馬龍是球迷口中的“六邊形戰士”,我們眼中的馬龍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但至今馬龍都不願回首2019年膝蓋受傷的那段日子。
2016年,馬龍在里約奪冠,也圓了自己的大滿貫夢。但馬龍沒有功成身退,而是像鬥士一般選擇繼續奔赴賽場,也於是老傷加新傷,2019年的馬龍開始飽受膝傷困擾,再也無法進行高強度訓練與比賽。
在經歷長時間的思想鬥爭後,馬龍冒著失去東京奧運名額的風險赴美接受手術,手術之前主治醫生就叮告誡馬龍:“你的手術是不屬於保守治療的範疇,也就是術後恢復期不能進行任何訓練和運動,甚至連最基本的跑動都不行。”這對好強的馬龍簡直就是噩夢,就連當時的秦志戩都對馬龍的後段情況不持樂觀態度。
但誰都沒有想到,康復期間的馬龍毅然決然地選擇了與天鬥,闊別賽場半年時間裡,他極力配合治療康復,最終“削髮明志”的馬龍在與時間賽跑上贏得主動,在東京奧運會之前成功付出。
但此時的馬龍已經今非昔比,原來的樊振東、林高遠等人已經羽翼豐滿,而半年沒摸球拍的馬龍顯然已經掉隊。就連馬龍自己當時也承認,自己的膝蓋回來了,但是球感徹底沒有了。
如果選擇順其自然,那就不是我們熟悉的馬龍,在競爭奧運名額和備戰奧運期間,馬龍瘋狂加練,就連在房間也不忘鍛鍊,最終東京賽場上我們看到了一個滿血復活的馬龍,一個成功穩定的馬龍,球感從無到有、球技從有到優,短短的一年時間,馬龍給我們呈現的是一個期待的樣子,但背後的痛和壓力只有他自己清楚,他用再一次奪冠掩飾了自己所有的痛苦與不堪。
許昕:能力越大,責任越大,不用心疼我!
講到許昕,球迷最為津津樂道的就是他依託超炫的手感,在高度對抗中靈光一現製造的各種匪夷所思的“神仙球”,也是憑著“十佳球承包商”的身份,大蟒也被球迷尊稱為“人民藝術家”。
我們都記得許昕送給日本小摩托張本智和的“八敗之交”,看到許昕與劉詩雯所向披靡的雙打組合,可誰又關注到許昕這個國乒“勞模”背後承受得傷病?
馬龍曾經這樣評價許昕:“許昕外表看上去大大咧咧,但作為直板選手,他的每一次綻放都飽含著超乎尋常的拼搏與汗水,他對傷痛的忍耐度只有我最清楚。”
2019年馬龍傷病退賽、樊振東狀態低迷,全靠許昕一人扛起國乒大旗。這一年,許昕拿下年度大小賽事的21個冠軍,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他在受傷中場申請醫療暫停後,還是戰勝當時國乒宿敵張本智和,這也讓不少球迷拍案叫好。這一年,我們看到的是一個收割率極高的許昕,但誰又知道醫療暫停的大蟒承受著怎麼樣的傷痛。
事後許昕自己調侃,他當初的那一身冰袋和護腰就是最好的勳章。“不用心疼我,能力越大,責任越大!”透過這句話,能不能這麼理解,責任才是關鍵詞,沒有了馬龍和樊振東,國乒要贏球,就得靠許昕,這個時候球迷只看結果,誰又會關注許昕的一身傷病,這時候,沒有人疼許昕,不管怎樣,許昕奮不顧身都得上。與其說是許昕硬扛,不如說這樣的勝利來的有些悲壯。
孫穎莎:看到那一手老繭,才明白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
是不是欽佩孫穎莎?是不是特別鍾愛孫穎莎?如花的年紀就成為世界第一,東京奧運會後外戰保持對內最高勝率,是不是特別神奇?
當看到孫穎莎的手,你可能就不再這麼想,更多的可能是心疼與欽佩,那一手老繭就是她通往成功的見證者。
早在孫穎莎教練荒時,當記者採訪失利的孫穎莎時,莎莎抬頭望天忍住淚水,說出了那句超越年紀認知的話:“沒有磨難,哪裡來榮耀,沒有挫折,哪裡有輝煌,我現在只是在路上。”或許就是秉承著這樣的堅定信念,孫穎莎在苦難中完成了蛻變,每一次磨繭,都指向一個彼岸,每一次破繭,都昭示著一身涅槃。
看過了馬龍的膝傷、許昕的腰肩、孫穎莎的手,我們才深刻認識到國乒那一場場看似理所當然的勝利其實是多麼的來之不易,或許還有樊振東、林高遠、陳夢、王藝迪等國乒主力,我們曾經都只允許他們的好,容不得他們的孬,殊不知他們承受了多少常人無法承受之重,著經歷著我們無法體會之痛。
所以,當再看到國乒失利,請多一些包容、多一些耐心,再罵國乒之前,請先回想一下馬龍的膝蓋、許昕的腰肩、孫穎莎的手!